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师的设计新颖独特,符合低年级学生特点,带领孩子们先后完成了三个活动,从平面到立体,再从立体到平面。以学生为主体,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动手操作,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分层教学,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充分的发展。
【关键词】认识图形 面在体上 分层教学
一、教学目标
1.在操作活动中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体会“面在体上”。
2.培养初步的观察、比较和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3.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在生活中的普遍存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建立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辨别,体会“面在体上”。
教学策略:小组合作、自主探索、分层教学
二、教材分析
在现实生活中,学生更早更多接触的是物体,北师大版教材与传统教材相反:先让学生认识立体图形,再认识平面图形,符合现实生活规律。在学生的现实生活中,已经接触了立体与平面图形。教材重点让学生体会“面在体上”“面从体来”的思想。
三、教学过程
(一)课前热身,知识铺垫
师:同学们看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
生: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三棱柱。
师:真棒,我们都知道,这些立体图形都有各种各样的面,下面就请同学们看一看每个立体图形的面都是什么形状的,也可以摸一摸感受一下,把你观察到的形状牢牢地记在心里。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我们今天认识一位新朋友,大耳朵图图,他遇到了点困难。希望我们班的小精灵们能帮帮他,大家愿不愿意帮忙啊?
生:愿意。
师: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大耳朵图图现在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
生:长方形、正方形、圆和三角形。
师:观察得可真仔细。接下来,我们就要和大耳朵图图一起去城堡里闯关了,出发。
(三)合作交流,探求新知
1.平面图形在哪里
师:关卡一,平面图形在哪里?
师:课前老师让你们观察立体图形的时候,你们看见这四个平面图形了吗?那我们要想把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请到白纸上来,该如何做呢?
小组讨论方法,并合作完成,要求每张纸上画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师:谁能说一说,你把什么图形请到纸上来了,你又是从哪个物体上得到这个图形的呢?
生:我从正方体上得到了正方形,从长方体上得到了长方形,从三棱柱上得到了三角形,从圆柱上得到了圆。
(教师随之在黑板上也描出相应的图形,告诉学生图形的名称)
师:那么我们这些平面图形都是从哪里请来的呀?
生:立体图形。
师:真棒,所以就是说平面图形在立体图形上,对不对?也就是面在体上。让我们一起大声说出这个答案吧,平面图形在哪里?
生:面在体上。
(屏幕出现,恭喜您闯关成功,并伴有音乐)
师:哇,闯关成功了,那我们就继续向前走吧。
2.給图形分分类
师:大耳朵图图已经把要分类的图形放在了每个小组的信封里,大家赶紧开始吧。
分层设置:学优生组的图形多且复杂,学困生组的图形少且简单。
师:每个图形都有什么特点啊?怎么才能记住呢?谁来帮帮大耳朵图图,告诉他怎样快速分清这几个图形呢?
通过学生的回答,对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和圆形进行比较,并不要求学生说出诸如“对边相等”等语言,只要学生能用自己的理解去分就可以了。
师:快看!在大家的帮助下,大耳朵图图又通关啦!
3.用图形创作一幅画。
师:其实,大耳朵图图已经用图形拼出来作品了,不过由于他不认识图形,所以没有涂色。这一关,同学们可以直接涂色,也可以用小组内的平面图形粘贴到白纸上,创作一幅新的画作,快快开动你们的小脑筋吧!
分层设置:学优生小组画纸上的图案,有斜着放的正方形和长方形,普通学生画纸上的图案都是由正着放的图形组成的,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送什么样的作品给大耳朵图图。
(四)集体活动,巩固新知
跟着音乐一起做走路动作,视频中会依次出现各种图形,大家一起说出图形名字。
师:看来这些图形在生活中真是无处不在呀!好了,我们这节课的任务也完成了,让我们一起跟大耳朵图图说声拜拜吧!好,下课!
评析:教师以学生为主体,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总体来说,有以下几个优点值得借鉴。
1.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展开教学
通过课前调研,发现97%以上的学生已经认识这些图形了。于是,直接从学生已经“认识”了上述图形入手,展开教学,重点体会“面在体上”。
2.设计学生喜欢的情境展开教学
根据一年级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帮助“大耳朵图图”的教学情境,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整节课,学生都置身于拯救大耳朵图图的情境中,每到一个关卡,都运用图形知识仔细分析,通过团结合作,闯过了一关又一关,最后成功解救大耳朵图图,这样的设计非常吸引人。
3.借助现代化技术——多媒体进行教学
充分利用现代教学媒体,制作与课堂教学内容相配套、丰富而有趣的课件。学生跟随大耳朵图图在图形王国里穿梭,每一次闯关成功,课件会撒花并配有恭喜成功的音乐,最后,全班一起跟着音乐的节奏走起来。这些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
4.在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下进行教学
新课程标准主张要营造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站在学生当中,倾听他们的讨论并参与他们的讨论,是学生的伙伴,为一个目标,共同努力,一起感受成功的喜悦,一起体会帮助他人的快乐。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教学氛围轻松、愉悦。
参考文献:
[1]杨进.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导学式教学法的应用探讨[J].才智,2019,(22) :161.
[2]花辉.情境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31) :122
[3]宋鸿畅.动画专业图形图像处理课堂教学中Sketchbook教学法的应用研究[J].智库时代,2019,(18) :164.
【关键词】认识图形 面在体上 分层教学
一、教学目标
1.在操作活动中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体会“面在体上”。
2.培养初步的观察、比较和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3.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在生活中的普遍存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建立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辨别,体会“面在体上”。
教学策略:小组合作、自主探索、分层教学
二、教材分析
在现实生活中,学生更早更多接触的是物体,北师大版教材与传统教材相反:先让学生认识立体图形,再认识平面图形,符合现实生活规律。在学生的现实生活中,已经接触了立体与平面图形。教材重点让学生体会“面在体上”“面从体来”的思想。
三、教学过程
(一)课前热身,知识铺垫
师:同学们看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
生: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三棱柱。
师:真棒,我们都知道,这些立体图形都有各种各样的面,下面就请同学们看一看每个立体图形的面都是什么形状的,也可以摸一摸感受一下,把你观察到的形状牢牢地记在心里。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我们今天认识一位新朋友,大耳朵图图,他遇到了点困难。希望我们班的小精灵们能帮帮他,大家愿不愿意帮忙啊?
生:愿意。
师: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大耳朵图图现在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
生:长方形、正方形、圆和三角形。
师:观察得可真仔细。接下来,我们就要和大耳朵图图一起去城堡里闯关了,出发。
(三)合作交流,探求新知
1.平面图形在哪里
师:关卡一,平面图形在哪里?
师:课前老师让你们观察立体图形的时候,你们看见这四个平面图形了吗?那我们要想把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请到白纸上来,该如何做呢?
小组讨论方法,并合作完成,要求每张纸上画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师:谁能说一说,你把什么图形请到纸上来了,你又是从哪个物体上得到这个图形的呢?
生:我从正方体上得到了正方形,从长方体上得到了长方形,从三棱柱上得到了三角形,从圆柱上得到了圆。
(教师随之在黑板上也描出相应的图形,告诉学生图形的名称)
师:那么我们这些平面图形都是从哪里请来的呀?
生:立体图形。
师:真棒,所以就是说平面图形在立体图形上,对不对?也就是面在体上。让我们一起大声说出这个答案吧,平面图形在哪里?
生:面在体上。
(屏幕出现,恭喜您闯关成功,并伴有音乐)
师:哇,闯关成功了,那我们就继续向前走吧。
2.給图形分分类
师:大耳朵图图已经把要分类的图形放在了每个小组的信封里,大家赶紧开始吧。
分层设置:学优生组的图形多且复杂,学困生组的图形少且简单。
师:每个图形都有什么特点啊?怎么才能记住呢?谁来帮帮大耳朵图图,告诉他怎样快速分清这几个图形呢?
通过学生的回答,对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和圆形进行比较,并不要求学生说出诸如“对边相等”等语言,只要学生能用自己的理解去分就可以了。
师:快看!在大家的帮助下,大耳朵图图又通关啦!
3.用图形创作一幅画。
师:其实,大耳朵图图已经用图形拼出来作品了,不过由于他不认识图形,所以没有涂色。这一关,同学们可以直接涂色,也可以用小组内的平面图形粘贴到白纸上,创作一幅新的画作,快快开动你们的小脑筋吧!
分层设置:学优生小组画纸上的图案,有斜着放的正方形和长方形,普通学生画纸上的图案都是由正着放的图形组成的,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送什么样的作品给大耳朵图图。
(四)集体活动,巩固新知
跟着音乐一起做走路动作,视频中会依次出现各种图形,大家一起说出图形名字。
师:看来这些图形在生活中真是无处不在呀!好了,我们这节课的任务也完成了,让我们一起跟大耳朵图图说声拜拜吧!好,下课!
评析:教师以学生为主体,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总体来说,有以下几个优点值得借鉴。
1.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展开教学
通过课前调研,发现97%以上的学生已经认识这些图形了。于是,直接从学生已经“认识”了上述图形入手,展开教学,重点体会“面在体上”。
2.设计学生喜欢的情境展开教学
根据一年级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帮助“大耳朵图图”的教学情境,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整节课,学生都置身于拯救大耳朵图图的情境中,每到一个关卡,都运用图形知识仔细分析,通过团结合作,闯过了一关又一关,最后成功解救大耳朵图图,这样的设计非常吸引人。
3.借助现代化技术——多媒体进行教学
充分利用现代教学媒体,制作与课堂教学内容相配套、丰富而有趣的课件。学生跟随大耳朵图图在图形王国里穿梭,每一次闯关成功,课件会撒花并配有恭喜成功的音乐,最后,全班一起跟着音乐的节奏走起来。这些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
4.在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下进行教学
新课程标准主张要营造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站在学生当中,倾听他们的讨论并参与他们的讨论,是学生的伙伴,为一个目标,共同努力,一起感受成功的喜悦,一起体会帮助他人的快乐。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教学氛围轻松、愉悦。
参考文献:
[1]杨进.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导学式教学法的应用探讨[J].才智,2019,(22) :161.
[2]花辉.情境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31) :122
[3]宋鸿畅.动画专业图形图像处理课堂教学中Sketchbook教学法的应用研究[J].智库时代,2019,(18) :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