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三天:日月潭
学过课文《日月潭的传说》后,我一直对美丽的日月潭心驰神往。终于要见到它真实的样子了,我激动不已。
中午时分,我们到达了日月潭。远远望去,碧蓝的天空与潭水交相辉映,游船往来穿梭,泛起层层水花。宽阔的湖面静静的,蓝蓝的,像一面镜子,四周一座座长满绿树的山倒映在水里,美丽极了。我迫不及待地乘上游船,真正近距离欣赏日月潭。
宽阔的潭面上零星生长着几簇芦苇,就像大自然特意为澄清的潭水抹上几缕绿意。坐在船头,带着水汽的微风轻柔地吹来,我惬意地欣赏着美景。忽然,眼前出现了一座小岛,远远望去,它好像一颗明珠,静静地浮在水面上。你们知道吗,这个小岛叫拉鲁岛,如果从空中鸟瞰,就能发现它将日月潭分成了两部分。北半部分圆圆的,像太阳;南半部分弯弯的,像月牙。这就是日月潭名字的由来。
登上小岛,悦耳的歌声从远处传来,定睛看去,两位穿着民族服装的歌手正动情地唱着歌,温馨而亲切!分布着许多亭台楼阁和寺庙古塔的小岛,与日月潭形成“青山拥碧水,明潭抱绿珠”的美丽景观。
第四天:阿里山
查阿里山资料时,我对一棵“神树”充满了好奇。据说它历经三劫,却依然枝繁叶茂。我不禁佩服起它顽强的生命力来!
雨后的阿里山,路面潮湿,树叶上挂满了雨珠,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水汽,仿佛伸手就能攥出水来。
可能因为下过雨,天气也凉了很多,我们乘坐特有的登山吉普车,辗转来到半山腰。沿着木栈道缓缓向上爬去。最先与我相遇的是象鼻木,粗壮的主枝倒下,新的分枝从侧面顽强地伸展下垂,很像大象的鼻子,所以大家形象地称它为象鼻木。
继续往上爬,一棵古木渐渐露出了它奇妙的身姿。古树延续了三代,可谓“三代同堂”,是阿里山中的一大奇观!据说,它的第一代是被雷电劈断的,第二代是被日本人砍掉的,在此基础上长出了第三代,依旧枝繁叶茂。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坐落在阿里山上的一所小学,所有来阿里山的游客,都会在学校门口驻足。能够在这所学校里读书,天天呼吸着阿里山的清新空气,被参天古木包围着,是多么幸福啊!
打狗英国领事馆
未见其馆,先闻其名。为什么要取这么奇怪的名字,难道里面有武侠小说中的打狗棒吗?
听了导游的讲解,我才知道“打狗”原来是地名,由台湾少数民族语言音译而来,后来被“高雄”取代。打狗英国领事馆这个名字,只是说英国领事馆在打狗这个地方。哈哈,不了解台湾地名的“前世今生”,还真容易理解错误呢!
领事馆是一幢独具特色的西洋式建筑,白色的格子窗、砖红色的墙、迂回宽敞的长廊,配着绿色的草坪、色彩艳丽的油画,优雅的英伦风情让人陶醉。
这里最吸引人眼球的当属风味十足的蜡像了。瞧,坐在长条椅上的小贩在吆喝买卖,西装革履的英国人在悠闲交谈,穿着长裙的英国贵妇人闲庭信步……置身其中,恍惚间我好像穿越到了那个时代,漫步街头呢。
站在长廊上,远望夕阳中的西子湾,我流连忘返!
第五天:猫鼻头风景区
富有特色,让人充满遐想的地名,在台湾比比皆是,比如鹅銮鼻、猫鼻头等。猫鼻头风景区虽然让我感到遗憾,但也让我有了憧憬!
“猫鼻头”,难道这个风景区里猫很多?后来我才知道,这里有一块凸出的珊瑚礁岩,它的形状就像一只蹲坐着的猫咪,因此被称作猫鼻头。
到达猫鼻头,碧蓝如洗的海水令我赞叹不已。沿着入海观景路前行,海蚀沟、海蚀礁柱、海蚀壶穴,构成了奇特的风貌。葱郁的热带植物,美不胜收。可我一直心心念念那只“猫”,迫不及待地登上眺望台,珊瑚礁岩错落有致,可是“猫”呢?我不断变换角度,可怎么也找不到。我遗憾不已,失落地离开了猫鼻头。
幸运的是,后来我在自己拍的照片里看到了“它”,顿时,一种失而复得的感觉油然而生!
七星潭风景区
这里有诗意而浪漫的弧形海湾,一望无际的海洋蓝得逼人眼,卵石滩黑得晶莹。海水翻卷着,涌起白色的浪花,耸起一面水墙,转瞬间又轰然倒下,摔出无数细碎的浪花,似珍珠又似碎玉,层层叠叠向岸边扑来,拥着卵石荡来荡去。
听着哗哗的浪涛声,我们肆意挖掘脚下的卵石。卵石形状万千,有的叠加起来好像诱人的汉堡包;有的圆溜溜的,好像《三国演义》里张飞瞪大的眼珠;还有的一头尖一头圆,好像是被大海遗忘在岸上的小水滴……我们在海边扮雕像、发发呆,等到海浪扑过来时,我们跳来跳去,尖叫着跑开。岸边荡漾着海浪声与我们的欢笑声。
别看只有短短五日,我却游览了台湾很多美景,品尝了不少可口美食,有惊喜也有遗憾。如果下次再去台湾,我一定要找到那只“猫”,并且看看其他不曾邂逅的美景。
学过课文《日月潭的传说》后,我一直对美丽的日月潭心驰神往。终于要见到它真实的样子了,我激动不已。
中午时分,我们到达了日月潭。远远望去,碧蓝的天空与潭水交相辉映,游船往来穿梭,泛起层层水花。宽阔的湖面静静的,蓝蓝的,像一面镜子,四周一座座长满绿树的山倒映在水里,美丽极了。我迫不及待地乘上游船,真正近距离欣赏日月潭。

宽阔的潭面上零星生长着几簇芦苇,就像大自然特意为澄清的潭水抹上几缕绿意。坐在船头,带着水汽的微风轻柔地吹来,我惬意地欣赏着美景。忽然,眼前出现了一座小岛,远远望去,它好像一颗明珠,静静地浮在水面上。你们知道吗,这个小岛叫拉鲁岛,如果从空中鸟瞰,就能发现它将日月潭分成了两部分。北半部分圆圆的,像太阳;南半部分弯弯的,像月牙。这就是日月潭名字的由来。
登上小岛,悦耳的歌声从远处传来,定睛看去,两位穿着民族服装的歌手正动情地唱着歌,温馨而亲切!分布着许多亭台楼阁和寺庙古塔的小岛,与日月潭形成“青山拥碧水,明潭抱绿珠”的美丽景观。
第四天:阿里山
查阿里山资料时,我对一棵“神树”充满了好奇。据说它历经三劫,却依然枝繁叶茂。我不禁佩服起它顽强的生命力来!
雨后的阿里山,路面潮湿,树叶上挂满了雨珠,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水汽,仿佛伸手就能攥出水来。
可能因为下过雨,天气也凉了很多,我们乘坐特有的登山吉普车,辗转来到半山腰。沿着木栈道缓缓向上爬去。最先与我相遇的是象鼻木,粗壮的主枝倒下,新的分枝从侧面顽强地伸展下垂,很像大象的鼻子,所以大家形象地称它为象鼻木。
继续往上爬,一棵古木渐渐露出了它奇妙的身姿。古树延续了三代,可谓“三代同堂”,是阿里山中的一大奇观!据说,它的第一代是被雷电劈断的,第二代是被日本人砍掉的,在此基础上长出了第三代,依旧枝繁叶茂。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坐落在阿里山上的一所小学,所有来阿里山的游客,都会在学校门口驻足。能够在这所学校里读书,天天呼吸着阿里山的清新空气,被参天古木包围着,是多么幸福啊!
打狗英国领事馆
未见其馆,先闻其名。为什么要取这么奇怪的名字,难道里面有武侠小说中的打狗棒吗?
听了导游的讲解,我才知道“打狗”原来是地名,由台湾少数民族语言音译而来,后来被“高雄”取代。打狗英国领事馆这个名字,只是说英国领事馆在打狗这个地方。哈哈,不了解台湾地名的“前世今生”,还真容易理解错误呢!
领事馆是一幢独具特色的西洋式建筑,白色的格子窗、砖红色的墙、迂回宽敞的长廊,配着绿色的草坪、色彩艳丽的油画,优雅的英伦风情让人陶醉。

这里最吸引人眼球的当属风味十足的蜡像了。瞧,坐在长条椅上的小贩在吆喝买卖,西装革履的英国人在悠闲交谈,穿着长裙的英国贵妇人闲庭信步……置身其中,恍惚间我好像穿越到了那个时代,漫步街头呢。
站在长廊上,远望夕阳中的西子湾,我流连忘返!
第五天:猫鼻头风景区
富有特色,让人充满遐想的地名,在台湾比比皆是,比如鹅銮鼻、猫鼻头等。猫鼻头风景区虽然让我感到遗憾,但也让我有了憧憬!
“猫鼻头”,难道这个风景区里猫很多?后来我才知道,这里有一块凸出的珊瑚礁岩,它的形状就像一只蹲坐着的猫咪,因此被称作猫鼻头。

到达猫鼻头,碧蓝如洗的海水令我赞叹不已。沿着入海观景路前行,海蚀沟、海蚀礁柱、海蚀壶穴,构成了奇特的风貌。葱郁的热带植物,美不胜收。可我一直心心念念那只“猫”,迫不及待地登上眺望台,珊瑚礁岩错落有致,可是“猫”呢?我不断变换角度,可怎么也找不到。我遗憾不已,失落地离开了猫鼻头。
幸运的是,后来我在自己拍的照片里看到了“它”,顿时,一种失而复得的感觉油然而生!

七星潭风景区
这里有诗意而浪漫的弧形海湾,一望无际的海洋蓝得逼人眼,卵石滩黑得晶莹。海水翻卷着,涌起白色的浪花,耸起一面水墙,转瞬间又轰然倒下,摔出无数细碎的浪花,似珍珠又似碎玉,层层叠叠向岸边扑来,拥着卵石荡来荡去。
听着哗哗的浪涛声,我们肆意挖掘脚下的卵石。卵石形状万千,有的叠加起来好像诱人的汉堡包;有的圆溜溜的,好像《三国演义》里张飞瞪大的眼珠;还有的一头尖一头圆,好像是被大海遗忘在岸上的小水滴……我们在海边扮雕像、发发呆,等到海浪扑过来时,我们跳来跳去,尖叫着跑开。岸边荡漾着海浪声与我们的欢笑声。
别看只有短短五日,我却游览了台湾很多美景,品尝了不少可口美食,有惊喜也有遗憾。如果下次再去台湾,我一定要找到那只“猫”,并且看看其他不曾邂逅的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