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公众慈善意识淡薄的社会学分析

来源 :理论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nyzz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差序格局”的传统人际关系、“亚文化”与“主文化”的相互抵触、慈善组织及个人的诚信的缺失以及在“藏富意识”和“仇富心理”的双重作用下缺乏“第一行动集团”的引领等因素共同抑制了公众慈善意识的培育,严重制约了慈善事业的发展。因而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要千方百计地培育公众慈善意识,从而促进慈善事业的健康发展。
其他文献
缩短第三产程是预防产后出血的关键措施之一,为了探讨脐静脉推注法对第三产程的影响,本文选择60例孕产妇分组分别进行了不同途径注射催产素对第三产程影响的临床观察,结果脐静脉推
[摘要]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所表现的中国经济的外部不平衡,实际折射出中国经济的内部失衡。透视中国国际收支的特点和结构,可以更加深刻地看出,中国经济发展方式和战略转变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关键词]中国;国际收支;外汇储备;经济发展战略;转变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09)01-0025-03    GDP两位数左右的增速、巨额的外汇储备、国际
文化体制改革是一个一连串制度创新的过程,其关键是以政府为主导的制度发展和创新。从新制度主义视角分析,当前制约我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主要问题是文化行业的低效率和政府
血液透析已成为一种安全可靠的肾功能替代疗法。慢性肾衰患者多需终生维持透析,长期的透析治疗使他们在精神上承受很大的压力,会产生各种精神心理问题。它不仅严重影响透析效果
国家制度安排与政治认同之间存在着"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双向互动关系。以建国后我国农民政治认同所出现的两次高峰为主线,以土地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取消农业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