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分子标记鉴定大麦Yd2基因型及其在育种辅助选择中的应用

来源 :作物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unkenLi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分子标记鉴定大麦抗黄矮病基因Yd2的有效性,可为Yd2基因在大麦抗病育种中的广泛应用提供快速有效的分子辅助选择工具。利用与Yd2基因紧密连锁的YLM、CAPS-Ylp和ASPCR-Ylp标记同时检测52份国内外大麦品种(系)与4份大麦F1杂种的Yd2基因型,同时结合生物学抗性检测的表型分析其有效性。通过对Yd2基因型已知的20份大麦品种(系)及4个F1杂种的Yd2基因型分析,表明YLM、CAPS-Ylp与ASPCR-Ylp标记可以有效判断大麦Yd2基因型。进一步用这3个标记检测32份Yd2基因型未知的
其他文献
利用78对SSR引物,对原产于中国14个省份的280份籼稻地方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Powermarker、Structure 2.2和Popgen 32软件分析其遗传结构。基于Nei’s遗
耐火材料施工是形成RH炉工程项目实体的过程,也是形成最终精炼炉的重要阶段。所以,RH炉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是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的重点。本文将主要对RH炉工程施工阶段质量控制的
滇Ⅰ型不育系和保持系是我国粳稻杂种优势利用最主要的技术体系之一。本研究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测定了79对滇Ⅰ型同核异质粳稻不育系及保持系上三叶的净光合速率(P
通过测定叶绿体色素含量、叶片气体交换参数、叶绿素荧光及820nm吸收参数,比较了小偃54(XY54)和8602及其杂交后代小偃41(XY41)和小偃81(XY81)花后旗叶光合特性的差异。在开花期,4个
目前,基因组选择育种主要采用线性模型估计遗传育种值指导作物遗传育种的筛选过程,但是生物体内的基因以及遗传位点的关系主要是复杂的非线性调控。本研究将人工神经网络技术
以吉846(脱水快,1.18%d^-1)和掖3189(脱水慢,0.39%d^-1)为亲本衍生出的232个重组自交系(F7)为作图群体,构建了具有101个SSR标记位点的玉米遗传连锁图谱,覆盖玉米基因组1941.7cM,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