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4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12-000-02
摘 要 树立风格是训练观念的转变,观念的转变必然带来理论的创新,理论回到训练实践中发挥指导实践的作用,确立发展目标。随后,就需要明确训练指导思想,选择训练方法和手段。篮球运动风格的形成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要贯穿训练过程的各个方面,本文从了解中国篮球风格演变,篮球制胜规律世界篮坛未来的发展的新趋势,组队指导思想,选材标准等方面介绍了篮球运动风格形成的思维过程。
关键词 篮球运动风格 训练理念 指导思想 发展趋势 选材标准
关于风格的解释,《辞海》中给出了两种:一、气质作风;二、文艺作品表现出来的思想和艺术特点。习惯上对体育风格的定义有两个,一方面是从思想作风的角度,另一方面从技战术角度。本文结合前人对篮球运动风格理解的共通之处,把篮球运动风格定义概括为:球队或球员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特点,通过相当长时间的传承、训练和比赛所形成的,独特而鲜明的,不同于其它球队和球员的,在体能、技战术以及精神面貌等方面的综合表现。
一、了解中国篮球风格演变
中国国家男子篮球队始建于1917年,1936年加入国际篮联。由于当时国力积弱,体育事业无从发展,篮球运动在大环境下很难得到有效的发展。因此,在研究篮球发展史中,通常将新中国成立的那年,即1949年作为研究中国现代篮球运动的开端。
总结我国篮球运动风格形成、深化并不断发展的60年历史,本文把中国篮球运动风格的变化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
(一)萌芽、初步探索阶段(1949-1965年):积极,主动,快速,灵活,准确
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篮球界在学习苏联等国家篮球运动优点的同时,结合具体国情和自身特点,积极探索适合自己的道路,明确提出了“积极,主动,快速”的战术训练指导思想。通过五年的实践积累和理论探索,我国篮球运动逐渐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风格。1957年,中国篮球协会提出:“积极,主动,快速,灵活,准确”的篮球运动风格。
(二)停滞阶段(1966-1971年):篮球工作全面停滞,篮球风格处于真空状态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国内体育事业处于停滞阶段。篮球运动和其它项目一样一切训练和国内外比赛基本处于停止的状态。这时期没有篮球训练,没有比赛,更谈不上指导思想,篮球运动风格的研究基本停滞。
(三)复苏、探索阶段(1972-1994年):积极主动,勇猛顽强,快速,灵活,全面,准确
这时期,随着国家体委回归国务院,国家体委根据当时篮球对抗行强、争夺激烈的情况,在继承传统风格的基础上适时提出了“积极主动,勇猛顽强,快速,灵活,全面,准确”,相比较50至60年的篮球运动风格,此时更加丰富、完善。
(四)继承与发展阶段(1995-至今):快、灵、准、全、专
1995年开始我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开始一系列体制改革,篮球风格的研究反而被忽视。
这时期的男女篮都没有突出的风格,与世界强队的差距也是全方位的。三大“中国高度”的出现,使我国篮球运动风格发生了根本转变,与2003年9月提出的 “以全场争夺为方向,把拼防守作为重点,强化体能和作风,重视提高对抗能力,形成‘快、灵、准、全、专’的技术风格”产生了事实上的矛盾。此外,不断变化的环境势必对我国篮球运动形成独特的风格不利,极其不利于篮球训练、管理的开展。???
二、篮球制胜规律
篮球比赛制胜因素是根据篮球运动基本规律的特点,对运动员在比赛中的力量、速度、耐力、柔韧、灵敏及比赛时使用的技术、战术等,进行了进一步的抽象和概括,提炼出比赛中更加本质的东西。
本文通过研究得出,篮球比赛的制胜因素是由“准、快、理、爆、高、意、稳、多”的不同发展水平及组合方式构成的,并由此造成运动员在技战术方面上千差万别的特征。在现代篮球运动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较全面地发展各项制胜要素,不可片面强调一方面而忽视了另一方面,扬长补短,才能在竞争中获胜。
三、世界篮坛未来的发展的新趋势
未来世界男子篮球的发展趋势是:队伍大型化,队员技术全面,位置趋于模糊;进攻速度和转换速度快,更加注重进攻节奏;防守凶狠,身体接触频繁,防守形式多变;中锋活动范围大,打法更加灵活。
当近世界篮坛,美国个人英雄式的单打独斗或是欧洲式的单靠配合跑位的篮球已经很难在篮球场上取得长久的优胜,欧美风格的融合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中国篮球在发展过程中,要在继承和发展前人风格的基础上吸,立足自身吸取两者的优点,加强身体素质和篮球技艺,增加对抗能力,形成默契的整体配合,发展多变的战术和精准的投球。???
四、组队指导思想
通过比赛检验、
修订、反馈
战略 指导 形成 决定
指导
图1 篮球运动风格训练实践作用
本文总结了顾春雨和郭永波《篮球运动定义的解析与训练实践探索》中关于篮球运动风格训练的实践指导作用的见解,如图1。训练观念是训练理论和训练实践的桥梁。树立风格是训练观念的转变,观念的转变必然带来理论的创新,任何理论都来源于实践,回到训练实践中去发挥指导实践的作用。在训练理念的指导下,把握篮球发展的规律和发展的趋势,才能确立发展目标。随后,就应该明确训练指导思想,推出所需要的训练方法和手段。
篮球运动风格的形成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要贯穿训练过程的各个方面,从运动员的选材、训练、竞赛等各个方面都要实施和贯彻风格训练,球队的风格在经过比赛的检验和训练过程,才能逐步实现。
五、选材标准
随着竞技体育的发展,运动员科学选材成为选拔运动员的重要组成部分,选材的成功就意味着训练成功了一半。正确认识篮球运动员的科学选材,努力促进篮球运动的全面健康发展,既是现实需要,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当代篮球运动向高空、快速、灵活、准确、多变方向发展。在激烈的身体对抗中比体能、比技能、比智能的同时,以快速灵活多变的战术为主,发展空中优势,对篮球运动员要求既有高度,又有身体素质。???因此,我们在进行篮球选材中要选择具有一定的身材高度和全面的身体素质,技术全面、作风顽强,且有一定特长的运动员
六、结论和建议
(一)我国篮球运动风格处在选择、探索的历史时期,我们应该正确面对我国篮球取得的成绩和遭受的失败,甚至出现的风格“缺失”的局面,在训练中深入的挖掘我国篮球的优势和潜能。
(二)篮球运动风格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在训练中不断贯彻实施、总结修定的过程。风格的形成同时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受多因素的影响。但总的原则就是要能充分发挥全队的优势和潜能,调动全队的积极性。
(三)中国篮球运动“快、灵、准”的传统风格是符合篮球运动发展方向的。根据世界篮球发展趋势,中国应建立“快、灵、准、悍”的篮球运动风格。
参考文献:
[1] 顾春雨.我国篮球运动风格的分析与论证[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5.
[2] 孙民治,陈钧,等.21世纪世界篮球竞技运动的发展趋势——兼论中国篮球运动现状及对策[J].体育科学.2001.1.
[3] 顾丹东.浅谈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选材[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
摘 要 树立风格是训练观念的转变,观念的转变必然带来理论的创新,理论回到训练实践中发挥指导实践的作用,确立发展目标。随后,就需要明确训练指导思想,选择训练方法和手段。篮球运动风格的形成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要贯穿训练过程的各个方面,本文从了解中国篮球风格演变,篮球制胜规律世界篮坛未来的发展的新趋势,组队指导思想,选材标准等方面介绍了篮球运动风格形成的思维过程。
关键词 篮球运动风格 训练理念 指导思想 发展趋势 选材标准
关于风格的解释,《辞海》中给出了两种:一、气质作风;二、文艺作品表现出来的思想和艺术特点。习惯上对体育风格的定义有两个,一方面是从思想作风的角度,另一方面从技战术角度。本文结合前人对篮球运动风格理解的共通之处,把篮球运动风格定义概括为:球队或球员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特点,通过相当长时间的传承、训练和比赛所形成的,独特而鲜明的,不同于其它球队和球员的,在体能、技战术以及精神面貌等方面的综合表现。
一、了解中国篮球风格演变
中国国家男子篮球队始建于1917年,1936年加入国际篮联。由于当时国力积弱,体育事业无从发展,篮球运动在大环境下很难得到有效的发展。因此,在研究篮球发展史中,通常将新中国成立的那年,即1949年作为研究中国现代篮球运动的开端。
总结我国篮球运动风格形成、深化并不断发展的60年历史,本文把中国篮球运动风格的变化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
(一)萌芽、初步探索阶段(1949-1965年):积极,主动,快速,灵活,准确
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篮球界在学习苏联等国家篮球运动优点的同时,结合具体国情和自身特点,积极探索适合自己的道路,明确提出了“积极,主动,快速”的战术训练指导思想。通过五年的实践积累和理论探索,我国篮球运动逐渐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风格。1957年,中国篮球协会提出:“积极,主动,快速,灵活,准确”的篮球运动风格。
(二)停滞阶段(1966-1971年):篮球工作全面停滞,篮球风格处于真空状态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国内体育事业处于停滞阶段。篮球运动和其它项目一样一切训练和国内外比赛基本处于停止的状态。这时期没有篮球训练,没有比赛,更谈不上指导思想,篮球运动风格的研究基本停滞。
(三)复苏、探索阶段(1972-1994年):积极主动,勇猛顽强,快速,灵活,全面,准确
这时期,随着国家体委回归国务院,国家体委根据当时篮球对抗行强、争夺激烈的情况,在继承传统风格的基础上适时提出了“积极主动,勇猛顽强,快速,灵活,全面,准确”,相比较50至60年的篮球运动风格,此时更加丰富、完善。
(四)继承与发展阶段(1995-至今):快、灵、准、全、专
1995年开始我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开始一系列体制改革,篮球风格的研究反而被忽视。
这时期的男女篮都没有突出的风格,与世界强队的差距也是全方位的。三大“中国高度”的出现,使我国篮球运动风格发生了根本转变,与2003年9月提出的 “以全场争夺为方向,把拼防守作为重点,强化体能和作风,重视提高对抗能力,形成‘快、灵、准、全、专’的技术风格”产生了事实上的矛盾。此外,不断变化的环境势必对我国篮球运动形成独特的风格不利,极其不利于篮球训练、管理的开展。???
二、篮球制胜规律
篮球比赛制胜因素是根据篮球运动基本规律的特点,对运动员在比赛中的力量、速度、耐力、柔韧、灵敏及比赛时使用的技术、战术等,进行了进一步的抽象和概括,提炼出比赛中更加本质的东西。
本文通过研究得出,篮球比赛的制胜因素是由“准、快、理、爆、高、意、稳、多”的不同发展水平及组合方式构成的,并由此造成运动员在技战术方面上千差万别的特征。在现代篮球运动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较全面地发展各项制胜要素,不可片面强调一方面而忽视了另一方面,扬长补短,才能在竞争中获胜。
三、世界篮坛未来的发展的新趋势
未来世界男子篮球的发展趋势是:队伍大型化,队员技术全面,位置趋于模糊;进攻速度和转换速度快,更加注重进攻节奏;防守凶狠,身体接触频繁,防守形式多变;中锋活动范围大,打法更加灵活。
当近世界篮坛,美国个人英雄式的单打独斗或是欧洲式的单靠配合跑位的篮球已经很难在篮球场上取得长久的优胜,欧美风格的融合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中国篮球在发展过程中,要在继承和发展前人风格的基础上吸,立足自身吸取两者的优点,加强身体素质和篮球技艺,增加对抗能力,形成默契的整体配合,发展多变的战术和精准的投球。???
四、组队指导思想
通过比赛检验、
修订、反馈
战略 指导 形成 决定
指导
图1 篮球运动风格训练实践作用
本文总结了顾春雨和郭永波《篮球运动定义的解析与训练实践探索》中关于篮球运动风格训练的实践指导作用的见解,如图1。训练观念是训练理论和训练实践的桥梁。树立风格是训练观念的转变,观念的转变必然带来理论的创新,任何理论都来源于实践,回到训练实践中去发挥指导实践的作用。在训练理念的指导下,把握篮球发展的规律和发展的趋势,才能确立发展目标。随后,就应该明确训练指导思想,推出所需要的训练方法和手段。
篮球运动风格的形成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要贯穿训练过程的各个方面,从运动员的选材、训练、竞赛等各个方面都要实施和贯彻风格训练,球队的风格在经过比赛的检验和训练过程,才能逐步实现。
五、选材标准
随着竞技体育的发展,运动员科学选材成为选拔运动员的重要组成部分,选材的成功就意味着训练成功了一半。正确认识篮球运动员的科学选材,努力促进篮球运动的全面健康发展,既是现实需要,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当代篮球运动向高空、快速、灵活、准确、多变方向发展。在激烈的身体对抗中比体能、比技能、比智能的同时,以快速灵活多变的战术为主,发展空中优势,对篮球运动员要求既有高度,又有身体素质。???因此,我们在进行篮球选材中要选择具有一定的身材高度和全面的身体素质,技术全面、作风顽强,且有一定特长的运动员
六、结论和建议
(一)我国篮球运动风格处在选择、探索的历史时期,我们应该正确面对我国篮球取得的成绩和遭受的失败,甚至出现的风格“缺失”的局面,在训练中深入的挖掘我国篮球的优势和潜能。
(二)篮球运动风格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在训练中不断贯彻实施、总结修定的过程。风格的形成同时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受多因素的影响。但总的原则就是要能充分发挥全队的优势和潜能,调动全队的积极性。
(三)中国篮球运动“快、灵、准”的传统风格是符合篮球运动发展方向的。根据世界篮球发展趋势,中国应建立“快、灵、准、悍”的篮球运动风格。
参考文献:
[1] 顾春雨.我国篮球运动风格的分析与论证[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5.
[2] 孙民治,陈钧,等.21世纪世界篮球竞技运动的发展趋势——兼论中国篮球运动现状及对策[J].体育科学.2001.1.
[3] 顾丹东.浅谈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选材[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