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中晚期体重管理对妊娠早中期增重过多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

来源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li1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妊娠中晚期体重管理对妊娠前体重指数正常但妊娠早中期增重过多孕妇妊娠期增重和妊娠结局的影响. 方法 2010年8月至2011年12月间,妊娠20~24周转诊至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鼓楼临床医学院行产前保健的妊娠前体重指数正常的单胎孕妇共1271例,纳入研究时增重正常者584例,增重超标者687例.增重超标者根据孕妇是否愿意参加体重管理,分为干预组(417例)和非干预组(270例).干预组中干预依从性好者298例,干预依从性差者119例.采用方差分析及卡方检验比较各组妊娠期增重及妊娠结局的差异. 结果 1271例孕妇平均年龄为(27.6±3.0)岁(18~42岁),纳入研究时平均孕周为(24.4±1.6)周(20~29周).干预依从性好者妊娠期总增重为(16.4±3.1) kg,明显低于干预依从性差组和非干预组[分别为(20.5±2.6) kg和(20.8±2.8) k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分别为4.104和4.436,P<0.01).尽管干预依从性好组纳入研究后增重低于增重正常组[(5.5±2.3)kg与(8.0±3.4)kg,q=2.541,P<0.01],但妊娠期总增重还是较增重正常组明显增高[(16.4±3.1) kg与(14.0±3.7)kg,q=2.418,P<0.01].干预依从性好组妊娠期高血压及子痫前期发生率为2.3%(7/298),低于干预依从性差组和非干预组[分别为7.6%(9/119)和7.0%(19/270)](x2分别为6.27和7.13,P均<0.05),剖宫产率也较低[23.8%(71/298)与33.6%(40/119)和36.7%(99/270),x2分别为4.17和11.14,P均<0.05].非干预组巨大儿发生率为11.9%(32/270),高于干预依从性好组和增重正常组[分别为6.7%(20/298)和6.5%(38/584),x2分别为4.50和7.01,P均<0.05]. 结论妊娠中晚期实行体重管理,可有效改善妊娠结局,但需要良好的患者依从性。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脑神经胶质细胞瘤(简称脑胶质瘤)的临床处理. 方法 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1989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11例妊娠合并脑胶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 11例患者均于妊娠期首次诊断为脑胶质瘤,其中妊娠早期诊断2例,妊娠中期诊断4例,妊娠晚期诊断5例.主要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等颅内高压的表现伴癫痫及视物不清、听力减退、言语障碍等其他神经功能障碍的表现.11例患者中1
一、早产儿脑白质损伤的认识发展自20世纪70年代建立早产儿重症监护中心至今,极低和超低出生体重儿的死亡率已显著降低.但与此同时,成熟依赖性相关疾病,如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早产儿生发基质脑室内出血及脑白质损伤(white matter damage,WMD)已成为围产医学的核心问题.早产儿生存率的提高没有完全改善早产儿的不良发育结局,极低和超低出生体重儿神经精神发育异常的发生率仍居高不下,WMD就是最
期刊
由《中华围产医学杂志》编辑部主办、山东省立医院协办、上海布鲁锡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的“第六届围产医学新进展高峰论坛”将于2014年4月10~13日(周四~周日)在山东济南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华围产医学杂志》总编辑杨慧霞教授担任大会主席;山东省立医院王谢桐教授担任执行主席。
期刊
新生儿窒息是围产期常见的并发症,但由于缺血缺氧导致神经、心血管、肾脏及胃肠道等多器官系统的损害,神经、心血管及肾脏系统的损害常因临床表现出现早且明显而得到相应的重视,而胃肠功能的损害常因临床表现不特异、症状隐匿而被忽视.实际上,窒息后29%的患儿会出现胃肠道受累,表现为胃内咖啡样潴留物、呕吐、腹胀、血便等[1],甚至可导致与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
期刊
糖皮质激素在临床应用于有早产风险者的促胎肺成熟治疗,有效性已得到广泛证实。但经典的给药方式,即母体肌内注射,在促胎肺成熟的同时,可能给母体带来一系列不良反应,其中血糖升高最受临床医师关注。目前国外尚未有孕妇羊膜腔注射糖皮质激素的临床研究报道。现对目前羊膜腔注射糖皮质激素促胎肺成熟的应用情况,总结相关文献,对此方法的安全性及有效性进行分析。
与单胎妊娠相比,双胎妊娠发生不良围产结局的风险更高。目前尚不清楚双胎妊娠择期剖宫产发生不良围产结局的风险是否低于阴道分娩。《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刊出一项随机对照研究,研究对象为妊娠32~38^+6周,且第一个胎儿为头位的双胎妊娠妇女。她们被随机分为择期剖宫产组或阴道分娩组(此组患者只在有产科指征的情况下才施行剖宫产术)。
期刊
由《中华围产医学杂志》编辑部主办、山东省立医院协办,原定于2014年4月举办的“第六届围产医学新进展高峰论坛”,因故延期至2014年5月22~25日(周四~周日)在山东济南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华围产医学杂志》总编辑杨慧霞教授担任大会主席;山东省立医院王谢桐教授担任执行主席。
期刊
严仁英教授1913年11月26日生于天津的严家大宅院,祖父严修是我国近代教育的先驱者,也是中国近代倡办女学的先行者之一.严大夫自幼在严氏蒙养园、严氏女学和天津中西女中饱受西式教育,后转至南开女中,再考取清华大学,同时读取北平协和的医预科,最终于1935年实现了自幼学医的梦想——考入北平协和医学院,师从于中国著名妇产科专家林巧稚,毕业后便开始从事她喜爱的妇产科工作.在她75岁高龄之时,成立了中华医学
期刊
沐浴着今冬和煦的阳光,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简称北大医院)名誉院长、我国著名妇产科学专家、妇幼保健专家、被誉为“中国围产保健之母”的严仁英教授迎来了她的一百岁寿辰。2013年11月30日上午,来自全国各地的妇产科、围产医学界及妇幼保健学界专家、各级领导、各界同仁和严老的亲友、弟子等嘉宾欢聚一堂,共同出席了这场世纪庆典,体味这位期颐老人的精彩人生!
期刊
一、概述及病理生理新生儿惊厥(neonatal seizures)通常指发生在足月儿出生28d之内,或早产儿胎龄44周之内的刻板、发作性表现,可表现为运动、行为和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的异常,伴随异常脑电活动,是新生儿期常见的神经系统症状[1].新生儿惊厥一般指癫痫性发作(epileptic seizure),即位于大脑皮层或丘脑的神经元异常的超同步化放电所致的异常刻板性、发作性症状.而起源于基底核、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