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爱是远远不够的

来源 :中学语文·大学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anchen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爱情是文学永恒的主题,本文以《孔雀东南飞》和《卫风·氓》为例,分析了男女之间的爱情婚姻关系并由此引发了对爱情生活的诸多思考:在现实的爱情中,只有爱是远远不够的。
  关键词 爱情 阅读 理解
  
  红尘有爱,人间有情,我们总希望有情人终成眷属,使他们的爱情从起点到终点,经历磨难回归美丽的团圆。然而,纵观一下滚滚红尘,一幕幕爱情悲剧不正在上演吗?
  “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吾今且赴府,不久当还归,誓天不相负”“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且看仲卿与兰芝这对恩爱夫妻的誓别,难道不令我们感动吗?他们“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的凄美场面不禁让我们潸然泪下。为什么相爱的人不能白头偕老。我们可以从《孔雀东南飞》和《卫风,氓》两篇文章中找到一点答案。
  
  一、婚姻。只有爱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学会与家人相处
  
  《孔雀东南飞》一文以刘兰芝与婆婆不相容开始,以刘兰芝夫妇双双殉情、焦母失去唯一的儿子而孤苦伶仃、刘家为失去女儿而悲痛结束情节。刘兰芝与婆婆为什么不相容?刘兰芝说是婆婆故意刁难,“大人故嫌迟”;焦母说是刘兰芝没礼节,凡事自作主张,“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双方各执一词,怎么判断,我们只能再找旁证。请看焦仲卿说,他们“共事二三年,始尔未为久,女行无偏斜”,他们结婚几年了,尽管焦仲卿觉得很短,实际上并不短了,而刘兰芝还没有生下一男半女,尽管她的品行没有不端正的,但是没有子女是不孝啊,作为封建时代的婆婆谁也不能容忍!她必然怪罪媳妇无能(那时人们不会认为男子有问题)。这正是那个时代妇女被休的原因之一,有人说,那为什么县令和太守要为儿子求婚?这与刘兰芝没有生子无关,因为诗歌并没有写到他们是否知道这个情况,只能从其他处知道是因为刘兰芝的貌美、能干、知书达理。
  从诗歌中也可以看出,焦家常常只有三个妇女在家,焦母守寡,独守空房;小姑年幼,不知世事(“新妇初来时,小姑始扶床”);刘兰芝是青春少妇,可丈夫很少回家,兰芝几乎形同寡妇,“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按照传统伦理,这婆媳之间除了偶尔问安之外,不可能有多少内心的交流,何况焦母那么专横,婆媳之间更不可能有真正的感情交流,她们的苦悲、烦恼实际上都依赖焦仲卿去排解,她们的欢乐都依赖他去建立,可是焦仲卿没有办法解决:一是没时间;二是性格懦弱,面对妻子的委屈和母亲的责骂,他只有向母亲和妻子苦苦哀求的份。不能坚持自己的主张,最后看似坚定的死的举动,实际上是他内心懦弱无能,无法处理好妻子与母亲之间的矛盾的必然结果(一方面夫妻感情甚笃,一方面母亲不能容忍妻子)。这样,随着时间的推移,婆媳矛盾必然加剧。结果只能是焦仲卿休妻。在封建时代,在焦仲卿这种家庭,婆媳矛盾不能得到化解,是导致休妻的原因之一,
  从这可以看出,在婚姻生活中,有爱并不是完美的,还需要学会与人相处。在家庭中要时时注意,处处留心,同尊长、同平辈、同下人相处要融洽,方方面面的人际关系处理要和谐。
  
  二、需要重新审视我们自己在婚姻中的一言一行
  
  《卫风·氓》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首民歌。诗歌通过生动的笔墨,叙述了女主人公从恋爱、结婚直到被遗弃的婚恋过程,塑造了女主人公天真纯美、忍辱负重而又刚烈清醒的复杂形象。
  首先表现为女主人公的天真无邪。诗歌是从热恋场面人手描写的。诗歌开头的“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几句,着墨不多,就交代了氓是一个滑头滑脑的家伙,到女主人公这里来“贸丝”只是一个由头,真正的用意是“来即我谋”。为了达到目的,他装出一副“蚩蚩”的忠厚面孔,来向少女求婚。这位单纯的少女一下就被氓的虚情假意迷惑了,一口就答应了氓的要求,许下了“秋以为期”的诺言。婚期临近,痴心的少女天天登上破旧的城垣眺望复关,望眼欲穿。没看到氓的身影,她就“泣涕涟涟”,看见了他的身影,她就“载笑载言”。迎她的车一来,她就带上嫁妆不顾一切地跟他走了。作为一个涉世未深的少女,在她的世界观里,爱情是纯洁无暇的。既然爱神已向她敞开了心扉,那么就用不着再行考虑,可完全将自己的一生托付给他。然而正是她的天真善良,为她将来的悲剧婚姻埋下了伏笔。
  其次表现为女主人公的忍辱负重。为了获得真正的爱情,建立幸福美满的家庭,她可谓真正做到了全心全意,无怨无悔。“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多年来无论怎样的困苦她都甘心忍受,无论多重的担子她都愿意承担,甚至连丈夫的暴怒虐待她也毫无怨言。然而,尽管她如此地忍辱负重,残酷的现实留给她的只是一掬辛酸的眼泪,一幕凄惨的人生悲剧。原来那一片“信誓旦旦”的假忠诚,那一脸“蚩蚩”的假厚道,在氓“言既遂矣”之后,就显露出了他的庐山真面目:生活上对她拳脚相加,感情上也变得三心二意。尽管如此,女主人公追求理想爱情的梦仍没破碎,她坚信只要自己忍辱受重,维系这个破碎的家庭,丈夫终竟会有回心转意的一天,会和她再度共建美好的家园。
  最后表现为女主人公的刚烈清醒。在无望的等待中,她逐渐清醒过来,意识到自己的忍辱受重是不会让丈夫回心转意的。因此她只能“静言思之,躬自悼矣”。回忆起和氓相恋的情景,昔日的言笑,旦旦的誓言,仿佛还在眼前,何曾想到他会违背誓言?她不愿相信氓会将她抛弃。可残酷的事实摆在她的面前,不得不让她重新冷静的面对这一切。“淇则有岸,隰则有泮”,自己的幽怨何时才有尽头?与其整天生活在这种恨意绵绵之中,不如痛下决心与男子割断感情上的联系。“反是不思,亦已焉哉!”想到这里,她终于做出了大胆的抉择,决定从感情的旋涡中勇敢地走出来,重新找回自己。同时她又用自己的血泪教训,告诫天下所有痴情的女子“无与士耽”,因为“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总是习惯把最刻薄的话留给最亲爱的人:心中的关爱脱口而出时,却变成了埋怨:对爱的渴望也总是以指责对方的形式出场;爱人的一个小缺点,我们总是习惯上纲上线,最后竟然以人身攻击而收尾。导致家庭的破裂。
  因为生活不是童话,而婚姻,只有爱是远远不够的。
  作者简介:孙勇,河南省郑州市二十中教师。
其他文献
【摘要】语文是一门深蕴人文精神的学科。语文教学在于全面培养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传统的语文教学却使其病态与畸形。怎样恢复“健康”?我们认为,语文课堂教学也需要“DIY”:从“动”到“活”,培养学生“DIY”精神,夯实“活”的课堂教学基础;由“缄口”到“放言”,让学生成为“CEO”,回归学生的话语权;由“辩”到“变”,演绎超级“辩、辨、变”,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  【关键词】语文教学 创新 教学观
【摘 要】语文教师的读书情况不容乐观,跳出语文为考而教的圈子,广泛的涉猎,坚定地走在阅读的路上,让自己站得更高,才能看得更远。闲书悠着读、经典品着读。而品读就需要集中注意力、会其意、敢探究。  【关键词】有效阅读;语文教学;略读;品评;有效读书思维    随着时间的流逝,不知不觉间恍然发现,我已经在语文教学岗位上工作十年了。  忙于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读书,做着像其他所有语文老师一样的工作。直到
2016年11月15日,英国议会跨党派国际学生小组召开今年成立以来的首次正式会议,英国教育部大学和科学事务国务大臣约翰逊(Jo Johnson)出席会议并致辞,国会议员布洛姆菲尔德(Paul Blomfield)和比利莫利亚(Bilimoria)主持会议,包括12位议員在内的55位教育界人士参加会议。  布洛姆菲尔德呼吁政府明确传递欢迎国际学生的信息。与会人士对政府部门间缺乏协调导致负面信息传递给
据英国教育部网站2018年5月27日消息,英国教育部为首批52所学院提供T-Levels(Technical levels)课程。T-Levels是为16岁以上的年轻人在技术和学术教育之间选择而新设的课程,与A-levels课程同等水平,其建筑、数字教育和儿童保育课程将于2020年9月开始授课;从2021年起,还将分阶段推出22门课程,涵盖财会、工程制造、创意设计等领域。  对于T-Levels课
【摘要】2009年山东省高考语文试卷古诗鉴赏题选用了杜牧的《寄远》,在试题对诗句情感的理解上,笔者与命题者给出的参考答案有不同的理解,本文对该问题作了深入论述,并与命题者商榷。  【关键词】语文高考 古诗鉴赏 杜牧 参考答案    杜牧《寄远》:南陵水面慢悠悠,风紧云轻欲变秋。正是客心孤迥处,谁家红袖凭江楼?今年山东省高考语文试卷古诗鉴赏题选用了这首绝句。其中题目的第二问为“本诗后两句表现了诗人怎
据欧盟委员会网站2017年7月25日消息,欧洲和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大学达成了协议,使得这些地区的高等教育机构可以派遣或接收约100名学生和工作人员进行短期学习或教学。根据该协议,每年来自同一地区的70至80名学生获得伊拉斯谟曼德斯联合硕士学位奖学金。  非洲不仅支持学生和工作人员的流动,而且允许“伊拉斯谟 ”能力建设项目,例如JAMBO和CLICK行动。  JAMBO是一个为期12个月的项目,让更多
摘 要:印度集大国和发展中国家于一身,是我国的周边国家之一,对我国的外交和发展至关重要。进一步加强中印两国的人文交流有助于建立新型邻国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云南民族大学一直致力于推动与南亚、东南亚国家的教育、科技和文化合作,积极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辐射南亚、东南亚战略。该校在国家和云南省相关部门的支持下,把印度作为重中之重,大力加强与印度的交流与合作,现已形成以瑜伽和太极的人才培养为
【摘要】语文高考诗歌鉴赏题是学生比较棘手的一个问题,笔者对该类题目作了详细的分析与归纳,以期对学生文学鉴赏能力的提高有所帮助。  【关键词】诗歌鉴赏 语文高考 阅读教学 文学鉴赏    高考诗歌鉴赏历来是考生最头疼的一个考点;面对诗歌鉴赏题目,考生往往找不到切入点,觉得无从下手。其实,如果能够准确辨别诗体,把握每种诗体的基本特点,就能找到鉴赏的角度。这是因为相同题材的诗歌,在内容上有其共同的倾向,
【摘 要】作文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而作文的题材和内容都来源于生活,本文从大语文观的角度,探讨了如何指导学生从生活中汲取写作的营养,从而诗意地表达对生活的感情与深刻理解。  【关键词】生活 写作 作文教学    人之所以能成为大地上最有个性的生灵,就在于人本身是有感情、有思想的。德国诗人荷尔德林说:“人,诗意地栖息在大地上。”诗人的话意思是说,人应该用自己的感情与思想生活出个性来,生活出诗
【摘 要】语文教学新课标提出,语文教育应该在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努力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本文抓住新课标的要求,对语文教学过程中如何实施人文素质教育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探讨,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实施措施。  【关键词】语文教学 人文素养 新课标 教育观念    《新课标》明确指出:“在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提高思想认识、道德修养、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高中是人生的重要学习阶段,高中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