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一张中国富豪“榜单”

来源 :国际市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m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中国,语汇丰富,比如说,将危险转化为平安,于是就有了“转危为安”一说,而且,有关这样的说法,也早已约定俗成,作为已被我们耳熟能详的成语,收入了厚厚词典。多少年来,人们每逢遇到“转危为安”的事情,总有点额手以庆,有的甚至还有点喜气洋洋、颇为自得的感慨。这与我们的观念有关。人的一生,有起有落,有喜有悲,然而,起落无常,喜悲的事情一般也很难预测,但总的来说,平安总归是一件好事,于是,民间也就有了“平安是福”的希冀。所以,普天之下,芸芸众生,纵然是一生波澜不惊,平淡无奇,但大多是希望平平安安,遇有“险”而企求化险为夷,遇有“危”而企求转危为安的。只是,过去一年的资本市场,令多少人的企求一如升空的热气球,渐渐膨胀,却又渐渐破灭。即便是腰缠万贯的富豪们,也一样的不堪回首,与普通投资者抑或寻常百姓一样,经历了难忘的“惊魂2008”。
  据不久前出炉的“2008福布斯中国富豪榜”统计,在榜上排名前10位的中国富豪如刘永行、黄光裕、杨惠妍、刘永好家族等人的财富总和,2007年为4208.4亿元,然而,一年过去,这10位大富豪的财富总和大幅缩水,下降至1383.8亿元,降幅67.12%。如果将考量的范围扩大到排名前20位的中国富豪,情况如何?这张榜单说,2007年,前20位中国富豪的财富总和是6278.8亿元,2008年缩至2289.6亿元,降幅63.5%。倘若再扩大到前100位中国富豪呢?榜单说,100位中国富豪的财富总和从2007年的12908.6亿元到2008年的6099.8亿元,降幅为52.75%,这就是说,过去一年,不论是排名前10位、20位,抑或100位的,中国的富豪们无一幸免,个个如同坐了过山车,从山巅哗啦啦滑向山脚!这样的“过山跳”,这样的财富大缩水,不要说令富豪们心惊肉跳,就连咱们寻常老百姓听了,也无不目瞪口呆,做声不得!
  读这份“榜单”,让人吃惊,富豪们原本掌控的金山银山,倏忽间被拦腰一刀,有的甚至被砍伐得比拦腰一刀还要惨。据统计,在所有缩水富豪中,财富缩水得最厉害的是房地产商,比如碧桂园控制人杨惠妍2007年的财富总值为1211.5亿元,经过一年的资本市场洗礼,杨惠妍去年的财富总值只剩下了151亿元,不消说,除去这151亿元,其余的均从人间“蒸发”,全部资产缩去了87%!比起世茂集团的掌门人许荣茂,杨惠妍恐怕还算是幸运的,尽管1000多亿在一年时间内灰飞烟灭,但好歹人还留守在榜单,至多是挪了个位置,从2007年的状元落到了2008年的探花而已。且不说许荣茂的财富缩水率一样惊人,从2007年的544.3亿元锐减为2008年的83.6亿元,钱袋为之干瘪瘪了不少,而且,居然还连人带财富跌出了这张榜单的前十名!
  笔者读这份“榜单”,读出了一脸惊诧,但吃惊之余,也生出了诸多感慨。看来,财富这东西,根基并非牢靠,守不住、亏不够的事也是常常发生的。笔者手里还有一份材料,说的是李兆基、李嘉诚、郑裕彤等中国香港四大富豪2008年的财产缩水率:李兆基私人公司资产缩水1000亿港元、上市公司市值“蒸发”1742亿港元;郭氏家族上市公司市值缩水2744亿港元;还有,李嘉诚持有的上市公司市值缩水更甚,达3901亿港元;郑裕彤持有的公司市值缩水率虽然比李兆基、郭氏家族、李嘉诚略小,但也在1000亿港元以上。这4位巨富,资产缩水总和居然高达近万亿!中国的富豪如此,世界各地的富豪呢,也没有能够独善金刚不败之身,比如,有媒体称,素有“阿拉伯巴菲特”之称的沙特阿拉伯王子阿勒瓦利德·本·查拉勒,个人资产缩水40亿美元;又比如,俄罗斯富豪罗曼·阿布拉莫维奇财富缩水112亿美元,美国赌王阿德尔林个人财富缩水率高达91%。若问富豪们的财富何以如此大幅缩水,一句话:华尔街多事,全世界遭殃。于是乎,富豪们的财富“金字塔”也跟着凑热闹,一个个轰然倒塌。
  这份“榜单”,让笔者还读出了2008年世界财富的“软骨症”。包括中国在内,世界各国的富豪,在财富缩水中几乎无一幸免,这种现象,难道正是所谓的“蝴蝶效应”?亚马逊河旁的一只小小蝴蝶,软绵绵的一副翅膀,恁地厉害若斯!人们对于金融风暴的抗击,难道就是这样的“回天乏术”?这一连串问题,不由让人反思起了美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的走向:2008年,华尔街闹闹嚷嚷之声不绝,美第五大投资银行贝尔斯登在次贷危机中倒下,接着,雷曼破产、美林被收购、AIG步入险局,如此这般,充分暴露了华尔街金融经济的严重“失血”,在全球经济加速一体化的今天,华尔街金融经济的严重“失血”,迅速殃及全球股市,各国证券市场风声鹤唳,跌跌不休,市值几乎全被腰斩。在这样的背景下,富豪们纵然反应迅疾,在这场其势汹汹的金融大海啸面前,也依然表现得软弱无力,不堪一击,“在劫难逃”!如果在这时候再要说什么企求“平安是福”,或作转危为安的期盼,岂不成瞎子点灯,枉费了心机?因此,这份“榜单”,实际上也在无声地告诉我们,富豪财富的“缩水”固然与发端于华尔街的金融危机有关,但是,财富“金字塔”的无情倒塌,难道与富豪们的理财、生财之道不无关系?为什么涉及房地产业的富豪损失最惨,财富缩水得最厉害,仅此一端,难道还不足于引起我们深思?
  当下,转“危”为“机”,“危”中寻“机”,正在成为热门话语,比起以前的“转危为安”一说,毕竟前行了一大步,但,如何转“危”为“机”,如何在“危”中觅得发展之“机”,依然还是一个需要探索的课题。联想起1929年美国经济危机之后逆市而上的服务业,我们能不能从中悟到一些什么?想到一些什么?有学者说,金融危机对于以出口为导向的制造业是一记重创,但是对于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却不失为一种机遇。对于这样的观点,见仁见智,莫衷一说,尽管如此,在“金融海啸”尚未有“退潮”迹象,并且对实体经济的影响看来还将持续下去的前提下,创新思维、探索课题,不啻是思维荧屏上掠过的一道智慧之光。从这层意义上说,我们不仅希冀转危为安,更希冀转“危”为“机”。
  凡事,预则立,不立则废。这是我们中国的一句老话,用现代语言说,也就是未雨绸缪。从这份“榜单”,我们读出的,恰恰正是要在危机中善于应对、善于把握发展良机的启示,而不只是对富豪财富大幅缩水的惊叹。
其他文献
【摘要】“主问题”就是在“整体阅读教学中能起主导作用、起支撑作用,能从整体参与性上引发思考、讨论、理解、创造的重要的提问或问题”。学生围绕主问题进行学习时,如果汇报顺序混乱,应该加强小组建设,巧妙运用过渡语,反复朗读和强调;如果汇报偏离主题,教师应及时拨正方向;面对生成,教师应及时捕捉和引领;情感不到位时,教师应及时提醒和点拨。  【关键词】主问题教学;探究汇报;有效组织  【中图分类号】G623
按照《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意见》(中发[2008]14号)文件精神,根据党的十七大部署,中央决定,从2008年9月开始,用一年半左右时间,在全党分批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央企业除宝钢、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因中央安排为试点参加第一批活动外,其余单位都安排在第二批2009年3月至8月进行。为组织开展好本单位的活动,作者学习了部分文件资料及试点单位的经验,现将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