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广东、福建地区2000~2001年手足口病肠道病毒71型分离株的种系进化分析

来源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b_lzh_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我国广东、福建地区2000~2001年手足口病(HFMD)散发病例中的肠道病毒71型(EV71),进而通过扩增VP1节段的核苷酸序列,进行毒株的种系进化分析. 方法以肠道病毒特异引物对EV-1、EV-2进行RT-PCR,经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为阳性的标本,进一步用EV71特异引物对159S、162A进行RT-PCR,扩增的VP1节段经纯化后与测序载体pGEM-T连接,转化大肠埃希菌DH5α,筛选后测序.所得序列与我国深圳、上海、武汉地区的EV71流行株,中国台湾1998年4例HFMD暴发分离的EV71毒株,及来自美国、日本、匈牙利等国家地区的EV71毒株的核苷酸序列,用ClustalX 1.8和PHYLIP 3.5进行比对分析,构建种系进化树. 结果 25份标本检测EV71的阳性率为20%,所得序列经种系进化分析,与肠道病毒71型的其他毒株同源,与深圳1998年HFMD散发分离的EV71毒株同源性为94%,与上海2000年HFMD暴发分离株同源性为94%~96%, 与武汉1987年HFMD病例中分离的毒株同源性为91%,而与国外EV71毒株同源性仅为82%~84%. 结论 EV71是我国南方地区HFMD的主要病原之一;我国大陆地区的EV71毒株在种系进化上有较高的同源性;与我国台湾地区大部分分离株亦有90%~91%的核苷酸同源性,但大陆EV71引起的HFMD发病症状较轻,有别于1998年台湾地区EV71的大暴发。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支撑喉内镜系统手术治疗咽喉部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 ,进一步改进咽喉部微创手术方式。方法 :全麻下采用支撑喉内镜系统微创手术治疗 34例咽喉疾病患者 ,术中微波等
目的 评价错配修复基因hMLH1和hMSH2蛋白表达在筛选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HNPCC)中的价值.方法收集大肠癌患者66例,分为HNPCC患者(A组,n=19)、高度可疑HNPCC患者(B组,n=20)、符合Bethesda指导标准的可疑HNPCC患者(C组,n=14)及散发性大肠癌患者(D组,n=13)四组,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各组错配修复基因hMLH1和hMSH2的蛋白表达.结果A组hML
目的探讨经内镜钛夹封闭对胃、十二指肠急性穿孔治疗的价值.方法对22例消化性溃疡导致或内镜诊治时出现的胃、十二指肠急性穿孔患者进行内镜下钛夹封闭治疗.结果内镜下钛夹封闭成功19例(86.4%),其中一次封闭成功14例(73.7%),24 h后内镜复查补充封闭5例(26.3%).封闭失败转外科手术治疗3例.内镜下钛夹封闭效果与胃、十二指肠穿孔部位、原因及大小有关.结论内镜下钛夹封闭是治疗消化性溃疡导致
目的 探索利用组织工程化骨修复胸壁缺损的可行性.方法实验借助组织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利用猪骨脱细胞基质作为可降解支架材料,同时体外扩增自体骨髓间质干细胞作为种子细胞,体外构建组织工程化骨组织修复实验用北格犬双侧胸壁各5 cm×5 cm缺损,同时在构建的组织工程化骨组织中设计"辅助灌流系统",定时注入DMEM培养液、BMP等细胞因子和自体骨髓间质干细胞,即保证组织工程化骨中细胞早期营养,又维持了局
目的 调查地方性氟中毒(地氟病)的现状,探讨致病因素,为改灶降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农村居民使用燃料类型,分类抽样,检查学生氟斑牙、尿氟,并测定食物、饮水、煤的含氟量.结果不同燃料类型的乡镇居民都查出地氟病,以煤为惟一燃料的乡镇人群患病率高.历史地氟病病区仍是病区,新发现病区乡镇5个.用煤火薰的茶叶、辣椒、腊肉、干蔬菜含氟高.结论煤氟高加上居民不合理的建房结构和炉灶设置,厨房无排气装置及围灶取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