短Q—T间期综合征

来源 :实用心电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ai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Q—T间期是指体表心电图上QRS波群起点至T波终点的总时限,代表心室除极和复极的总时间,受心率影响较大。迄今为止,人们对长Q—T间期综合征的研究已相当深入,而对短Q—T间期的认识仅始于2000年,由Gussak等人提出。按有无明确原因,短Q—T间期可分为继发性短Q—T间期和特发性短Q—T间期。前者指短Q—T间期有明确的原因,如发热、低氧血症、低血钾、高血钙、交感神经兴奋等,
其他文献
心室内差异性传导亦称为“不完全性室内干扰、“生理性心室内传导阻滞”。从心房或交接区起源的激动,由于提前出现或心室周期长度的明显变化,在前向传导中可在室内传导系统的某
目的观察小儿重型心肌炎(A组)心室晚电位(VLP)与室性心律失常(VT)者中的发生率.方法对40例A组患儿合并心律失常事件(AE)和VT患儿进行VLP检测.结果A组VLP阳性率高达75.68%与正
目的了解80岁以上高龄者心肌缺血的动态心电图(DCG)特点。方法分析568例住院的80岁以上高龄者的DCG。结果80岁以上高龄者无症状心肌缺血(SMI)的发生率较高,在缺血性ST—T改变的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