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数感

来源 :天津教育·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_z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改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小学数学教师要不断强化数学教学中的创新能力,努力培养小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数感是学生在长期的数学学习中产生的一种与理解相互联系的数学素养,也是对学生数学敏感度和学习兴趣产生影响的重要因素。本文就以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分析,给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培养小学生数感的重要性
  所谓数感就是指学生对数学的一种感悟,具备这种感悟能够帮助学生加强对数学学习的领悟和知识获得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的数感主要包括数与量的关系、数量之间的关系及数学运算结果的估算三大块。
  培养学生的数感,不仅是适应新课改教学的要求,更是实现了从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出发,培养学生情境学习的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同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强对学生数感的培养,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及在实际生活中处理问题的能力。数学是义务教育中最基础的学科,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生活常识,学好数学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生活的能力,而数感的培养是数学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教师在具体情境中培养学生的数感,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自主学习,还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转变对数学的学习感知,由枯燥的学习心态转变为灵活多变的学习心态。且由于小学生正处在身体和智力的成长发育阶段,很多知识点难以直观快速地理解,因此培养小学生的数感有助于学生强化对知识概念的理解,提高数学的学习效率。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感的措施
  强化小学生的动手能力
  小学数学教师在数学教学中,通过情境教学、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可以让学生亲身参与到数学教学中,通过动手强化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并在实际探索中实现对学生的培养。
  例如,在教学生分辨毫米、厘米和分米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给每个组发放尺子,让学生按小组进行实际动手操作,分别画出按毫米计算、按厘米计算、按分米计算的线条或图案,在这种画图的过程中去感知毫米、厘米、分米的区别。
  强化情境教学方式
  在小学数学的情境式教学中,学生不仅要掌握对书本知识的认知,更重要的是要努力将书本上的知识点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内容。因此,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强化情境式教学,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将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通过构建情境式教学来提高教学质量。
  例如,数学教师可以在数学教学中构建“猜想”教学活动的情境。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首先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带着疑问开始上课,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参与到探究、分析、操作、假设等系列的数学教学情境中,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论证,去解开疑问的答案,这样学生就自主掌握了知识点,并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强化了自身的学习自信。
  强化对学生数感培养的科学设计
  数学教师在数学教学中的活动是不断探索和挖掘的过程,也是带领学生不断体验的过程。学生在数学教学活动中获得的态度、技能、情感以及认知等,在不断学习中都能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因此,如果学生的数感强,那么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兴趣就会更深,学生参与数学学习的实践活动就会越积极。因此,作为数学教师,就要强化对学生数感培养的科学设计,制定科学的培养计划。
  例如,数学教师可以在“面积”的教学中,设计一个让学生参与比拼的教学环节,学生在这个活动中可以强化对“面积”的感知,对“面积”形成一个概念,学生感悟了面积的实质,这样在日后计算起图形的面积时,学生也能够得心应手。
  培养学生将知识应用于生活的能力
  学生对数感的培养离不开生活的发现,数学知识大多来源于生活的点滴。将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中,尤其是在生活情境中加以应用,数学知识点就能得到升华。
  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感能力,还要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出发,让学生在生活中更多地接触和理解生活的现实问题,培养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意识,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数感能力。
  结语
  小学数学教学是学生学习的基础,是决定日后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的关键。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的数感培养也并非一天两天的事,而是一个长期培养的过程。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除了要加强对自身知识的丰富外,还要注重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确立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地位,通过有效的教学环节设计,强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充分理解,帮助其不断积累数感。目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教师对学生数感的培养策略还有待探索与完善,教师应根据学生自身情况,结合教学实际,进一步将小学生數感培养落到实处。
其他文献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Spandylitis,AS)是一种原因尚不很明确的、以脊柱为主要病变的慢性疾病,在免疫学领域因其与HLA-B27之间的强相关性而引人注目.该文研究HLA-B27抗原及
该实验研究取得以下成果:①成功构建了人HLA-G1的重组核表达载体pcDNA3-HLA-G1;②建立了高效稳定表达HLA-G1的真核细胞株K562-G1和721.221-G1;③通过生物学功能检测 证实:HLA
本文是笔者基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对阅读科教进行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主要是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家长参与,通过开展各种读书活动,使学生具备自主阅读的能力。  新版《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对于小学低年级(1~2年级)学生,要求他们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在阅读过程中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积累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等。对于课外阅读的量,则规定了5万字的最低阅读总量。  二年级语文教学要求
期刊
分层教学是对所有学生按照现有水平知识以及能力,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将各方面素质相接近的学生分成同一组,教师再进行分类指导,这种方法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使得学生知识以及能力得到相应提升。所以在农村初中物理高效课堂构建中,应注重对分层教学的运用,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做好分析调查,确定教学目标  为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要求教师对学生要有全面、充分的了解,不仅是知
期刊
该研究最具特色和创新性的部分在于,率先采用SWISS-MODEL分子模拟服务器对造血干细胞移植中HLA不相合位点和某些有意义的HLA突变分子进行了三维结构模建,较系统地分析比较了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