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气象服务迈向“精细化”

来源 :科技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nerl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悉尼奥运会结束时的新闻发布会上,有记者问:什么是奥运会成功举办的关键因素?奥组委官员说了一连串的“天气、天气、天气”。从中大家也体会到了天气在奥运会中的重要性。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正赶上主汛期,正是灾害性天气的高发期,很多人在担忧,全球瞩目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会不会受到暴雨、大风、雷雨、高温等天气的影响?为此,记者专访了北京市气象局副总工程师、中国气象局奥运气象服务小组的主要成员王玉彬,他用生动的事例、精确的数据,解答了老百姓关心的问题。
  
  气象与奥运关系密切
  
  气象服务对奥运会有什么影响?王玉彬表示,影响重大。首先,“高影响天气”对奥运会的影响。例如,大家对2001年北京的那场小雪还记忆犹新,这场小雪几乎造成了北京市交通的大瘫痪,这虽不是极端天气,但它的影响非常大,“将这种天气称为高影响天气更准确”。
  其次,对灾害性天气的预报,例如奥运场馆里面的现代化设备很多,如果有雷电天气等灾害性天气,会产生更大的破坏性。为了防御灾害性天气必须做好气象服务,目前已经在奥运场馆150公里的三角范围内安装了雷电预警系统,雷电监测是为了尽量在雷达监测到之前就把雷电产生的危害作出预警。
  另外,关于人工消雨。在组织大型活动如奥运会开、闭幕式时,组织者会有很多措施保证活动的正常举行。从气象服务的准备方面,如果活动期间有雨,首先要做好天气预报,在天气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能做人工消雨的作业。虽然有报道说,我国人工影响天气到目前为止已经堪称“世界之最”,也取得了很多科研成果。但是,到目前,人工消雨实验无论国际还是国内其科学技术水平还不容乐观:如果小范围、量小的降水会产生一定的减雨效果,但对于非常强的降水或者是深厚云雨层,目前人工消雨科学技术水平还达不到。“当然,这个试验研究正在进行,争取能更好地为奥运服务”。
  谈到气象对体育活动的影响,王玉彬介绍说,很多体育活动跟气象关系密切。比如,田径比赛最适应的温度是15℃~20℃,长跑包括马拉松的要求就更苛刻一点儿,温度要求低一些、湿度也低一些;赛艇一般要求没风,帆船则正好相反,如果风速低于3米/秒,或者大于20米/秒的时候,帆船就不能比赛;对于自行车比赛来说,水气大的时候,可能对运动员造成威胁,因为湿度决定着自行车赛道的安全。这几个例子说明,凡是组织体育比赛,组织者必须对气象有非常详细的了解,因此,历届奥运会的主办国家和城市都在气象服务方面投入了大量人力和物力,准确的气象预报是保障奥运会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奥运气象服务的特殊性
  
  奥运气象服务跟一般的气象服务区别在哪里?王玉彬介绍,奥运气象服务从分类上讲,与一般的气象服务基本一致,作为奥运气象服务,将凸显“精细”、“个性”、“先进”三大特色。“精细”体现在数值模式分辨率高,预报产品“无缝隙”和全程滚动,预报要素有很大拓展;“个性”表现在对奥运赛事和赛地特殊性有充分的考虑,对奥运竞赛活动和项目有极强的针对性;“先进”体现在我国首次拥有可实时制作奥运高精细度气象预报的实用技术手段和业务能力。
  一般的气象服务,只需要预报未来36小时每隔6小时或者12小时到底有没有降水、风力多大。奥运会的气象服务则不然,例如,开闭幕式的气象服务,气象服务要提前告知组织者:8月8号晚上8时8分,开幕式主场馆上空是晴天还是下雨,是否有严重的灾害性天气?必须提前准确预报。而且奥运会体育竞赛组织者要求要提前3天,每隔3小时知道有没有降水、风力多大,直至0到1小时的预报,而且后面的预报要对前面的预报进行更正。一般的天气预报,只要预报未来几天在一个相对大的范围里有雨即可,这个预报的准确率相对比较高,但即将下的雨是下到北京的南边还是到天津去了?具体的落点在哪里,什么时间下雨,这个预报的准确率就会低很多。这属于气象科学技术的前沿问题,也叫做未决难题。
  王玉彬介绍,要提供有特色、高水平的气象服务,大体上从6个方面体现,包括大型活动气象服务要准确及时、高影响天气的应急保障能力要强、各国运动员都能感受到气象服务及时有效,以及公众的满意率在目前90%的基础上,希望再高一些。要满足上面4条,还要有2个基础,首先要有一个奥运气象服务的团队,这个团队应该是高素质的,而且要高效管理;其次要建一套世界先进水平的气象服务系统。在这2项支撑下完成上面的4项。
  先进的气象服务系统,按照顺序和流程就是综合探测、预报、服务,这3个系统通过信息网络系统连成一体,同时也需要服务用户的跟进,大家要互动起来,“把用户也纳入到整个奥运气象服务体系里来”。历届奥运会都强调了宣传,就是针对用户进行气象科学知识的普及。天气预报有它的可预报性和不确定性,其不确定性要向公众说清楚,特别是灾害性天气,有可能预报不准,但要采取好预防措施,免得束手无策。专业地讲,哪怕是提前几分钟把气象的变化情况告诉用户,使得用户采取正确措施的可能性就会增加。因此,用户也在气象服务的系统里。
  
  高科技服务奥运气象
  
  


  谈到奥运气象服务采用的科学技术,王玉彬自豪地说,先进设备,包括高性能计算机、雷达、卫星等都将披挂上阵。与这些设备相匹配的研究项目也已陆续完工,到目前为止,奥运会气象保证的科技试验与研究项目已有10多个。
  据了解,北京市气象部门正在实施“气象奥运计划”,自动气象站加密,再加上安装先进的雷达,气象专家有了“千里眼”、“顺风耳”后,再有运算速度达每秒百亿次的大型计算机相助,就能够将天气预报圈定在1公里范围内。奥运会期间,气象部门不但能说清楚1公里内几点几分下雨,还能在以后的预报中给市民生活、出行带来许多方便。
  
  高性能计算机
  高性能机算机是奥运气象服务的核心设备,奥运气象服务中心正在安装的高性能计算机运算峰值是10万亿次。由于有了高性能计算机,探测数据可以用非常短的时间内收集到,这样密集和快速收集的数据可以提高大气状态逼真的描述。
  
  “风云二号”双星
  2007年6月1日正式投入业务运行的“风云二号”卫星观测业务产品,已开始用于奥运气象服务。
  根据北京市气象局北京奥运气象服务的需求,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开发了华北地区“风云二号”双星图像产品和云分类产品,同时将“风云二号”双星(C星、D星)图像数据通过国家气象信息中心传输至北京气象局。“风云二号”D星观测范围涵盖了整个亚洲大陆、印度洋和西太平洋,可对覆盖范围内的国家和地区提供服务。目前,C星每逢正点取图,D星每逢半点取图,在启动加密运行模式时,可以做到每15分钟获取一幅云图。
  王玉彬表示,到目前为止,奥运气象服务的技术装备已经基本就绪。今年7月,还要进行第二次奥运气象服务的演练,进一步提高在奥运气象服务过程中的水平。在2008年奥运会前,包括协办城市的所有奥运气象服务的信息都要集中到北京奥运气象服务中心,用各种手段向奥运会的组织机构和公众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王玉彬强调说:“奥运气象服务是科技奥运的一个方面,希望能留下更多的科技遗产,使奥运气象服务对中国以及发展中国家提升整个气象服务能力产生持续性的影响。”
其他文献
2009年7月28日,在北京市科委的推动下,由北京大学与北京医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生物技术和新医药产业促进中心等15家机构共同发起成立了“北京新药创制产学研联盟”(以下简称联盟)。北京市政协副主席马大龙、北京市委副秘书长李福祥、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林建华等出席启动仪式。仪式由市科委党组书记杨伟光主持,市委副秘书长李福祥、市科委主任闫傲霜、北京大学副校长岳素兰以及京
期刊
《太阳之国一逝去  的大地》终于在《漫画  SHOW》上刊载了。非  常感谢责编故乡对我的帮  助,这段时间我经历了不  少创作上的变动。  从某种程度上说,《太  阳之国》跟我的另一部作  品《时之守望者》有着许  多共通的地方,但是却有  着更深沉的主题和深意。  主角们面对的是狂野的自  然,冰冷的荒野、凶残的  异兽、以及人类为这颗星  球刻下的原罪的圣痕。《太  阳之国》注定将是一部不 
期刊
长风开放标准平台软件联盟  引导产业集群创新    长风开放标准平台软件联盟是在国家科技部、工信部等部委指导下,在北京市科委的直接推动下,由坚持自主创新发展之路的软件与信息服务企业、科研机构、高校、用户和第三方机构联合成立的一个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联盟成立于2005年4月,首批成员22家,截至2009年7月,成员已达72家,其中企业45家,用户单位15家,非盈利机构12家。  长风联盟成立的初衷,是
期刊
随着社会老龄化,加  上大量引进外劳的结果,  使得原来越多的家庭雇佣  外籍看护来照顾家中的老  人。因此相对于天界、人  间界、冥界,出现了名为  “看护界”的新世界,在  这个世界里,外籍看护借  由各自的技能彼此切磋,  并由最强的看护统治整个  看护界。  新人玛利亚,在接下  看护第一位主人——一位  头顶小花的老爷爷的任务  后,也迎来了属于自己的  争霸之路
期刊
专家简介  朱其杰 原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任职期间,领导、组织过很多国家和铁道部重大科研攻关项目,其中包括原国家科委“八五”攻关“低速磁悬浮列车研究”项目。曾担任“上海磁浮示范运营线后评估”专家组组长,“沪杭磁浮支线(上海机场联络线)可研报告评审”专家组组长。    中低速磁悬浮拟用于北京S1线  中低速磁悬浮列车项目是北京市科委从2001年开始支持的重大科研项目,据介绍,该项目已经
期刊
美国人登月的话头在沉寂了数十年后又被重新提起,关于1969年美国人登月成功是不是造假或谎言的争论也重新引起公众的注意。在这样的背景下,重温一部30年前含沙射影的幻想影片,应该是别有趣味的。  1978年的美国影片《摩羯星一号》(Capricorn One),表面上看似乎是科幻片,其实是一部政治幻想影片。上映后不久曾被引进中国内地公开放映,这可能和它有助于“揭露资本主义的腐朽黑暗”有关吧。  影片说
期刊
北京汽车与装备轻量化技术研发基地成立  近日,在北京生产力促进中心和北京数控装备创新联盟的推动下,由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北京工业大学和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联合北汽福田组建的“北京汽车与装备轻量化技术研发基地”在机械科学研究总院举行了揭牌仪式暨产学研恳谈会。国家科技部政策法规司李新男巡视员、北京市科委郑吉春副主任、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王建华秘书长等领导应邀出席了仪式。    市科委郑吉春副主任在恳谈会上指
期刊
在长达85年(从1924年至今)的北京电车史里,有过两位主角——有轨电车和无轨电车。它们登场的时间分别为1924-1966年和1956年至今。从1924年底,前门至西直门的第一条有轨电车线路通车到1964年大庆油田会战成功——公共汽车所用汽油可以自给之前,电车是京城公交的主力。本文所提的公交,主要指“电汽化”的现代公交,即电车、汽车。畜力车、洋车、三轮车和自行车实际上也对北京人出行方式发生过重要影
期刊
基地档案  汉石桥湿地自然保护区    汉石桥湿地自然保护区位于顺义东部,杨镇镇域西南,总面积1900公顷。作为北京平原现存唯一的大型芦苇沼泽湿地及多种珍稀水禽的栖息地,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已记录到鸟类153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2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17种;植物292种;陆生哺乳动物12种;两栖爬行类10种;鱼类19种;昆虫近百种。2005年4月,汉石桥湿地被北京市人民政府正式批准为市级湿地自
期刊
北京承诺,2008年奥运会场馆将使用20%的绿色能源。目前,在国家体育场、国家体育馆、五棵松文化体育中心和丰台垒球场,均采用了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可再生能源的大面积采用,不仅仅是为了体现2008年奥运口号中“科技奥运,绿色奥运”的精神,更是时代发展的需要,针对这个问题,记者日前采访了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可再生能源研究部主任许洪华。  记者:请介绍一下在历届奥运会中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情况。在2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