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很多学生害怕写作文,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教师引导不到位。在作文教学中,只要教师多在“引导”上下工夫,就一定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一、“兴趣”引导
刘勰在《体性》中讲到:“情动而言形,理发而文见。”这说明情感的调动对写作有着重要的作用。如果老师在设计作文话题时,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就一定会激发起他们的写作兴趣。2004年新学期伊始,正值第28届奥运会在希腊雅典举行,全班同学在茶余饭后都谈论这个话题。针对学生非常关注奥运会的心理,每天语文课上我都拿出一定时间让学生畅谈有关奥运会的新闻,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奥运会结束后,我以“我看雅典奥运会”为话题,要求学生写一篇作文,结果全班学生都兴致盎然地完成了这篇作文,并且还涌现出不少优秀之作。
有一个学生以《爱拼才会赢》为题目,通过中国女排、广东柔道选手冼东妹奋力拼搏而夺冠的事迹,联系自己的实际,论述了在学习中也应学习奥运冠军的勇于拼搏的精神。还有的同学以《要敢于挑战权威》为题目,写了国家举重中心在权衡再三后,还是派出了老将占旭刚,而忽视了举重新秀———实力雄厚的广东选手李宏利,导致举重惨败的结果。并且小作者还旁征博引,引用大量事实,得出了“何必迷信权威”的观点。另外像《中华健儿扬国威》、《跌倒了爬起来》等习作都令人耳目一新。
总结这次习作经验,我认为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教师事先引导得力,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二、“素材积累”引导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很多学生感到作文难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写作素材,“无米下锅”,如果平时老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积累起一定量的素材,就会消除学生畏惧作文的心理。但这样的素材从何而来?从日常生活而来,从电视报刊中来,从广泛的阅读中来。因此,我鼓励学生平时要博览群书,多作摘要,多写读书笔记。在老师的引导下,每个学生都建立了一个素材积累本,把自己平时看到的、听到的、经历到的寓言故事、名人名言、趣闻轶事等等都记录在本子上。还有的学生把平时积累的素材加以分类,分为:勤奋好学、珍惜时间、自立自强、探索实践……在此基础上,我让学生把自己积累的素材与他人的进行交流、取长补短,丰富自己的素材库。另外,我也把自己平时积累的素材介绍给学生。一时间,班上掀起了读书交流、积累素材的热潮。正因学生平时积累了大量素材,因此,再到作文时,大多学生就不再有畏难情绪了。
三、“下水文”引导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每次学生写作时,我同样也构思成文。到了作文讲评课上,在分析了学生的习作后,我也经常把自己的“下水文”读一读,大部分学生对老师的文章听得十分投入,这无形中加大了对学生的影响,既提高了他们的写作积极性,又使他们在文章结构、内容方面吸收了很多有益的东西。
一次,在以“自立自强”为话题的作文中,我以“靠自己去成功”为题目构思了一篇文章,通过一只聋蛤蟆靠自己的力量爬上塔顶的小故事开头,然后正反举例加以论证,最后引用台湾作家刘塘的名言“爱他,让他走出去;爱他,让他去独立”作结。当我把这篇“下水文”读后,学生们深受启发。在以后的作文中,很多学生都采用了此文中的写作方法,或以小故事、小寓言引出话题,或通过正反对比论证,或引用名人名言。总之,这次下水文收到了抛砖引玉的效果。可见,老师的下水文对学生的影响有多大!
四、“发表”引导
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的文章能够发表,得到大家的认可。为了满足学生的这一心理需求,我在教室前面设置了一个“优秀作文园地”,每次作文我都挑选10篇优秀习作发表在上面,在全班加以展览。这样,既让发表的学生体验到了写作的成就感,又激发了其他学生力争发表的欲望。
曾有一个平时写作水平较差的学生,为了让自己的习作能在“优秀作文园地”中发表,多次找到我,让我帮其修改;他自己也先后重写三次,工夫不负有心人,最终他的文章赫然发表。从此以后,这个学生每次作文都写得十分认真,并且注重修改,成绩提高很快。
可见,给学生习作提供发表的园地,既让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又带动了全班同学写作热情的高涨。
当然,引导学生增强写作兴趣,提高写作水平的方法还有很多,相信每位教师要开动脑筋,把自己作为一个“导演”的角色扮演好,那么,你的学生的写作水平一定会插上腾飞的翅膀。
(作者单位:河北省盐山县二中)
一、“兴趣”引导
刘勰在《体性》中讲到:“情动而言形,理发而文见。”这说明情感的调动对写作有着重要的作用。如果老师在设计作文话题时,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就一定会激发起他们的写作兴趣。2004年新学期伊始,正值第28届奥运会在希腊雅典举行,全班同学在茶余饭后都谈论这个话题。针对学生非常关注奥运会的心理,每天语文课上我都拿出一定时间让学生畅谈有关奥运会的新闻,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奥运会结束后,我以“我看雅典奥运会”为话题,要求学生写一篇作文,结果全班学生都兴致盎然地完成了这篇作文,并且还涌现出不少优秀之作。
有一个学生以《爱拼才会赢》为题目,通过中国女排、广东柔道选手冼东妹奋力拼搏而夺冠的事迹,联系自己的实际,论述了在学习中也应学习奥运冠军的勇于拼搏的精神。还有的同学以《要敢于挑战权威》为题目,写了国家举重中心在权衡再三后,还是派出了老将占旭刚,而忽视了举重新秀———实力雄厚的广东选手李宏利,导致举重惨败的结果。并且小作者还旁征博引,引用大量事实,得出了“何必迷信权威”的观点。另外像《中华健儿扬国威》、《跌倒了爬起来》等习作都令人耳目一新。
总结这次习作经验,我认为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教师事先引导得力,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二、“素材积累”引导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很多学生感到作文难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写作素材,“无米下锅”,如果平时老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积累起一定量的素材,就会消除学生畏惧作文的心理。但这样的素材从何而来?从日常生活而来,从电视报刊中来,从广泛的阅读中来。因此,我鼓励学生平时要博览群书,多作摘要,多写读书笔记。在老师的引导下,每个学生都建立了一个素材积累本,把自己平时看到的、听到的、经历到的寓言故事、名人名言、趣闻轶事等等都记录在本子上。还有的学生把平时积累的素材加以分类,分为:勤奋好学、珍惜时间、自立自强、探索实践……在此基础上,我让学生把自己积累的素材与他人的进行交流、取长补短,丰富自己的素材库。另外,我也把自己平时积累的素材介绍给学生。一时间,班上掀起了读书交流、积累素材的热潮。正因学生平时积累了大量素材,因此,再到作文时,大多学生就不再有畏难情绪了。
三、“下水文”引导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每次学生写作时,我同样也构思成文。到了作文讲评课上,在分析了学生的习作后,我也经常把自己的“下水文”读一读,大部分学生对老师的文章听得十分投入,这无形中加大了对学生的影响,既提高了他们的写作积极性,又使他们在文章结构、内容方面吸收了很多有益的东西。
一次,在以“自立自强”为话题的作文中,我以“靠自己去成功”为题目构思了一篇文章,通过一只聋蛤蟆靠自己的力量爬上塔顶的小故事开头,然后正反举例加以论证,最后引用台湾作家刘塘的名言“爱他,让他走出去;爱他,让他去独立”作结。当我把这篇“下水文”读后,学生们深受启发。在以后的作文中,很多学生都采用了此文中的写作方法,或以小故事、小寓言引出话题,或通过正反对比论证,或引用名人名言。总之,这次下水文收到了抛砖引玉的效果。可见,老师的下水文对学生的影响有多大!
四、“发表”引导
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的文章能够发表,得到大家的认可。为了满足学生的这一心理需求,我在教室前面设置了一个“优秀作文园地”,每次作文我都挑选10篇优秀习作发表在上面,在全班加以展览。这样,既让发表的学生体验到了写作的成就感,又激发了其他学生力争发表的欲望。
曾有一个平时写作水平较差的学生,为了让自己的习作能在“优秀作文园地”中发表,多次找到我,让我帮其修改;他自己也先后重写三次,工夫不负有心人,最终他的文章赫然发表。从此以后,这个学生每次作文都写得十分认真,并且注重修改,成绩提高很快。
可见,给学生习作提供发表的园地,既让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又带动了全班同学写作热情的高涨。
当然,引导学生增强写作兴趣,提高写作水平的方法还有很多,相信每位教师要开动脑筋,把自己作为一个“导演”的角色扮演好,那么,你的学生的写作水平一定会插上腾飞的翅膀。
(作者单位:河北省盐山县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