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溶性有机碳在米槠天然林土壤中的淋溶特征

来源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 被引量 : 17次 | 上传用户:mnswangj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中亚热带米槠天然林为研究对象,通过挖剖面法,按0~10 cm、10~20 cm、20~30 cm、30~40 cm、40~50 cm、50~60 cm、60~70 cm、70~80 cm、80~90 cm、90~100 cm分层采集原状土柱,并用米槠叶片制备的可溶性有机碳(dissolved organic carbon,DOC)溶液进行逐层淋溶试验,以阐明DOC在米槠天然林土壤中的淋溶特征。结果表明,在淋溶过程中DOC浓度逐渐下降,DOC最大截留量出现在50~60 cm土层,而且60~100 c
其他文献
发展现代农业是应对当今世界农业发展面临的粮食安全与资源安全双重挑战的有效方式,同时农业养分管理与调控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课题。现代农业养分管理与调控是一种系统的综合策略,是和谐农业资源与农业生物关系的综合管理策略过程,其目的是使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得到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持续性进一步增强,实现农业的持续增长。本研究针对中国农业生产面临的人多地少的严峻情况、农业土壤养分过量累积而利用率较低的劣势以及农
利用福建省65个气象观测站1971—2013年冬季(上年12月至当年2月)气温资料,分析全省冬季气温变化特点,并依据中国国家标准《暖冬等级》,分析全省暖冬事件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福建省冬季气温呈显著上升趋势,其中2月气温和最低气温的升高对冬季变暖贡献较大;福建省内陆暖冬频率多于沿海;中南部沿海单站暖冬指数上升幅度较大,表明该地区暖冬事件上升趋势更明显;近43年来福建省共出现暖冬15次(年),主要发
大学生就业是保障民生的重中之重的大事。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人口数量巨大,但工作岗位相对有限,而且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冲击巨大,导致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应对
在世界体系的马克思主义视野中,学者们关于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道路的理解是复杂的。阿明认为,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道路是一条建立在“纳贡模式”基础上的自主发展道路;阿瑞吉提出
对福州市南江滨公园内典型的3种植被类型:阔叶树种(黄花槐)和针叶树种(南洋杉)及草坪的可溶性有机碳(Dissolved organic carbon,DOC)含量进行研究,分析城市不同植被类型土壤DOC平均含量、季节动态及其与土壤有机碳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0~20 cm土层中南洋杉、黄花槐和草坪土壤DOC平均含量分别为33.78 mg·kg~(-1)、84.77 mg·kg~(-1)和64
“四始”是传统诗经学的重要概念,最早也最有代表性的“四始”论见于《史记·孔子世家》.《史记》“四始”论的渊源和根本依据当于周代礼典用诗和先秦儒家《诗》学中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