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胰腺炎疼痛外周敏化机制的研究进展

来源 :中华胰腺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ksd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慢性胰腺炎(CP)是一种累及胰腺外分泌腺的炎症性疾病,特点是不可逆的、进行性的器官破坏,导致严重内分泌和外分泌功能不全.CP患者主要不适是“腹痛综合征”,即严重的间断性或较持久的或持续性疼痛.由于对CP的疼痛机制了解甚少,对疼痛的治疗仍然是目前面临的难题.尽管很多临床研究提出机械因素如导管阻塞和胰管内高压是疼痛的激发因素,但是相关治疗如手术、内镜引流并没有获得非常满意的结果[1].近年来,临床和基础研究已将关注点从机械因素逐渐转移到CP的神经改变,并且逐渐认识到神经系统的改变是疼痛状态持续存在的重要因素[2].本文就CP疼痛的神经系统外周敏化机制作一综述。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观察不同手术方法治疗继发性黄斑前膜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继发性黄斑前膜手术52例(52眼)的临床资料。A组(26眼)行经睫状体平坦部的三切口玻璃体切除+黄斑前膜剥除+玻璃体内注药(雷珠单抗0.5mg/0.05ml)术,B组(26眼)行经睫状体平坦部的三切口玻璃体切除+黄斑前膜剥除+气液交换+C3F8(20%)注入术,对手术前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形态及手术并发症等进行了临床观察。结果
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是临床上常见的急腹症,起病急,病程快,病情凶险,早期即可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病死率高达20%~30%[1].迄今为止,SA
期刊
@@
痛风分为无症状期、急性关节炎发作期、慢性关节炎缓解期.阮诗玮教授认为痛风多因浊邪所犯,且不同时期其主导病机可发生转化,病证合掺,通过正邪、体质辨证,遣方用药,可获良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