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常见病害及防治方法

来源 :农家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gy_2003_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番茄的生长过程中经常发生的病害有晚疫病、早疫病、白粉病、灰霉病、褐斑病等。
  1.晚疫病。晚疫病是一种低温高湿性病害,早春和晚秋温差大的季节容易流行。此病在番茄的整个生育期中均有危害。病菌侵染幼苗、叶、茎和果实。以叶和果实受害最重。先侵染叶片和幼果,逐渐向茎秆、叶柄蔓延致使其变黑褐色。
  防治方法:用25%阿米西达悬浮剂1500倍液控制流行速度、或用72%康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69%安克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等。
  2.早疫病。早疫病典型症状主要是侵染叶、茎、果实。一般叶片受害严重,初像针尖似的小黑点,不断扩展为轮纹状斑。边缘多具浅绿色或黄色晕环,轮纹表面稍有凹陷为椭圆形或梭行病斑,感病部位生有刺状不平坦物,潮湿时病斑处长出霉状物。
  防治方法:可用10%阿米西达1500倍液,或扑海因1000倍液喷施或喷淋和涂抹病部,尤其是果柄部位感病植株以涂抹病部效果更好。
  3.白粉病。白粉病一般在生长中后期发生,从中下部叶片开始感病,初期在叶片上有白色斑点,后在叶片上形成明显不规则的大小不等的白色霉层病斑 。重症时叶正反面布满白粉,直至叶片干枯。
  防治方法:可用25%阿米西达1500倍液,或30%特富灵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预防。
  4.灰霉病。灰霉病一般从叶缘尖端开始发病,呈典型v字形病斑向内扩展,同时危害花、果实。果实发病是在花期侵染后,病菌残留在柱头上,或花瓣上继而向青果、果面、果柄扩展,感病的青果呈灰白色、软腐,长出大量灰绿色霉菌层。
  防治方法:抓住黄瓜移栽前、开花期和果实膨大期3个用药关键期。始花期在沾花药液中加入0.1%用量的50%腐霉利或50%异菌脲后蘸雌花。
  5.褐斑病。主要危害叶片,重症时也危害叶柄。发病初期叶面布满浅褐色小圆点,病斑中部为灰褐色至黄褐色,病斑边缘为黄褐色晕圈,病斑凹陷,后期病斑易穿孔。
  防治方法:因其病突发性强,建议采用25%阿米西达悬浮剂1500倍液进行预防会有非常好的效果。也可选用75%达科宁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25%凯润乳液1500倍液,或6%乐比耕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等喷雾。
其他文献
用传统的方法预测主动力装置在不同破坏半径下的生命力,存在所需数据量大、不易预测、准确性不高等缺点.运用灰色理论GM(1,1)模型预测了舰船主动力装置受到武器攻击时在各种破坏
“不知火”是四川丹棱县的一种桔橙特色品种,丹棱“不知火”的年产量13.5万吨,均价每千克9元,产值达12亿元。
以3种舰船单元结构模型水下接触爆炸试验为基础,对结构模型所产生的变形、破口尺寸、破口形状进行了观测与分析,查找并发现结构中的薄弱环节.提出了板架结构加强筋相对刚度概
通过分析陕西省丰富的地震活动资料,包括鲜明的地震活动与震害分布的地域性特点以及地震地质环境特点,将陕西省分为三个分区,来进行地震动衰减关系的研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地震烈度衰减关系和基岩地震动衰减关系。选择美国西部作为参考区,三个分区分别作为研究区,采用可逆法进行映射转换计算,得到了三个分区的基岩地震动衰减关系,在转换过程中,还考虑了中国与美国面波震级标度的系统偏差,并对转换结果进行了适用性分析及相
优质高产杂交水稻品种川优8377于2012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国审稻2012012),米质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一级,是长江流域首个国标中籼一级米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