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治疗规范专家共识

来源 :中华眼底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是发生于早产及低出生体重儿的视网膜血管增生性疾病,是婴幼儿最常见的致盲和致低视力眼病。但目前针对ROP的总体治疗策略尚未形成系统的规范化指导意见。因此,为了规范ROP的治疗,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眼科学组组织国内相关专家,经过反复讨论,提出了我国ROP治疗的规范化意见,以供临床医师在临床实践中参考应用。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糖尿病黄斑水肿(DME)是引起视力障碍的常见病因。因视力收益上的明显优势,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已成为DME的首选方案。早期、强化抗VEGF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结合其他个体化治疗的方案,是目前DME治疗的主要策略。由于DME病情的复杂性和抗VEGF药物治疗的局限性,DME治疗仍面临诸多的问题和困难。优化治疗方案,加强病程管理,开发新药物,有望提高DME治疗疗效,维持患者收益的视力和视功能。
玻璃体切割手术(PPV)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尤其是增生期DR的首选手术方式。针对DR的PPV比较全面的涉及到了PPV各个方面的操作,是视网膜外科医生成熟的标志之一。随着微创PPV及围手术期抗新生血管药物的广泛应用,其手术指征及手术时机、围手术期用药、手术中玻璃体的处理、是否联合白内障手术均发生了较大变化,需要有新的认识。临床应努力开展新条件下DR手术时机、围手术期药物应用等循证医学研究,为DR的手术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