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选取济宁市兖州区、邹城市部分煤矿开采区为研究对象,针对影响采煤塌陷区生态环境的主要因素,以生态位适宜度的理论为基础,利用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法构建矿区生态适宜性评价
【机 构】
:
山东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土肥资源高效利用国家工程实验室
【基金项目】
:
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资助(编号:2016ZDJS11A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编号:41771324).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选取济宁市兖州区、邹城市部分煤矿开采区为研究对象,针对影响采煤塌陷区生态环境的主要因素,以生态位适宜度的理论为基础,利用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法构建矿区生态适宜性评价体系及模型,并通过多因子评价综合叠加方法和空间分析原理评价矿区生态适宜性的区域分布特征,最终实现矿区塌陷土地的生态适宜度综合评价的可视化。研究结果表明,生态环境适宜区域分布在泗河和白马河沿岸,面积约12.092km^2,占研究区域面积的17.25%;生态环境最不适宜区域主要分布在采矿厂、矸石山、城乡建设用地周围,面积约5.72km^2,占研究区域
其他文献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19年3月份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6%,增速较1~2月份加快4.3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原煤、原油、天然气和电力生产加快,油气进口增长,电力供给结构继
矿产地质勘查合同具有很强的技术性,以前学术界鲜有人论述。本文首先简单介绍矿产地质勘查的概念、目的,在此基础上简要分析矿产地质勘查合同的概念、主体及内容,提出并分析
“冲突矿产”问题引起了国际组织的高度关注。本文对“冲突矿产”问题来源、国际社会对“冲突矿产”监管项目及其影响进行了分析。“冲突矿产”国际监管严格实施将对中国矿产
随着我国城市化步伐的加快,人们对周围环境质量的要求逐步提高。城市道路绿化景观逐渐被城市融合,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的质量反映着整个城市的经济
2016年,我国《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了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提到了要厚植工匠文化,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本是制造业和国民实体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