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优化物理教学方法的几点思考

来源 :中学理科园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li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针对农村初中学校学生基础知识普遍较差的现状,以情感教育为切入点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整合教育资源,优化教学方法,改进评价方式,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农村初中校学生;物理;教学方法;改进
  学习物理不仅需要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也需要情感基础。我们面对的是农村初中校的学生,他们有的文化基础普遍较差。不少学生对物理的学习持无所谓态度。而“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长期以来,“教师讲学生听”的这种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模式显然只能让教师完成课堂任务而没有达到目的。课堂效率可想而知,学生根本没学到知识。就像我校校长所讲的“这无异于谋财误材”。 教育家陶行知曾经说:“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于教学生学。”作为教师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对物理学科产生兴趣,进而激发信心,并能通过物理的学习获得适应一定的学习发展及社会生活所必需的思想方法和应用技能。教学活动应该是师生间的一种双向互动活动,教师不是讲授者、领导者,而是组织者、指导者、合作伙伴。因此,教学方法的改进势在必行。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改变学生的偏见,打开物理情感之窗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物理规律都是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认真总结和思考得来的。自从初中实行素质教育改革后,新教材的编排打破了传统的物理实验课的教学模式,营造了一个适应学生全面发展所需要的全新物理实验课的教学模式——科学探究,这种模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有些物理内容学生刚刚接触不易理解,这时学生往往把原因归咎到自身,觉得智力不如人,不适宜学物理或不想上物理课。例如不少学生觉得力学很“难”,不能很好理解。对物理情感的培养我采用四种方法:1.引导学生把学习物理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解决问题的成就中培养学习物理的兴趣,如简单的家庭电路问题;,从而重新认识物理,端正学习物理的态度,建立学好物理的信心。2.利用课堂或课外开展一些活动,向学生揭示物理的重要性、物理的本质及物理的应用,这些活动既可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还可以激发学习物理的动机。3.让学生多学习、多阅读,在阅读中培养研究问题与克服困难的能力。4.树立“大物理”观念,让学生发现:广告业、物流、印刷、包装、用电器等很多学科都需要物理,其他课程都有物理的内容、物理的理念。
  二、教学中在表述物理问题时增加趣味性,以激发活跃的课堂气氛
  前苏联教育家斯维特洛夫认为:“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诙谐幽默的语言具有神奇的吸引力,可起到活跃课堂气氛,启迪心智,激发兴趣的作用。每当我们开怀大笑之后,常常会感到精神振奋,课堂教学的气氛往往也随之达到高潮。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语言。教学语言做到生动有趣、通俗易懂教师要尽量做到用浅显的语言说清深奥的道理。例如,在讲“核外电子离核越远能量越高”时,可向同学打比方:“这好比你们小时候还是婴儿时,爸爸将你搂在怀里;你学会走路了,你爸爸将你牵在手里;你再大一点,你爸爸则说:“走,外面玩。”学生往往因此感到有趣,课堂气氛也会因此而活跃和谐起来。
  三、转变教学观念,让学生走上讲台
  课堂教学中,师生是民主、平等的。老师应放下架子,从教学的垄断者转变为指导者,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教学中产生强烈的号召力,使教学不再是冷冰冰的理智运动,而是学生全身心投入的、充满豪情的学习运动。同时,教师还要充分信任学生,把学习主动权彻底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中,如果教师包办太多,学生缺乏互助合作的机会,缺乏自由摸索的空间,无法参与到教学思维过程中,也就无法体验思维方法和摸索知识的产生发展过程,无形中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得到的只是一大堆固有的知识,失去的却是“观念、方法和能力”。一方面,可以使教学真正成为在教师组织、领导下的学生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过程;另一方面,可以把大课堂分为若干个小课堂,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四、合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让学生对物理产生好奇心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展示出图文并茂的教学内容,利用教学情景的设计,通过多媒体的互动,学生可以更好地参与教学过程,教师能运用好多媒体对物理知识进行演示,可以使物理知识变抽象为具体,从而引导学生去探索物理知识的奥秘。
  五、合理评价促成长,让课堂充满理解与爱
  对学生学习物理的评价,既不能以一两次考试成绩来衡量,也不能光凭教师的好恶一锤定音,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思维的闪光点,给予及时、适当的肯定和激励,让学生的积极性得以发挥;对学生的错误结论明确地加以匡正,使模糊的概念得到澄清,让学生对知识和对自己有新的认识;对学生学习上的不良表现不做简单的批评,而是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深入了解和分析,注意理解学生的烦恼与痛苦,提出恰如其分的批评和改进意见。这样,其他学生也潜移默化的受到教育。
  学生们更容易接受肯定的信息,在潜意识里把教师的肯定转化为自己对学习的信心。同时他们会感到教师对他的那份特别的爱。
  我想,作为教师,不论是采取何种评价,都要注意了解学生的内心体验,把握一定的分寸,使评价符合实际,让学生心悦诚服,同时,充分尊重学生、理解学生,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爱,这样,才能激发他们努力去扬长避短,使评价切实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成长。作为基础教育的物理教学,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时,应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物理学科的特点,尽力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创新思维的火花,尽力为学生营造创新氛围,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学会创新。教师应在教学活动中注意启发学生用学过的知识、技能、方法等去理解分析解决新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总之,教师应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全面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把握“因材施教”、“寓教于乐”等教学原则,自觉运用教导、教学新理念,重视造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全面而快速提高教学质量。
其他文献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的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却陷入了新的困境,诸如思想道德教育层次衔接断层、道德教育课程目标过于知识化、思想道德教育课程体系和德育内容与高职大学生的
多样化和特色化发展是促进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的有效举措。文章从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因材施教、合理安排教学计划、突出实践教学、校企合作联合培养人才等方面介绍了湖
按着时间的顺序,我们精选了十个关键词,串起2012年中国出版的一系列焦点时刻。这十个关键词,反映了中国出版发展的概貌,这十个关键词,提示着中国出版突破的方向,这十个关键词,蕴含着中国出版前行的力量。  中国出版“走出去”  【焦点时刻】  1月9日,新闻出版总署发布2012年“一号文件”——《关于加快我国新闻出版业走出去的若干意见》,分析了当前新闻出版业走出去的基本态势和面临的机遇,指出了进一步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