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目前平潭岛地下水开采现状、未来平潭岛地下水需求状况、地下水监测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建立平潭岛地下水动态监测示范工程的必要性及其重要意义。
关键词:海岛;地下水;监测
一、引言
①、目前平潭岛地下水开采现状:
根据平潭岛区域水文地质现状调查最新成果,平潭岛现有陆域总面积为371.9km2,地下水天然资源5718.16万m3/a,开采资源为4435.43万m3/a,储存资源有19235.56万m3。
据统计,现有井灌工程(机井、大井)1200个,开发利用地下水灌溉耕地2742公顷。据水政部门统计机关企、事业单位自备水源井估计有300—400口。有70%的乡村居民以一户井或多户一井的分散开采方式取用地下水。
根据平潭岛区域水文地质调查结果,平潭岛各部门用水总量为4389.13万m3,其中地下水开采量为2428.20万m3,占各部门用水总量的55.32%。其中农业用水总量2968.45万m3,地下水供水量1565万m3,约占农业用水总量的52.72%;工业及公共设施用水总量314.25万m3,地下水供水量251.4万m3,约占工业及公共设施用水总量的80%,城乡生活用水总量1106.43万m3,地下水供水量611.8万m3,约占生活用水总量的55.29%。
②、未来平潭岛地下水需求状况:
2009年5月,国务院出台《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海峡西岸经济区从区域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平潭岛未来将建成具有全国影响的海岛旅游城市,形成台湾高端产业转移的重要基地,建成海峡西岸新兴海洋产业开发基地,其人口将从现在的30余万增至100余万,经济总量将是现在十倍以上,对地下水开发需求也出现急剧增加。
③、地下水监测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初步把平潭岛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划分为五个区,分别是可增强开采区、控制开采区、调减开采区、禁止开采区及尚难规划利用区。而岛上仅布置少数几个观测井,主要用于监测海水入侵,采用人工观测,其地下水的监测几乎是空白,未形成一套完善的地下水监测网。主要原因:
1、地下水监测体系不健全
2、缺乏整体规划,监测的覆盖面不足,针对性不强。
3、经费欠缺,没有专门的预算资金投入。
综上所述:随着平潭岛建立海峡两岸合作试验区进一步开展,需尽快建立一套完善的地下水监测系统,通过系统监测获得全面、准确的地下水信息,为更加科学地、合理地利用地下水打下基础,最终达到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治水新思路的要求。
二、地下水监测程序
在水利工程学、水文地质学、地下水动力学、地下水水文学等学科的基础上,执行《地下水监测规范》(SL183-2005)及现行相关的规程、规范、标准,确定地下水监测程序为:
三、开展地下水监测必要性及主要工作内容
由于在开发和利用地下水资源的过程中存在无规则和无节制地开采等行为,带来诸如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地下水污染、海水入侵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特别是存在水质恶化加剧和浅层地下水的污染范围及海水入侵范围不断扩大。这些问题不仅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造成很大危害,而且对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严重威胁。通过建立地下水监测系统,主动地掌握地下水动态信息,为地下水管理和保护、实施水资源优化配置和合理开发利用提供重要科学依据,防止地下水水质恶化,并将对环境造成的负面效应减少至可控范围内。
目前在平潭岛建立海峡两岸合作试验区,将成为沿海地区岛屿开发利用的典范。随着进一步开发,逐步建立比较完善的地下水监测网络,充分利用现有的通讯网络和设施,形成一个集地下水信息采集、传输、处理、分析及信息服务为一体的信息系统,实现对全岛地下水动态的有效控制,以及对超采区、工业与人口密集区、重要水源地地下水动态的区域性监控和地下水监测点的实时监控;为各部门和社会提供及时、准确、全面的地下水动态信息,为优化配置、科学管理地下水资源,防治地质灾害,保护生态环境提供服务,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海峡西岸经济区社会与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技术支撑。
开展的工作内容如下:1、水文地质调查;2、水文地质钻探;3、水样采集及测试;4、地下水监测站建设,完成地下水監测站布置方案;5、自动监测系统设备的安装与调试;6、数据收集及处理、综合分析。
四、结 论
综上所述,通过建立地下水监测系统,获得全面、准确的地下水信息,更加科学地、合理地利用地下水。因此建设地下水监测示范工程,推广地下水监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通过开展地下水监测,可查明监测区内地下水埋藏条件和各含水层(组)的富水程度及相互间的水力联系,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与运动规律。
2、可实时监测地下水水量、水温、水质及水位变化情况。
3、可实时监测地下水的化学成分及污染现状,防止地下水水质恶化和对环境造成的负面效应。
4、可建立预警模型;提供信息服务;开展地下水监测建设示范工程,加强地下水专题研究,建立示范性地下水流数值模拟模型,然后在其他监测区推广。
参考文献:
[1]1995年,1:5万平潭县幅地质填图。完成单位:福建省地质科学研究所。
[2]1999-2000年,福建省平潭县区域水文地质调查成果报告。完成单位:福建省第二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
[3]2009年7-12月,福州(平潭)综合实验区建设的1:5万水工环地质调查成果报告。完成单位:福建省地矿局。
[4]平潭岛观测井的部分监测成果。
关键词:海岛;地下水;监测
一、引言
①、目前平潭岛地下水开采现状:
根据平潭岛区域水文地质现状调查最新成果,平潭岛现有陆域总面积为371.9km2,地下水天然资源5718.16万m3/a,开采资源为4435.43万m3/a,储存资源有19235.56万m3。
据统计,现有井灌工程(机井、大井)1200个,开发利用地下水灌溉耕地2742公顷。据水政部门统计机关企、事业单位自备水源井估计有300—400口。有70%的乡村居民以一户井或多户一井的分散开采方式取用地下水。
根据平潭岛区域水文地质调查结果,平潭岛各部门用水总量为4389.13万m3,其中地下水开采量为2428.20万m3,占各部门用水总量的55.32%。其中农业用水总量2968.45万m3,地下水供水量1565万m3,约占农业用水总量的52.72%;工业及公共设施用水总量314.25万m3,地下水供水量251.4万m3,约占工业及公共设施用水总量的80%,城乡生活用水总量1106.43万m3,地下水供水量611.8万m3,约占生活用水总量的55.29%。
②、未来平潭岛地下水需求状况:
2009年5月,国务院出台《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海峡西岸经济区从区域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平潭岛未来将建成具有全国影响的海岛旅游城市,形成台湾高端产业转移的重要基地,建成海峡西岸新兴海洋产业开发基地,其人口将从现在的30余万增至100余万,经济总量将是现在十倍以上,对地下水开发需求也出现急剧增加。
③、地下水监测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初步把平潭岛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划分为五个区,分别是可增强开采区、控制开采区、调减开采区、禁止开采区及尚难规划利用区。而岛上仅布置少数几个观测井,主要用于监测海水入侵,采用人工观测,其地下水的监测几乎是空白,未形成一套完善的地下水监测网。主要原因:
1、地下水监测体系不健全
2、缺乏整体规划,监测的覆盖面不足,针对性不强。
3、经费欠缺,没有专门的预算资金投入。
综上所述:随着平潭岛建立海峡两岸合作试验区进一步开展,需尽快建立一套完善的地下水监测系统,通过系统监测获得全面、准确的地下水信息,为更加科学地、合理地利用地下水打下基础,最终达到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治水新思路的要求。
二、地下水监测程序
在水利工程学、水文地质学、地下水动力学、地下水水文学等学科的基础上,执行《地下水监测规范》(SL183-2005)及现行相关的规程、规范、标准,确定地下水监测程序为:
三、开展地下水监测必要性及主要工作内容
由于在开发和利用地下水资源的过程中存在无规则和无节制地开采等行为,带来诸如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地下水污染、海水入侵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特别是存在水质恶化加剧和浅层地下水的污染范围及海水入侵范围不断扩大。这些问题不仅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造成很大危害,而且对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严重威胁。通过建立地下水监测系统,主动地掌握地下水动态信息,为地下水管理和保护、实施水资源优化配置和合理开发利用提供重要科学依据,防止地下水水质恶化,并将对环境造成的负面效应减少至可控范围内。
目前在平潭岛建立海峡两岸合作试验区,将成为沿海地区岛屿开发利用的典范。随着进一步开发,逐步建立比较完善的地下水监测网络,充分利用现有的通讯网络和设施,形成一个集地下水信息采集、传输、处理、分析及信息服务为一体的信息系统,实现对全岛地下水动态的有效控制,以及对超采区、工业与人口密集区、重要水源地地下水动态的区域性监控和地下水监测点的实时监控;为各部门和社会提供及时、准确、全面的地下水动态信息,为优化配置、科学管理地下水资源,防治地质灾害,保护生态环境提供服务,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海峡西岸经济区社会与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技术支撑。
开展的工作内容如下:1、水文地质调查;2、水文地质钻探;3、水样采集及测试;4、地下水监测站建设,完成地下水監测站布置方案;5、自动监测系统设备的安装与调试;6、数据收集及处理、综合分析。
四、结 论
综上所述,通过建立地下水监测系统,获得全面、准确的地下水信息,更加科学地、合理地利用地下水。因此建设地下水监测示范工程,推广地下水监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通过开展地下水监测,可查明监测区内地下水埋藏条件和各含水层(组)的富水程度及相互间的水力联系,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与运动规律。
2、可实时监测地下水水量、水温、水质及水位变化情况。
3、可实时监测地下水的化学成分及污染现状,防止地下水水质恶化和对环境造成的负面效应。
4、可建立预警模型;提供信息服务;开展地下水监测建设示范工程,加强地下水专题研究,建立示范性地下水流数值模拟模型,然后在其他监测区推广。
参考文献:
[1]1995年,1:5万平潭县幅地质填图。完成单位:福建省地质科学研究所。
[2]1999-2000年,福建省平潭县区域水文地质调查成果报告。完成单位:福建省第二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
[3]2009年7-12月,福州(平潭)综合实验区建设的1:5万水工环地质调查成果报告。完成单位:福建省地矿局。
[4]平潭岛观测井的部分监测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