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扰素吸入治疗66例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136333320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探讨干扰素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及护理特点。方法:随机收集整理2012年1月-12月的66份毛细支气管炎的病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两组常规治疗方法及护理方法相同,观察组给予干扰素雾化吸入及强化护理措施,对照组仅予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主要症状和体征消失的时间。结果:实验组的治愈率,缓解喘憋及哮鸣音消失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通过干扰素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及强化护理,显效迅速,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干扰素氧气雾化;毛细支气管炎;喘憋及哮鸣音;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0038—02
  毛细支气管炎又称喘憋性肺炎是婴幼儿期最常见的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冬春季好发,多由不同病毒引起的,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最常见的病原体,其次为流感和副流感病毒、腺病毒及肺炎支原体,也可伴有细菌感染。常见于2岁以内,尤以6月以内婴儿多见。临床表现以咳嗽、喘憋、呼吸气促、烦躁不安、三凹症、肺部喘鸣音、有明显的下呼吸道梗阻现象[1],常为儿科急症,而且部分患儿的肺部哮鸣音反复,其主要病理改变是气道炎症和高反应性引起气道狭窄,解除气道阻塞及抗炎是治疗的关键。毛细支气管炎起病急,病情发展快,严重时发生呼吸衰竭,心力衰竭,因此保持呼吸道通常等护理尤为重要。2012年1月—12月份,本院收治66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通过采取规范综合治疗及干扰素氧气雾化治疗和强化护理,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本院2012年1月—12月毛细支气管患儿66例,其诊断均符合文献[2]毛细支气管诊断标准,均无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并发症。患儿入院时均有咳嗽、喘憋、气促、肺部哮鸣音。
  1.2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综合治疗:抗感染、病毒唑及硫酸沙丁胺醇交替氧气雾化、吸氧、止咳、化痰、镇静、补液、营养支持等。随机将上述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3例,男29 例,女4例,年龄(6.3±2.4)月,病程(8.6±1.3)d;实验组33例,男23例,女 10 例,年龄(6.4±2.1)月,病程( 8.9±1.1)d,观察组:在综合治疗和常规雾化基础上,加0.9Ns2ml+干扰素10ug/qd雾化,干扰素1ug/kg.次(最大量用至10ug)加入生理盐水2-3ml,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氧流量5L/min,时间5-10min,干扰素(重组人干扰素a_1b),由北京三元基因工程有限公司生产,10ug:1ml/支。两组疗程均为5-8d.
  1.3护理要点
  1.3.1首先是保持呼吸道通畅:遵医嘱每次雾化吸入后立即行排痰处理,效果不理想时进行吸痰处理,这样可以使患儿呼吸顺畅,减轻缺氧和心脏负荷。注意变换体位,翻身拍背,咳嗽有痰呼吸道梗阻时,及时用空心掌由下至上,由外向内轻拍患儿背部,以助排痰缓解呼吸道梗阻。促使肺泡及呼吸道的分泌物借助重力和震动易于排出及机械辅助排痰
  1.3.2病室要求:严格呼吸道隔离,室内通风换气,避免对流风,保持适宜温度及湿度,病室定期空气消毒,每天晚上消毒一次,每次1-2小时。
  1.3.3心理护理:
  1.3.3.1婴儿心理护理:医院的特殊环境及穿刺输液让患儿害怕烦哭,应由母亲作为护理人员对患儿轻拍抚摸及搂抱安抚安慰。
  1.3.3.2做好患儿家属的心理护理:患儿咳嗽、喘憋、烦哭等病情容易反复,家长容易产生焦虑、紧张的心理,护理人员应及时对患儿疾病耐心解释,并给于安慰,使家属了解疾病,积极协助护理及治疗。同时嘱咐家属准备干毛巾,随时擦干背部的汗液,湿衣服及时更换,并按摩背部至温热,促进背部的血液循环,促进炎症的消除。
  1.4 统计学方法:全部数据±s表示,两组比较采用x2检验。
  2 结果
  两组患儿治疗开始后未见发热,皮疹及精神症状等不良反应,出院时外周血小板和白细胞计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
  5讨论
  毛细支气管的患儿发病年龄均在2岁以内,尤其以6个月以内婴儿居多,保持呼吸道通畅是治疗护理中的关键、小儿呼吸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与成人不同,支气管官腔狭窄,管壁血管丰富,纤毛运动较差,清除能力弱,当受到病原体侵犯时,呼吸道粘膜充血、水肿、炎症渗出,出现阻塞,导致通气和换气功能障碍,引起缺氧及二氧化痰潴留,导致机体代谢及各器官功能发生一系列变化,常引起循环衰竭、呼吸衰竭、脑炎等。因毛细支气管炎是气管分支的末端,靠近肺泡的部位,它的管腔很细,病毒感染后,发生粘膜充血水肿,粘液潴留,更容易引起阻塞造成呼吸困难,所以保持呼吸道通畅是治疗护理中的关键。同时毛细支气管炎起病急、病情发展快,先以上感症状出现,继而出现咳嗽、喘息、呼吸困难严重甚至威胁患儿的生命,因此护理人员必须具备丰富的临床知识,过硬的技术本领,高度的责任感,及时采取合理的治疗护理措施。向家长讲解疾病有关知识,孩子可能发生的病情变化,以及日常护理中的注意事项,让家长更好的配合治疗和护理,提高治愈疾病的信心[3]。近年有关毛细支气管炎发病机制研究较多的是免疫学机制[4],研究表明毛细支气管在由免疫细胞介导的气管炎症反应,在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气道分泌物及血中发现了大量类似哮喘患儿所特有的炎性物质,如病毒特异性IgE、组胺样物质、花生四烯酸等,这些炎性物质可导致气管平滑肌收缩、舒张血管而导致血浆渗出及水肿,促进气道腺体分泌,使毛细气道阻塞。而国内临床对毛支患儿进行蒸馏水激发试验阳性率明显高于健康人,说明毛细支气管存在着气道高反应性。
  5.1干扰素与细胞表面受体结合,诱导细胞产生多种抗病毒蛋白,从而抑制病毒在细胞内的复制。
  5.2可通过调节免疫功能增强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对靶细胞的特异细胞毒作用,有效地遏制病毒侵袭和感染的发生。据文献报道毛细支气管患儿TH1/TH2免疫反应平衡失调,TH2细胞因子表达和释放增多,导致B淋巴细胞产生IgE和特異性IgE增多,从而出现气道高反应性。干扰素的免疫调节作用使TH1/TH2处于平衡状态,抑制气道变态性反应发生。由此可见,干扰素是通过抗病毒和免疫调节双重作用发挥其作用,因此提高了机体自然抗病毒能力,近年来,从毛细支气管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出发,利用干扰素的抗病毒和免疫调节作用,将其用于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取得明显疗效,这方面的文章多为肌注干扰素,但有一定的副作用如发热、皮疹、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等。我科通过氧驱动雾化吸入a-1b干扰素,取得了显著疗效,实验组治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在治疗过程中也未见不良反应发生。
  5.3 氧驱动雾化吸入干扰素后可使干扰素比较快速地到达呼吸道,使呼吸道干扰素浓度迅速达到高峰,直接作用于靶细胞,及时清除病毒及抑制病毒复制,同时缺氧也得到了改善。使得气道上皮得到及时的修复。且可避免肌注干扰素后的发热、皮疹等副作用以及肌注部位红肿、感染,方法简便,无痛苦,更易被患儿及家属接受,因此,氧驱动雾化吸入干扰素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显著,方法简便,无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 共和国卫生部.小儿肺炎防治方案.中华儿科杂志 ,1987,25:45-49
  [2] 杨锡强,易著文.儿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308.
  [3] 张洪茹.婴幼儿毛细支气管30例护理体会,中外妇儿健康,2011,19(8):327
  [4] 杜文飞.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杂志,2010,4(1):185
其他文献
【摘 要】目的:分析产妇分娩方式的影响因素,从而降低社会因素的剖宫产率。方法:本文共选取2013年1月—2014年4月来我院进行产前检查并且愿意参加此次调查的307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来进行问卷调查,进而分析产妇分娩方式的影响因素。结果:自愿选择剖宫产的产妇达34.85%,主要原因是无法忍受疼痛;而自愿选择阴道分娩的产妇占50.16%。结论:因此我们得出,在孕妇选择分娩方式的改变上,医院的医务工作者
【摘 要】目的:观察探讨依达拉奉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90例,分成两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1%,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以依达拉奉联用前列地尔辅助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显著。  【关键词】依达拉奉;前列地尔;脑梗死  【中图分类号】R743.3
【关键词】昼夜节律;杓型血压;非勺型血压;心率变异性  【中图分类号】R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0037—02  在正常情况下,人体各种生命现象都表现出不同周期的节律性变化。各节律间保持稳定的同步相位关系,这种同步相位关系是机体保持良好机能状态的必要条件。当正常的生理节律减弱、增强或消失时,人体就可能出现各种病理状态。大量研究证明,异常的昼夜节律是心
【摘 要】目的:拟通过延缓皮肤衰老及促皮肤伤口愈合两个实验探讨鳄鱼油的上述作用,从而为本品进一步开发奠定基础。方法:1、抗皮肤衰老实验--小鼠皮肤羟脯氨酸测定;2、促皮肤伤口愈合--大鼠皮肤切除损伤实验。结果:鳄鱼油能明显提高衰老小鼠皮肤羟脯氨酸含量和SOD 活性, 降低衰老小鼠皮肤组织中脂褐质含量;减少动物伤口愈合时间,提高伤口愈合期间创面愈合面积。结论:鳄鱼油具有延缓衰老、促进创面愈合作用。 
【摘 要】目的:讨论分析受血者与无偿献血者输血相关感染病检测结果的比较。方法:将2012年70例我院进行输血患者于输血前进行的各项生化检测结果包括HBsAg,抗-HIV,抗-HCV等与同年进行无偿献血的70例市民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受血患者70例受血前传染病检测指标各项结果及人数显示受血患者70例中,HBsAg检测呈阳性人数26例,阳性率37.1%,抗-HIV阳性人数1例,阳性率1.4%,抗
【中图分类号】R256.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521-01  无锡市地处长三角,经济发达,食品或从业人员人群大,若预防性健康体检工作不到位,则可能导致传染病、消化道疾病的传播及食物中毒的报道[1-2]。为了解无锡市某区从业人员健康体检的总体状况,防止疾病传播。本文对无锡市某区从业人员的健康体检状况进行分析,剖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整改建议,现报告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