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危者不自废,吉凶就是一步之遥

来源 :妇女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itewolfwv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一个人属于高危人群,猝死的发生率自然就高。哪些人是猝死的高危人群呢?

50岁至70岁的中老年人


  随着人口寿命的延长和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我们国家与发达国家的情况也会渐趋一致,将面临或经历冠心病发病的高峰期。整体而言,中老年人的发病率高于年轻人,年轻人高于未成年人。实际上,根据我这么多年的经验,猝死发生率最高也是我见过最多的,是50岁至70岁的中老年人,其次是40岁至50岁的人,之后才是40岁以下和70岁以上的人。

家族慢性病史人群


  父母有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病、糖尿病等慢性病的家庭,子女得这些病的概率就高;反之,父母没有这些病,子女得这些病的概率就低。以冠心病为例,冠心病不是遗传性疾病,但有遗传倾向。
  与其说冠心病有家族性遗传倾向,不如说是冠心病的其他危险因素在起作用,如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和肥胖症等。
  另外,更多原因可能是,一个家庭的成员由于长期在一起共同生活,有相同或相近的生活习惯,甚至连为人处世的性格和行为都很接近,从而成了危险因素。
  美国曾是冠心病高发国家之一,如果按一般遗传或家族的概念来理解,他们的“冠心病家族”肯定比我国多出许多,他们的后代发病率也应该有越来越多的趋势。
  但事实上,近些年,美国的冠心病发病率大幅度下降,这与美国越来越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密切关系。

A型性格的人


  A型性格的人固执、急躁,办事较真,人际关系紧张,常有时间紧迫感。A型性格的人又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类型是语速快、走路快、固执急躁、争强好胜、独断专行、锋芒毕露、容易冲动、点火就着、办事果断迅速,这种人血液中的肾上腺素含量较高,容易发生高血压、冠心病等;另一种类型的人比较内向,虽然也很急躁、易激动,但往往压抑自己,即使内心不满,也不表现出来,常有无法表现的愤怒和被压抑的心情。后者血液中的肾上腺素的含量较前者更高,比前者更容易患高血压、冠心病等,病情发展也更快。
  每次我遇到急性心肌梗死、脑出血或猝死的患者,往往都会问其家属:“他平常脾气怎么样?”得到的回答多数是“他脾气可不好了”“脾气特别大”或“脾气特别坏”。A型性格的人,血管中的胆固醇水平一般较高,凝血时间也缩短,血液中的红细胞流动缓慢。A型性格既是引起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有时又是直接导致一些凶险急症突然发生的诱发因素。

隐匿型冠心病患者


  有些人貌似健康,而实际上很可能有潜在的或未被发现的疾病,如心脏病。这样的患者,我们几乎每天都能遇到,尤其是相对年轻的患者,比如40多岁或50多岁,甚至是20多岁、30多岁的人,都可能出现。
  到了现场以后,患者的心跳、呼吸通常已经停止,我们一边抢救一边向周围的人追问患者的病史:“他刚才怎么不好?”一般只要患者身边有人,他们都能说清。我们继续问:“他以前有过什么病?”经常听到很多人会回答:“他以前什么病也没有,身体特棒。”
  没病还会死?身体特棒还会死?这么说是不准确的,不能说没病,也别说特棒,应该说“不知道有什么病”“没发现有什么病”或“没诊断过有什么病”,这样就客观了。当然,我们作为医生不可能要求人家必须这样说。
  再有,在冠心病的分型中,有一种叫“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型冠心病”,也可以叫“隐匿型冠心病”或“无症状型冠心病”。顾名思义,就是患者已经得了冠心病,但是没有症状,也就是患者自我感觉不出来,所以就认为自己没有冠心病,而事实上,他已经得了冠心病,只是自己不知道而已,别人也就认为他没有病了。
  美国的一个统计结果显示,在所有的冠心病患者当中,25%的人首发表现就是猝死。冠心病的首发表现,也就是最早出现的、最多见的症状是胸闷、憋气,也有患者第一次发病就出现胸痛、心慌、呼吸困难、意识不清、休克等症状,但最多见的还是胸闷、憋气,而还有25%的人从来没出现过这些症状,就出现了猝死。

更年期女性


  一般男性的猝死率远远高于女性。有人统计,男女两性猝死发生的比例为4∶1,也有资料显示,甚至高达7∶1。这可能与男性较多地承受家庭与社会压力,以及男性多有吸烟、酗酒、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有关。所以,男性更要注意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才能离猝死远一点儿。
  值得注意的是,女性绝经期前发病率低于男性,而绝经期后发病率逐渐升高,与男性接近,这与体内的性激素水平有关。当然,女性同样应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否则同样可怕,20多岁的女孩儿照样发生猝死,而步入更年期的女性更应加以关注。

特殊职业人群


  多见于生活方式不健康、作息不规律、过度劳累、心理压力过大的一些职业,其中,发病率较高的人群是知识分子、白领、演艺界人士、运动员、企业家、警察等。
  上边提到的这些人虽然是猝死的高危人群,但高危人群不等于一定会猝死。“万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远离猝死,除了要警惕危险因素外,调整好生活方式同样重要。另外,这些高危人群尤其应该掌握点急救知识。
其他文献
很多人对瓜子二氧化硫残留感到疑惑:二氧化硫作为一种气体,是如何残留在瓜子中的?其实,食品中直接应用的二氧化硫,并不都是二氧化硫气体。《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中明确规定,二氧化硫及其亚硫酸盐类(包括亚硫酸钠、焦亚硫酸钠、焦亚硫酸钾、亚硫酸氢钠、低亚硫酸钠)可用于水果干、蜜饯、干制蔬菜等多类食品中,作为抗氧化剂、漂白剂、防腐剂使用。二氧化硫是一种国内外均允许使
20世纪50年代,当共产党取得政权后,很快就把目光投向了西藏,但几乎同时,同样独立不久的印度也嗅到了边界线上的诱人气味。很多人都不知道,印度直到50年代初,一直在西藏拥有大量特权,甚至有驻军,这是继承自英国两次侵藏战争的“成果”。而中国政府所面临的最急迫问题还不是藏南,而是西藏内部的重重矛盾。  1987年,我百余名官兵手持多种现代化轻武器一线排开,怒视蚕食我领土的400多名印军。这是一次非常令人
半年前的某天夜里,母亲突发高烧、寒战。根据以往的经验,我们立刻意识到,她的胆结石老毛病又犯了!母亲的胆囊早在数年前已被切除,但可恶的胆结石像下崽似的不断来袭,有时候还会因胆隙感染而造成肝脓肿,让母亲备受病痛折磨,多次手术让她成了医院的“常客”。  俗话说,久病成良医。因此母亲这次发病时,我们的心里并没有十分慌乱,迅速将母亲送到了以前一直就诊的本地一家医院。经过简单的问诊之后,急诊大夫立刻安排母亲住
如今,城里人家生孩子是件大事。孩子平安降生后,妈妈有没有奶,又成为一个关注点。  一般地说,产妇在分娩后2~3天就开始有乳汁分泌,这时候奶量不多是正常现象;如果再过2~3天后乳房虽胀,但乳汁还很少,或乳房根本不胀,也没有乳汁,这就是“缺乳”。如产后6周,乳汁分泌量仍不满足新生儿一次哺乳量,为乳汁分泌过少。  针灸治疗缺乳在我国有二千多年历史,特别是近20年来,更是受到重视。灸法是其中重要的疗法之一
医生手记  常有人来门诊咨询:“医生,裁自己在家周网上买的HIV快速检测试纸测了一下,结呆阳性,是不是肯定感染了HIV?”  HIV即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是导致艾滋病的“罪魁祸首”。随着我国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推进,人们对HIV有了曼高的警惕性,也有一定的自我检测意识。随着公益组织、网络平台的不断发展,HIV检测试纸也越来越容易获得。一些人使用自测试纸后发现HIV阳性,往往会非常紧张。  自测试纸检测阳
“高盐值”饮食危害多  高盐饮食会使多种疾病的患病风险增加。生活中已被大家熟知的“高盐值”疾病,非高血压莫属。这一点,古代的医学前辈们就有所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中就有“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的说法,劝诫人们不要过食成味,否则可能导致血液流动变缓、颜色变深。高血压的危害不只在于它引起的症状,而在于它强大的压力“考验”着全身的每根血管,造成器官损害,引发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脑卒中等心脑
君子之交淡如水。  爱情友情又何尝不是?  ◎有爱就在今生浅浅爱!  拉萨大昭寺八廓街上,有一座三百多年的老黄房子,据说,这是仓央嘉措和情人相遇的地方。  玛吉阿米,一个有故事的臧餐吧。  二楼的窗台上摆满了世界各地游人的留言册,或信手涂鸦或袒露心声或祈求缘分,倘时间充裕,是可以呷着酥油茶,品着糌粑,一本本地翻开去的,每一页,便是一颗鲜活的心,一个不一定引人入胜但感觉很真实很接地气的动人故事。  
科里斯·阿亚米是美国加州大学的计算机系的教授。8年前他想让计算机程序在特定的环境中进化出添加的本领。于是,他制造了一些低级的数字生物,并定期给它们输入数字。开始它们傻乎乎的没有任何反应,但引人注意的是,数字生物每复制一次,它的指令链上的某个指令就有一次产生突变的机会。这些突变会使生物体以同样简单的方式加工其中的某个数字,比如某个生物体可能会生成阅读某个数字和产生相同数字的能力。这就是科学家对数字生
每当人们提起健康状况时,常会听到“三高”的说法,即“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其实,高血脂这个概念是不准确的。很多人认为,高血脂就是甘油三酯升高或者胆固醇升高,血脂异常其实并非那么简单。  所谓血脂,顾名思义就是血液中的脂性物质,是血中所含脂质的总称。它是一个大家庭,家中有四个“兄弟”。“大哥”叫胆固醇,“二哥”叫甘油三酯,“三哥”叫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四弟”叫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不少人都觉得医生冷血,尤其是急救医生,觉得我们每天面对死亡,应该对生命早就麻木、冷漠了。曾经有不少人问过我同样的问题:“你们整天和人命打交道,是不是拿人命都不当回事了?”  我每次都是这样回答的:“事实上,恰恰相反,正因为我们每天都在和人命打交道,对生命的感悟、对死亡的思考,肯定比一般人更多、更深刻,也更珍惜生命、热爱生活,更懂得维护生命的尊严。我们不是漠视生命,而是由于经历得太多了,心理承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