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为中心”的高职英语教学模式探讨

来源 :校园英语·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ditorz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英语教学是高职院校的主要教学科目之一,但是现价段我国高职院校的教学模式还存在很多弊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本文主要分析了高职院校英语教学存在的弊端,并对在高职英语中进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进行探讨。
  【关键词】以学生为中心 高职英语 英语教学模式
  长期以来,我国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沿用的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这种“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学习兴趣下降,有碍学生学习和实践能力的提高。“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最早源于美国教育学家杜威所提出的“以儿童为中心”的观念,因这一理念在教育界中的影响很大,故将其思想运用到了中学和大学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强调的是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完美结合的过程,学生独立学习,教师起引导作用,帮助学生将自己多学的英语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工作中去,提高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就业能力。
  一、高职英语学习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1.学生学习基础薄弱,学习兴趣不浓。高职院校的学生相对本科院校的学生来说英语基础较差,而且绝大部分的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的词汇量不足,学生很难在英语学习上投入过多的时间和精力,从而难以在学习中取得成就感。高职英语课堂现阶段只要还是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师是课题的主角,由教师讲解,学生做笔记;教师提出问题,学生举手回答问题或是教师点名回答问题。这种重教轻学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只具备英语的语言知识,不具备语言的运用能力,扼杀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另外,大学的学习氛围相对高中学习氛围较为开放,学生产生了一种自由的想法,更加放松了对自己的学习的要求,学习成绩不理想,英语水平得不到提高,更加促使学生产生厌学心理。
  2.教学方法陈旧。现阶段大部分的高职英语教学还是沿用的传统的以教师为课堂的主宰者的教学模式。教师是课堂的中心,学生被动式的接受。在英语课堂上,教师主要的讲授是机械式、枯燥的讲解英语教材、简单的讲解单词、语法和翻译课文。在这样的教学课堂上,学生连简单的互动都不愿意参与,部分学生睡觉、玩手机、听音乐、看视频,英语水平难以提高。
  3.忽视了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过分注重应试能力的训练。众所周知,现在的高职英语教学主要是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以及英语等级考试的通过率为中心的,并以此来评判教学的质量,这偏离了学习英语的宗旨,即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和应用能力。
  二、以学生为中心的高职英语教学模式
  1.创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高职英语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以英语应用和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体的目的。在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策划者、组织者和引导者。高职院校要引进具有高素质水平同时又有实践能力的教学人才来充实师资队伍。教师要提高自身的素质,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始终要把学生的真正需求放在教学的第一位,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英语课堂中来,可以有计划的安排学生去社会上进行语言实践,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采用多种教学辅助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现如今网络技术不断发展,互联网技术越来越多的运用到了人们的生活、工作当中,这为高职院校多元化教学的实施提供了条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综合英语学习的特点,将课文、单词、声音、色彩、动画等优化组合,运用多媒体技术,设计出一个可以增强教学感染性、直观性、形象性的多媒体课件。这样的课堂教学将不再是一项枯燥无味的教学活动,能够极大的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有利于学生的英语水平的提高。
  3.采用情景教学法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人能创造环境,环境也能创造人。在高职英语教学中采用情景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能够帮助学生锻炼其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以学生为中心”的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利用身边的自然情景,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学习和运用英语。可以根据高职院校的学生乐于表达自己、勇于参与活动的特点组织话剧表演、模拟职场应聘、进行小组讨论、英语演讲等各种各样的活动。情景可以从易到难,从最基础的初次见面,问路,购物等日常活动到应用性较强的职场应聘、商务谈判等。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兴趣,使得学生主动参与到英语教学课堂中来。
  三、结语
  综上所述,影响高职学生英语学习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是英语学习的关键是在学生自身,学生自己是英语学习的内因,“以学生为中心”的英语教学模式可以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高职院校的教师要努力转变教育观念,采用多种灵活的教学方法,努力实现“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伟中心”的转变,进而提高高职院校英语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毛小玲,刘凌玲.以学生为中心的高校专业英语教学调查研究[J].海外英语,2014(01).
  [2]粟裕云.以学生为中心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3).
  [3]姚瑛,吴尚全.试论以学生为中心的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定位[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2).
  [4]许超,赵奎友,左步雷.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以“学生为中心”高职英语教学[J].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3).
其他文献
【摘要】为了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需求,扩大高等教育规模,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推动经济发展,近年来高职高专教育的发展迅速。特别是一些地方性的高职高专教育,为了满足当地经济发展的需求,针对地方经济发展的主体产业开设一些专门性的专业和课程,从各种不同渠道招收了更多的学生(以我院即鄂尔多斯职业学院为例)。然而这些学生的整体文化素质水平较低,英语水平更是参差不齐,大多数学生的听、说、读、写
【摘要】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过程中,当前我国教育水平得到不断提升,人们逐渐对高职英语教育工作的发展重视起来。众所周知,高职英语教育是整体高职教育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点操作环节,在现下高职教育格局中,高职英语教育专业教学过程中仍旧存在诸多弊端与不足,应适时进行专业教学与对应职业技能的完美结合,只有将二者进行有机融合,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高职英语教育专业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关键词】高职教育 英
【摘要】目前高职公共英语教学存在如课时不够,教学效率不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不强等问题。在在线课程大规模发展的背景下,拟采用SPOC(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和面授课程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改革高职公共英语现有课程设置,以实现知识输入在课外,内化与运用在课内的高效率教学,从而实现高职英语教学目标。  【关键词】高职 公共英语 SPOC 混合学习 课程设计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大规模在线课程MOOC的
【摘要】中专英语作业布置应站在学生角度进行思考,对学生存在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样中专英语作业布置的针对性才能充分显现出来,同时对于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才具有普遍性。  【关键词】中专 英语 作业 主体性  一、中专英语作业布置的重要性  1.巩固所学知识。通过中专英语作业布置,可以使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对课堂知识点进行有效的巩固,达到及时温习,主动发现知识点的漏缺,对学生自身问题发现与总结能力进行更好
近些年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在政策方面大力鼓励发展学前教育事业,然而,学前教育专业英语教学却处于初期的探索阶段。本文将以陕西工运学院为例,对学前教育专业英语教学的现状
【摘要】本文简单论述了高职英语教学的现状,结合高职英语的教学目标,从学生、教师、教学方法等方面入手,提出了几点设想,期望从整体上有效调高高职英语教学效果,推进英语教学改革,提高高职学生英语应用能力。  【关键词】高职英语 英语教学效果 英语应用能力  高职教育是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简称,是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教育以适应社会需求为目标,主要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因此高职的毕业生普遍具有基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程不断加快,素质教育被寄予了高度的关注。英语听力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学校素质教育的成果。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很多大学都开设了听力课程,尤其是在非英语专业中,让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掌握更多的听力技巧。然而从另一方面来看,英语听力教育改革既给非英语专业带来很大的发展契机,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挑战与困难。基于此,本文将以大学非英语专业的学生为研究对
得知可以参加第13届涉外公证员培训后,我兴冲冲地带上行李,准备到京西的京燕饭店借培训之机好好修整一番.rn
仰首之际,屋顶挂满长约数寸小竹筒,倘有风来,想必会唤醒来自周宁山水间的林澜之声吧?万和堂在马连道京华茶叶大世界2-38号,对着沧桑斑驳古船木品饮吕家15年老白茶时,我们注意到这“竹排狮吼”的壮观气象。吕文钟说,要把来自家乡的竹子做成同样齐整并非易事,“锯这批竹子,花了好几天时间呢!”  吕文钟成长于一个五世同堂、一百多口人的大家族。爷爷吕陈贵今已94岁,奶奶87岁。二位老人做了一辈子白茶,也喝了一
【摘要】在中职英语教学实践中,对人文教育的渗透能够有效提升学生人文素质水平和课堂教学水平。本文在教材内容以及课堂教学两方面来论述如何在中职英语教学渗透人文教育,从而为提升中职英语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中职英语 教学 人文教育  一、在教材的选择以及课程设置当中逐步渗透人文教育  文化渗透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并非是短时间内可以直接灌输给他人的。因此在文化导入和渗透上,必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