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先锋

来源 :中国经济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shuang01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与在海外务工的新华侨不一样,在众多的新华侨中,留学人员又是一个很特殊的群体。在官方统计中,留学人员是新华侨的核心组成部分,因为留学人员大都已成为某个领域或行业的佼佼者。
  
  回国创业已成潮流
  
   8月28日,国侨办经济科技司有关负责人告诉《中国经济周刊》,“从改革开放到现在,中国在海外的留学人员有近90万人。”而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最新统计资料显示:中国是世界上在国外读大学的人数最多的国家,中国的大学留学生占全球总数的14%。
   “这些留学人员许多已取得居住国长期居留权,成为名副其实的新华侨。” 国侨办经济科技司有关负责人向《中国经济周刊》表示,“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后,海外留学人员以多种形式回国服务的活动日趋活跃,回国创业逐渐形成潮流。”
   据统计,留学人员回国人数以年均13%的速度增长,近两年,北京、上海、广东、辽宁等地留学人员回国年增长速度均超过了30%。目前,留学人员在国内创办的企业达10000多家,仅北京一地留学人员创办地企业就达3300多家,而北京地区的回国留学人员已达8万多人。
   那么,留学人员大量回国创业的动因是什么呢?
   8月24日,中国侨联经济科技部部长陈桦向《中国经济周刊》分析说,“中国国力日益强盛和国际地位日益上升,国外许多已有所成就的留学人员回国创业的意愿非常强烈,中国面临一个通过大量吸收留学人员回国创业从而提升产业结构和民族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历史机遇。”
   “这个机遇稍纵即逝,对于大多数有创业理想的年轻人而言,是不能放弃的。” 陈桦说。
   “其实榜样的力量也是无穷的。” 国侨办经济科技司有关负责人说,“吴鹰的UT 斯达康、张朝阳的搜狐、汪延的新浪、丁建的亚信、李彦宏的百度等,都是留学人员企业的代表,包括前不久的新首富—无锡尚德董事长施正荣,这些都是有标志意义的,激励了一大批留学人员回国创业。”
   此外,各地设立了100多个创业园,扶持新华侨华人投资创业、进行技术合作与创新,也为留学人员大量回国创业营造了创业环境。
   由此,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带回新观念管理和理念,带动了国内对创业的热情,成为创业的先锋;带来风险投资的理念,带来了新经济的模式,带来了对企业管理和团队管理的重视,带来了新观念的传播,是中国在加WTO之后于世界经济接轨先锋队。
   再者,留学人员带回了新的资本和新的外资,如有的留学人员回国创办的企业在海外上市,已为国内从国际资本市场上融资数十亿美元,有的带回风险投资;带回了新经济、新技术,如在互联网,通讯,传媒领域等。
   此外,留学人员回国后还有很大一部分进了科研院所、大学、政府机关等成为学科带头人、官员等。
   事实上,广大回国的留学人员已成为中国经济和商务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他们创办了大量的成功企业,他们在各行各业的商务活动中担任了重要角色,特别是在中国的外资企业中,相当多的留学生已占据了主导地位,成为中国连接国际商务的纽带和桥梁。
   陈桦说,“这一大批活跃在中国商界的留学人员或者说新华侨,已成为新一代的中国工商精英,新一代的华商,成为中国迎接全球经济化的挑战和增强中国在加入WTO之后国际竞争力的新生力军。”
其他文献
【正】 建国以来,我国职工人数的增减变化,职工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从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反映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进程。职工人数的增减变化及其在总人口中的比例,也
结合作者自身设计经验,讨论在设计间歇操作的化工工艺流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缺乏科技创新,特别是企业创新,正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瓶颈。如何提高民族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美国企业加大投资创新的经验和做法能给我们带来一些有益的启示。     两个案例:    美国创新体系最突出的特点,是让企业成为技术创新和产业化的主体。 2006财年,政府研究和试验发展预算为1320亿美元,而私人企业的研发预算将达2000亿美元。   为了争夺和巩固市场,美国企业历来把创新视为提高竞争力的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