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文言文要培养学生的兴趣

来源 :教育界·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xi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言文传承着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是重要的文化载体。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学好文言文意义重大。但是,文言文距今年代久远,缺少应用的语境,所以很多学生不喜欢学文言文,对文言文缺乏兴趣。本文主要探讨如何激发、维持、提高、巩固、扩大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做到学习文言文事半功倍。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 兴趣
  优秀的古诗文是中国几千年文化的积淀,是汉民族悠久历史和光辉灿烂文化遗产的载体和结晶。语文教材中所选的古诗文都是历经检验而依然璀璨的精品,它们遣词造句精妙准确,命题立意丰富深邃,令人赞叹不已。但是,由于文言文距今年代久远,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缺乏兴趣,对文言文没有兴趣,学生学习文言文就会事倍功半。
  “兴趣是一个人积极探索某种事物或趋向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表现为一个人渴求深入认识某种事物,并力求接近该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心理学实验证明:一个人做他感兴趣的工作,他的全部才能可发挥80%以上,而做他不感兴趣的工作,只能发挥20%,也就是说,兴趣能使人提高完成某种活动的效率。所以说,文言文的学习离不开兴趣的培养。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这句话说出了兴趣发展的三个阶段,“知之者”是兴趣产生的初级阶段,是激发兴趣的阶段;“好之者”是兴趣产生的中期阶段,是维持、提高兴趣的阶段;“乐之者”是兴趣形成的高级阶段,是巩固、扩大兴趣的阶段。对于文言文的学习,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如何使学生从“知之者”到“好之者”再到“乐之者”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激发兴趣阶段
  这是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的基础。
  (一)明确学习目的,产生学习的需要和兴趣。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一个重要的心理成分,它是推动学生探求知识和获得能力的一种欲望,学生对文言文不感兴趣,主要原因是他们没有明确学习文言文的目的,基于这种情况,教师必须让学生明确学习文言文的目的。学习文言文,初步接触古代汉语,感受汉语的演变历程,可以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同时,学习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可以提高现代汉语的写作能力,因为文言文在表达上的最大特点是语言的简练、富有韵味、结构精当巧妙。学生学习它的遣词造句法和文章构成法,既可以得到汉语运用的知识,又可以感受到古代汉语的力量和作用,进而受到写作的启示,学习到写作的方法。学习文言文,还有助于了解我国古代丰富灿烂的文化,批判地继承文化遗产,为社会主义文化提供可资借鉴的东西,进而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民族自豪感、道德情操的教育。明确了这些,不仅帮助学生树立了学好文言文的信心,还使学生逐步消除了对学文言文的畏惧感,而且不再相信“古文无用论”。
  (二)转换授课方式,采用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教法来吸引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兴趣,就是把学生已经形成的、潜在的学习需要充分调动起来,这就需要教师能转换授课方式,丰富课堂活动,教师的教法生动形象、灵活多样,能吸引学生,给学生一种学习的新鲜感,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在学习《扁鹊见蔡桓公》一文时,可以采用课堂表演的方式,增强形象感,达到巩固课文内容,加深记忆的效果;学习《宋定伯捉鬼》《卖油翁》这类故事性比较强的篇目,可以先把课文编成生动形象的故事,讲给学生听,让学生从新奇有趣的故事中理解课文。大多数的文言文都有丰富的历史背景,在学习文言文时,可以多讲背景,在教《烛之武退秦师》时,可以讲重耳流亡的故事,在教《勾践灭吴》时,可以讲吴王夫差和越王勾践的故事等等,背景知识的介绍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课文内容,淡化课本教学的枯燥性,在讲背景故事的时候,可以通过设置悬念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还可以采用有吸引力的导语,讲《迢迢牵牛星》时,可以让学生自己讲讲“中国情人节”的来历,在讲课文内容时,还可以采用细节想象的办法,因为文言文浓缩精练,给人以广阔的想象空间,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展开合理想象,让简短的单调的文言文变得有血有肉,《阿房宫赋》中有这样一句:“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对于“六王毕”,可以引导学生想象秦始皇的强大军事攻势,六王惨败的种种场景,在硝烟战火中生灵涂炭的场景,六王在最后的日子里依然腐朽奢侈的生活场景等等,对于“蜀山兀,阿房出”,可以引导学生想象百姓伐木的场景,搬石运土的场景以及种种被奴役的凄惨场景,通过这些想象,就可以改变文言文教学被动接受的模式,激发学生对文本再创造的兴趣,激活课堂气氛。对于不同的篇目,还有很多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在“新”“活”“趣”“乐”上下工夫。这样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维持、提高兴趣阶段
  初高中学生的注意容易转移,容易被“新、奇、特”的事物所吸引。随着文言文的加深,学习困难会逐渐加大,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一般不能持久。所以,维持、提高学习文言文兴趣是关键。
  (一)指导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达尔文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这与不仅“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大同小异。所以,维持、提高兴趣就要教给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学生掌握了方法,就摸到了索取知识的门路,拿到了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具体操作方法如帮助学生学会如何使用工具书,尤其是《古代汉语常用字字典》,要求学生借助工具书能读懂原文,再如,在教学中前后联系,归纳总结,让学生注重积累,这样不仅复习巩固了旧知识,也减少了学习新知识的阻碍。
  (二)开展各种竞赛活动,提高学习文言文兴趣。组织各种有关文言文知识的竞赛,可以使学生忽略背东西的乏味而兴致勃勃地投入到比赛中去,如文言文基础知识比赛、实词虚词查字典比赛等等,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好胜和求成的动机,而且他们在竞赛中也能找到自身的进步和差距。
  (三)在学习中,让学生获得成功的满足和快乐。为了让每个学生都充分感受到成功的快乐,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自己的成绩,看到自己的进步,老师在上课的时候也可以有意识地设计一些适合中差生回答的问题,让他们也有表现的机会,获得成功的喜悦。这样,就会使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学习的效果自然会越来越好。
  三、巩固、扩大阶段
  一旦学生对学习文言文有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就会比较愿意接受文言文及与文言文相关的知识。此时,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开辟新的领域,由课本教学扩大到课外阅读的导读,并在自学中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进一步扩大、巩固学生的兴趣。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所以,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点,为学生推荐适合他们的篇目,做好导读工作,同时在扩展课外阅读时,学生要勇于质疑。朱熹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所以,当学生通过怀疑,查阅资料,找到答案时,他们就会准确地掌握、运用所学的知识。从而巩固、扩大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文言文的学习,如果没有兴趣或兴趣不持久,肯定是学不好的,所以,循序渐进,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持久兴趣,学生才能学好文言文。
  【参考文献】
  [1]叶在华.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兴趣的关键[J].中国教育研究论丛,2005(增).
  [2]任洪国.我对文言文教学的几点看法[J].备教导航,2009(08).
  [3]杨德明.汉语课堂教学中的调控策略探析[J]. 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6(12).
  [4]何勇.文言文教学的困境与出路—中青年教师语文沙龙记要[J].中学语文教与学,2003(1).
其他文献
【摘 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及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阅读期待”指的是一种迫切求知的心理状态,是一种探求未知的渴望。学生的阅读期待是阅读的先导,它直接关系到阅读的热情、阅读的质量及品位。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这种期待现象,利用阅读期待,转变学生“要我学”为“我要学”的心态,在期待中阅读。  【关键词】期待心理 主动阅读 学生教育  教
一直以来,很多教师都想尽办法追求高效课堂,希望在有限的时间里让学生获得更多的信息,让学生的认知能力得到较大提升,让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有效发展;希望通过教与学的双重改革让自身教得轻松,学生学得轻松;希望自己的课堂活泼有趣,充满朝气。在信息技术运用之前,其虽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仍有许多不如人意之处。  如今,信息技术在课堂上的广泛运用为教师实现愿望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教师只要熟练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
期刊
“互联网+”环境下与企业合作是广告设计专业适应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广告设计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属于艺术类学科。目前,随着时代不断发展,社会对广告设计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培养出更多的广告设计与制作精英,高职院校广告设计专业要加强与企业合作的力度,不断提升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从而满足社会的需求。  21世纪,“互联网+”技术对社会各行各业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改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