讬逸兴而悠然

来源 :美术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b3983228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国存是刚过而立之年的“80后”画家。从非国画专业到获得广西艺术学院国画专业硕士学位,一路走来,得益于两位国画专业教授:钦州学院美术系的闭宗庭和广西艺术学院的阳山。然真正叩开国画艺术之门,还得依靠个人的天赋与努力,依靠自己对艺术的感悟和造化。值得庆幸的是,2008年,素有人杰地灵美称的中国荔枝之乡——灵山,以巨大的热情接纳了国存,使他成为县内唯一一个专职画家。
  也正是这个机缘,我才结识了国存。
  国存给人的印象是真。
  在人心不古、心气浮躁的现实中,在充满虚伪与欲望的时下,人的真诚显得更加可贵。初识国存,待人做事率真、坦诚、热情、实在,毫无做作恣态。处事无奇但率真,这也许就是一个酷爱艺术的真正的画家应具有的品格吧!
  国存对艺术也追求真。在他的作品中、笔墨之间,透露出一种真情实意,无论是方尺小品或宏篇巨幅,都把他对乡土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用全部身心倾注其间,芬芳的热土、浓郁的乡情跃然纸上,真实,质朴,给人一种亲切感。从他近来的作品《海湾一角》《古宅映新村》《渔村晨曲》《罗城写生系列》《2015年春季写生系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国存对艺术的真情,对家乡山水草木的真情!
  国存的山水画作品,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写生山水,重在写生与创作结合,以表现地域文化及农村的乡土风情为主;一类是“意造”山水,更多的是着意地域特色山水画意境的营造,以笔墨抒写画家胸臆,体现画家审美倾向和对艺术的探索与追求。尽管两类作品创作环境、创作情绪、表现手法有所不同,却有一个共同点,作品呈现画家的那种情景,都是倾情于他生长的一方热土,倾情于这一方热土山山水水间的人情风物,倾情于他所熟知的人们的生活,正如他自己说的一样:故土特有的小船、渔村、老鸭、百年老荔枝、泥砖瓦房,这些才是我最想要的。正是这种执着,才使国存的山水画充满着乡土气息,充满着生活的气息。也许,这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最需要的艺术!
  执着追求作品题材的地域性,贴近自然,贴近生活,崇尚以自然为观照,以心源为师法。从这一点上说,国存受他导师阳山影响颇深。阳山教授一贯主张:在绘画艺术中提倡表现地域文化及农村的乡土风情,倡导写生与传统技法结合、写生与创作结合、写生与地域特色相结合,追求作品“天人合一”的意境。阳山教授这种艺术理念,影响并指导着国存在艺术道路上不断探索和实践。
  国存的山水写生,以形传神,着意于创造幽远意境为胜,把对笔墨的理解放在厚重的文化空间里来体味。在用笔上,注重立足生活的形象,把中国文化中的品格意味放到写生中来观照,点线轻松而又不失凝重,画面构建气势恢宏而又不失细微。他的写生作品,着眼于一个“远”。中国传统山水画讲究高、深、平“三远”,而国存的“三远”,已经超脱技法上的实践和尝试,而是抒写心中的“远”,在有限的意象中达到一种无限的境界,这正是国存以心源为师法的观照。在墨色上,很少使用重彩浓墨,而是着眼于一个“淡”。淡的云山,淡的原野,淡的月色,淡的荷塘柳色,淡的心境画境。淡雅清新、气韵自然的笔墨间,既透视着中国传统文人那种淡泊明志的气息,又传达出当代人对中国文化精神的体验和实践,如《罗城写生系列》《2015年春季写生系列》等系列写生山水作品。
  国存的“意造”山水,除了与他的写生山水有共同点外,又多了一层意蕴。在形式上,善于借鉴传统而又不为传统所拘缚,充分发挥笔墨点线的丰富变化的特点,以干笔浓墨、渴笔焦墨来表现山石纹理,以渴笔、破笔、湿笔、点叶、勾叶、夹叶混合使用来表现树木多样的姿态,以蓬松多样而统一的笔迹来点苔,松紧有致、浓淡相宜、疏密得当、浑然一体,景致应有尽有,画境郁然深秀,繁茂苍郁,深邃优雅。而在画面的整体上,有时有意无意弱化线描与皴法,突出造型与积染,而积墨的迟留沉淀效果,使作品的婉约风格和淡雅清远的境界相一致。如《古宅映新村》《渔村晨曲》等作品,从而使作品的风貌强化了现代感。
  明代董其昌曾经说过:“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去尘浊,自然丘壑内营,立成-鄂,随手写出,皆为山水传神矣。”无论是写生山水或者“意造”山水,国存的探索表明,传统与现代是紧密相连的,但沟通它们需要的是能力。笔墨不是孤立的存在,用它来创造现代风格、表现现代人的精神世界,需要相应的技巧,更需要相应精神与文化素养的支持。登临探索,遇物兴怀,胸中磊落,自成丘壑。国存正是这样一个人,在传承李可染,包括他的导师等一大批富于创新的画家对景写生的理念并在写生中探索新画法的同时,又比前辈画家更少了些许精神束缚,在熟悉山水画的笔墨传统同时,又善于把笔墨的功能发挥到极致,因而能在更高的层面上把师古人、师造化统一起来,把山水形象、山水意境和更讲究的笔墨表现统一起来。
  成如容易却艰辛。国存对中国山水画的探索与实践,诚然还有不足之处。好在国存正在起步,前面的路还很长;好在他年轻,更难得的是自谦好学,我们期待着。正如他自己说的一样:深入进来,才知绘画绝非世人眼中的洒脱,实则是心血凝结。不管我的选择是对是错,并能走多远,我将一如既往,用自己的画笔,去表现家乡的一草一木,身边的故事……因为这里是我的家!
  黄国存
  广西灵山人,广西艺术学院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现为灵山县文化馆副馆长,广西美术家协会会员。作品多次参加各种展览并有获奖。
其他文献
期刊
很羡慕那些能将内心的感受用语言或文字的形式清晰表达出来的人,哪怕是错的、偏颇的。  而我独处一室,画了不少年的画,已经习惯了自己一个人默默思考,而渐渐疏远了对言语的表达。写文章已成了很痛苦的事儿,自己已变得笨嘴笨舌。  所幸一个艺术家最重要的并不是滔滔不绝的口才,而应该是作品,真正感人的作品。  我始终相信艺术本质的最深层总有些不可言说只可意会的东西,甚至只是属于艺术家个人的领悟。就像科学家与心理
期刊
【摘要】随着中国城市建设的发展,园林设计在城市绿化中取得了很大发展,但同时存在很多的问题。中国民族园林景观设计博大精深,将儒道佛中国古典美学思想融于一园之中。本文以苏州园林为例分析了中国民族园林景观在设计中的特点,为现代园林的设计提供一些可借鉴的手法。  【关键词】传统元素;苏州园林;民族景观;园林设计;设计特点  随着我国经济和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生存空间的舒适性要求也越来越高。园林景观
期刊
期刊
“对话”是当代诗学的品格。社会文化现象是由其历史决定的,历史的每一特定时期都具有自己的独特性,2015年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这种特定文化塑造了自身独特的诗学话语。换言之,历史并不可能重现,任何瞬间都是新的一刻,因而任何文化历史诗学理论都不是中性的,它必然带有一种意识形态性。意识形态话语透过历史的表层梳理出话语与一种文化关系,进而被话语的权利形式所制约。因
期刊
【摘要】少数民族题材工笔人物画自其产生以来,就凭借特殊的审美趣味占据了重要地位,我国地域广阔、民族众多,民族文化丰富多样,为艺术创作提供了取之不竭的灵感源泉。本文即将视点集中于此,以广西地区少数民族题材创作为例,探讨少数民族题材工笔人物画的意象性特征表现。  【关键词】少数民族题材;工笔人物画;广西;意象性  在中国人物画发展的历程中,无论是传统意义上的笔墨表达,还是现代观念下的新型构思,所共同追
期刊
【摘要】当今社会,各种思想潮流涌现出来。特别是享乐主义文化在当代极为流行,基弗艺术犹如一股清泉,给当代艺术注入了非同一般的意义。作品之中所运用的符号意义,不仅仅是表达了作者本身对民族与宗教的理解,更是上升到了对人类文化与命运的关怀与思考。  【关键词】安塞尔姆·基弗;符号图像;绘画材料  艺术的价值主要在于两个方面:艺术作品本身对于社会的价值和艺术作品对于我们每个人不同的意义。安塞尔姆·基弗的艺术
期刊
1959出生,男,漢族,陕西绥德人,讲师,单位:榆林第二实验中学,研究方向:美术教育。
期刊
其实这个题目换成“艺术一样,生活不同”也是可以的,每一个人的理解不一样,就可以有不同的结果,不像数学,只有唯一的标准答案。没有唯一的标准答案,这才是生活和艺术的魅力所在。  之所以写下这个题目,是因为这一期我们组了赵忠勤和梁群峰的稿子,他们都是表现三江侗族人民的生活,但两人使用的材料不同,表现的角度和内涵也不同。当然,他们的身份也不同,一位是土生土长的三江侗族人,他表现的是自己熟悉的生活;而另一位
期刊
广东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14级绘画创作与理论研究生。  绘画作品入选故宫太庙全国大学生优秀艺术作品联展、中国大学生艺术作品展、广州青年美术大展等,参加绚丽年华全国美育成果展并获奖,作品多次入编《中国大学生美術作品年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