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盟背景下实施壮汉双语教育的意义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ueryuyu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不断发展,中等职业学校在培养文秘学生时不仅要努力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加强他们的职业道德教育,还要加强壮汉双语教育的实施。实施壮汉双语教育可促进学生适应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快速发展的需要,为他们打开一扇通向世界的大门,同时传承壮族文化,实现民族的和谐与发展。
  [关键词]东盟;壮汉双语教育;意义
  [中图分类号] G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27-0087-01
  一、研究背景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中国和东盟十国建立的自由贸易区,它已成为发展中国家和世界三大自由贸易区中最大的自由贸易区。随着中国与东盟国家国际经贸合作的不断深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作为文秘助理和有关的工作人员,他们在经贸合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职业道德作为高素质秘书人员必备的品质,变得越来越重要。广西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桥头堡。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才能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中职文秘人才呢?在培养文秘学生时,中等职业学校不仅要努力提高文秘学生的专业素质,还要加强其职业道德教育和壮汉双语教育,使他们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专业技能,从而满足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快速发展的需要。
  二、东盟背景下实施壮汉双语教育的意义
  1.有利于为文秘学生打开通向世界的大门
  壮语属于小语种,对于壮族人来说,壮语是他们的一种隐性优势。作为文秘人员,倘若能熟练掌握壮语,一方面可以向东盟各国的中小型企业推销比如壮族的糍粑、绣球等具有民族特色的东西,让东盟各国越来越了解壮族的文化;另一方面还可以领略东盟各国的风土人情。因此,中职学校将学习文秘专业的壮族学生作为精通民族语言和汉语的双语人才进行重点培养,对他们实施壮汉双语教育,有利于为文秘学生打开通向世界的大门。
  2.有利于壮族文化的传承及中华民族文化的丰富
  壮语是壮族人的口头交流工具。秘书是沟通内外联系,并辅助公司(单位)领导工作的人员和助手。在中职文秘专业开设壮语课,首先能够使学生认识和了解壮语,深入认识壮族文化。其次,壮汉双语的结合,能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得中华民族的文化在东盟各国得到弘扬与发展。第三,选择优秀的壮族学生进行双语学习,能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最后,有利于优秀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传承。
  3.有利于实现文化多元化发展
  科林·贝克指出,多元文化主义的基本思想包括以下内容:两种语言和两种文化可以使人们产生对社会的双重或多重的看法。会讲一种以上语言具有一种以上文化背景的人,有着更大的敏感性和同情心。他们更有可能建立沟通的桥梁,而不是建立璧垒和划定界线。多元文化主义不会带来同化主义环境中的减少性状态。理想情况下,具有多元文化背景的人会更加尊重他人和他人的文化。它不像单一文化背景的人那样古板地表现出更多的偏狭和文化上的内省。实施壮汉双语教育是实现中华民族文化多元化的必由之路。不同民族传统文化的相互融合,造就了中华民族文化的丰富性。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促进了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实施壮汉双语教育有助于保持语言和文化的多样性。壮汉双语教育产生了大量的壮汉双语人才,因此壮汉双语教育适应多元文化发展的趋势。
  4.有利于实现民族的和谐与发展
  壮汉双语教育是实现党和国家民族语言平等政策的具体体现。实施壮汉双语教育,可让学生具有丰富多样的文化知识,可实现语言平等,减少语言冲突,培养学生对不同语言和文化的接纳态度,促进民族的和谐与发展。在东盟背景下,实施壮汉双语教育,是发展壮族经济,繁荣壮族文化,保障经济平稳发展的有效手段,能实现民族的和谐与发展。
  实施壮汉双语教育,还可促进不同语言和文化之间的交流,从而建设和谐社会,实现国家的繁荣与发展。
  总之,在东盟背景下,实施壮汉双语教育不仅仅是传承民族文化的需要,更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 参 考 文 献 ]
  [1] 李锋,杨学勇,齊学军.高职院校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J].中国成人教育,2007(16):80-81.
  [2]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责任编辑 安 平)
其他文献
[摘 要]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学科教学的建构实施要提升到学科学习领域的高度,高屋建瓴,使教师抓住该领域的学科思想,使宏观的学科思想与微观的学科教学统一起来。从学科思想的主旨、方法、任务三个向度出发,以学科思想的主旨情境开启课程教学,以学科思想的方法主线促进问题解决,以学科思想的任务维度评价学生发展,在把握和运用学科思想的教学实践中培育学生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学科思想;核心素养;主旨情境;问题
采用万州区1955—2013年的气候资料,采用气候生产力模型对该地区的植被净初级生产力进行计算,研究气候因子变化对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万州区的年均植被净初级生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以生活案例导入课堂,以生活案例讲述抽象的数学知识,以生活案例培养数学能力能够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老舍语言精确度极高,在描写济南冬天景色时,从不同维度展开,显得极为大气。教师引导学生赏析时,关注景色时空,从三维立体角度展开引导渗透,符合学生认知基本规律。学生学习思维因此
5月27日,应韩国釜山国际交流财团邀请,重庆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组织重庆暨华中学12名学生赴韩国釜山开展了为期5天的友好交流访问。
[摘要]阅读是英语教学的核心部分,是学生开阔视野和丰富感知的重要途径。发现报刊的精彩,摘录筛选有价值的信息,利于学生在主动尝试的过程中强化感知和增强语用。通过大量浏览积累素材、交流阅读感知和模仿借鉴等策略,能夠有效带动听说写等语言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关键词]报刊;高中英语;阅读;素材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7)040
[摘 要]教育的特点,在于始终着眼于人的教育,中学历史课程承载着历史学的教育功能。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史料是师生产生思想火花的原料,教师可依托史料资源,通过对课堂“深度”“厚度”“温度”及“高度”的追寻,提升历史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历史学科素养的发展,并助力历史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史料资源;历史课堂;学科素养;深度;厚度;温度;高度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
本文从中亚市场与新疆建设中国西部国际商贸中心的双向互动关系的视角,提出了开拓中亚市场,建设中国西部国际商贸中心的一些独到的见解。
[摘 要]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开展生活化教学,可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主观能动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分析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现状,对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实践策略进行探讨,可促进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有序开展。[关键词]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实践[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32-0072-02受传统化学教学模式滞后、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内容不足等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