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镜联合直接前方入路在髋关节疾病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rwud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应用关节镜联合直接前方入路治疗髋关节疾病的近期疗效.方法 2015年1月-2016年12月,采用关节镜下清理联合直接前方入路治疗23例(23髋)髋关节疾病患者.男9例,女14例;年龄27~ 49岁,平均38.6岁.髋关节后脱位并股骨头骨折(Pipkin Ⅰ型)11例、股骨颈骨折(GardenⅣ型)7例,受伤至手术时间2~8d,平均4.3d;塌陷前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5例,国际骨循环协会(ARCO)分期为ⅡA期,病程3~8个月,平均5.9个月.术前Harris髋关节评分为(57.3±8.2)分,牛津大学髋关节评分(OHS)为(11.2±3.6)分,Postel系统评分为(3.2±1.5)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为(7.2±1.3)分.手术联合骨折内固定或清理坏死股骨头并植骨治疗.结果 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3例出现股外侧皮神经损伤.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8~19个月,平均15.6个月.术后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为14~19周,平均15.8周;未出现继发性骨关节炎及异位骨化等.末次随访时,Harris髋关节评分为(92.5±5.3)分,OHS评分为(36.5±5.9)分,Postel系统评分为(14.2±2.6)分,均较术前显著提高(t=45.274,P=0.000;t=36.586,P=0.000;t=32.486,P=0.000);VAS评分为(1.8±0.9)分,较术前显著降低(t=21.314,P=0.000).结论 应用关节镜联合直接前方入路治疗髋关节疾病,可有效缓解关节疼痛、改善关节功能,近期疗效满意.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探讨载负BMP-7的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oly(lactide-co-glycolide),PLGA]缓释微球对兔BMSCs增殖和成软骨分化的影响。方法采用复乳化-液中干燥法制备BMP-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