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GFL7在肿瘤血管生成及侵袭转移中的研究进展

来源 :中华介入放射学电子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hui12345678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血管生成和侵袭转移是肿瘤介入治疗的关键问题和难点,相关机制至今仍未阐明。表皮生长因子样结构域7(epidermalgrowthfactor-likedomain7,EGFL7)是2003年发现的在物种间高度保守的基因,传统观点认为EGFL7特异性表达于内皮细胞,在血管生成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EGFL7在肿瘤侵袭转移中的研究报道渐多,似乎发挥关键作用,并有望成为对抗侵袭转移的新靶点。本文就EGFL7在肿瘤血管生成及侵袭转移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其他文献
利用序列数据语义标注学习方法来解决异构数据源的模武匹配问题,将从多个网站抽取的异构Web对象集成到关系数据库中.在线性链条件随机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可叠加多阶链的组合
将雨介质视为一个离散随机系统,利用系统辨识方法结合电波传播理论对此系统进行了线性判定,建立了系统模型,得到了毫米波段雨介质的等效复折射指数的计算公式.然后,利用所得
目的:探讨采用介入栓塞治疗儿童医源性创伤后动静脉瘘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3例创伤后动静脉瘘患儿,均经超声、CTA检查确诊为动静脉瘘,均采用介入治疗:术中将2.7F微导管插至瘘口部位,以弹簧圈及无水乙醇实施封堵。术中复查股动脉造影确认瘘口是否完全栓塞,残余瘘口以无水乙醇补充栓塞至瘘口完全闭塞。随访6个月~2年,观察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变。结果:动脉造影可以清楚显示瘘口及静脉血流情况。3例患儿均可见单
采用催化剂高温分解法,在硅片上成功地制备了碳纳米管薄膜.利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表明,所制备的碳纳米管薄膜具有非常良好的定向性、均匀性和定域生长性.详细讨论了制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