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律文学的语言学分析——从廖序东先生的“于/乎”之别说起

来源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icc0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廖序东先生曾作过《楚辞》造句先"于"后"乎""使得上下句的吟诵有比较强的音乐性"的分析,这无疑是一种有理论根据的推想。从汉语韵律的类型变化来看,西汉以后韵素对立消失的原因可能和上古汉语的韵律系统变化有关:上古汉语是音量敏感性语言,中古以后,韵素音步变为音节音步,汉语变成了音量不敏感性语言。
其他文献
良好的学习习惯会使学生对学习感兴趣,能够很好地克服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不良习惯则会对小学生的学习成绩及未来的发展产生影响。小学生的学习习惯对美术教学的影响非常大
20世纪后期(1950—2000年)是歌谣的新兴期,呈现出一派兴盛的景象,其重要标志之一是'新民歌运动'。这个时期歌谣的创作与传播空前活跃,歌谣创作的题材与内涵更为广泛,
1914年8月,清华学校首次派送十名专科女生作为庚款生留学美国,此举在中国教育史上意义重大。学界在清华学校留美专科女生人数与名录上存在“十人说”和“九人说”的分歧,造成
在精准扶贫进入攻坚决战和实现2020年全国脱贫工作预期目标的过程中,已经脱贫的人口再度返贫将会对社会发展产生严重的不利影响。目前,全国返贫率平均约为15%,个别深度贫困区
合成了5-(4-安替吡啉偶氮)水杨醛(AASA),探讨了试剂与铌(Ⅴ)的显色反应条件,建立了测定铌(Ⅴ)的光度分析新方法.实验表明,在pH 2.0的HCl-KCl缓冲体系中,铌(Ⅴ)与AASA形成摩尔比为1∶1的
留学生对推动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有巨大作用。矿业留学教育在我国近代留学教育中开展最早,成效较著,是我国近代工程留学教育的典型代表。矿业留学在无意之中开启,后来,受
在获得德国大学博士学位的留德学生中有不少学习法学的学生,他们为中国法学教育、法制建设和中德文化交流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本文尝试以二战前在德国荣获法学博士的中国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