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流而上

来源 :牡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ym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将传统工艺与现代工业相结合是一道常见的技术性难题,其难点主要为两者的“属性不一”,这种“属性”上的不一致体现在两个层面:文化层面和技术层面。要切实解决此难题,需从问题本源以及两者共同点入手,通过多方面的调研、参考案例以及假设,研究致使这一最大难题产生的主要因素,并着力解决。本课题(阶段性试验)之最大难题在于实现原材料和技术的突破。通过对原材料的分析与鉴别,选择了最优方案(材料选择),通过对现代工业技术的了解,选择了较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技术配套)。多方面地认真分析下,课题组最终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的研究方案,实现了传统工艺在技术上的突破,并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实现了产品内容的创新。
  在当今的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潮流中,传统竹工艺日渐消失乃至被埋没。为拯救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中华文化之宝贵财富,传承、弘扬中国竹文化,在传统工艺的传统道路上对其进行突破、创新势在必行。然而工业化的批量化生产和工业标准等种种要求与传统竹工艺的技艺要领以及各方面要求皆产生了不小的分歧,而这些分歧并不仅仅表现在传统文化与工业潮流的对接上,更为重要的是技术等有关方面的难以调和。
  一、现状分析——传统与现代当真水火难容
  为清楚课题研究之现状及存在问题,课题组进行了实地调研及各方面考察,该课题遇到了以下问题。
  (一)传统竹工艺与现代工业的普遍差异
  课题组是基于中国传统竹文化与竹工艺对竹制黑茶包装进行创新性研究,由于所研究课题的专一性、针对性以及特殊性,势必要考察中国现存的竹工艺技术与竹文化的生存状况。以竹文化为整体铺垫,以竹工艺技术来承担产出。在调研的过程中,课题组深刻地意识到传统竹工艺与现代工业技术的难以协调性,从大方面讲,所存在的差异与分歧不仅来源于东西方的文化差异,更重要的原因是其工艺属性的严重偏离。举例说明,中国传统竹工艺的生产动力主要以人力为主,实物产出有极强的“三性”,即艺术观赏性、实用性与民族代表性(其概念可参考我国的苗族银饰)。
  “三性”决定了我国传统工艺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但也决定了其极为重要的一点——不可替代性(独一无二)。由于主要以人力为生产动力,这就注定了传统竹工艺的人为特殊性,从取材到修整,再从修整到改造,最后从改造到产出,我国的劳动人民几乎参与了整个过程,这就决定了传统工艺很难如西方工业技术一样可使用模具进行批量化生产,也很难达到其精准度。
  其次,西方的工业技术要求是“出一产百”,即“模具——批量化生产”模式,其工业要求与中国传统的竹工艺所要求的“艺术与实用高度统一”相违背,即西方工业技术难以生产制造出高艺术性产品。
  总而言之,总体的差异为:西方工业技术讲究生产效率和批量化生产,中国传统竹工艺讲究艺术高度和产品的“你无我有”(独一无二)。
  (二)传统竹工艺与现代工业的取材特殊性
  我国传统的竹工艺要求:制作工艺品,使用上乘的原材料是生产基础,且辅以道家精神,即“天地人之三者合一”,上乘的材料必采固定年限(生长周期)、固定时限(时辰及一年四季)及固定地点(种植或培育地点)的原材料,否则还未开工,就已“注定失败”。传统的工艺人认为,一切生产活动以基础材料为本,有此铺垫,再谈其他。
  而现代工业技术则更多地追求生产效率及产量(从产品生产上来讲),对生产原材料并无过多苛刻要求。这就决定了传统竹工艺与现代工业技术在取材方面的差异。
  (三)传统竹工艺与现代工业的文化特殊性
  中国的传统竹工艺是艺术与技术的共生体,两者缺一不可,既讲究产品(工艺品)的艺术观赏性,也讲究其实用性,是中国劳动人民汗水与智慧的结晶。中国众多工艺技术也都体现了这一点。反观现代工业,并无如此需求及要求(也很难实现,其工业制作水平制约了生产标准)。这就造成了传统竹工艺与现代工业在产品生产追究上的又一对矛盾。
  二、解决办法——传统手工艺与现代工业的最佳平衡
  鉴于传统竹工艺与现代工业的普遍差异性、取材特殊性和文化特殊性,课题组决定以“制作材料”为研究切入点,此举符合现代及古代一切生产任务的流程模式。
  课题组决定以“竹灯产品”进行阶段性试验。竹灯产品,其一符合传统竹工艺的制作材料要求;其二在国内有相应的工业生产的案例;其三符合市场需求(即商业化属性明显)。在课题组及指导教师沟通协商后,一致认为此研究方法可行并批准进行研究试验。课题组首先从材料入手,从原材料的木质、生物成分、韧度、硬度以及可塑造性等材料属性入手,多角度充分考察及调研选材的适用性。其次,课题组走访了相关竹制品加工生产单位,了解了相关工业技术,充分理清传统竹工艺与现代工业的矛盾关系,切实把握其生产技术的可操作性,通过认识和甄别每一道工序,力保其符合竹灯加工生产的实用性、可操作性及安全性。最后,在完成了前期的相关资料收集后课题组开始出稿设计竹灯样式。
  通过课题前期提取的中国竹文化信息及文化精要,融入现代设计的审美标准,运用现代电脑科技,将其转化为图形语言,并作用于竹灯产品之上。在设计的过程中,课题组充分考虑其制作材料的若干属性,把握其产品生产的难易度,力争产品在符合现代工业制作标准的前提下充分体现中国传统竹文化精髓,将中国的传统文化精要与产品合二为一,体现其产品及工艺的创新性。
  竹灯设计制作的主要环节为取材、设计和成品制作。必须要充分考察原材料的韧性以及硬度。其次是设计。课题组在竹灯造型及结构的设计中将中华文化和原材料的可塑性纳入考虑范围,从中华文化中主要取材两部分:中国竹文化以及苏州园林。竹灯作为竹产品,中国竹文化下的图形语言更能体现情感氛围与文化气质,更能让产品传达一种中庸、雅致的中正温和的精神理念。最后,在成品制作上,课题组就现代设计理念与有关制作人员进行沟通与磨合,最大限度地与制作方协调协商,在生产可行性和产品概念上取最佳平衡点,适时调整工作计划和生产指标,力保竹灯产品的完整概念输出。
  三、总结
  竹制品的制作取材是整个阶段性试验的重中之重,除此之外,工艺上的部分重合也是该试验的重大突破口。在制作的过程中,必须严加考虑竹篾(丝、条)的可塑性,如竹篾弧度应为几何,应视材料和物件种类而定。在设计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到竹灯产品的艺术观赏性,更多地应考虑其作为实际用品而应具有的实用性,其次再考虑文化艺术的表现。
  课题组通过进行多轮协商和研讨,罗列了众多制作难题,从问题的本源入手,积极利用现代网络查阅相关资料,走访多地,对原材料的特性进行细致的辨别,并通过一系列的试验,考察其材料的适用性。同时,课题组也深入了解了现代工业技术,了解了竹木制品的生产操作流程,分析其每道流程对原材料的影响,为试验产品的生产层层把关。整个阶段研究内容都紧紧围绕着课题主体进行。
  传统的工艺技术与现代的工业技术在某一环节的相同点,是问题的关键,积极多角度地做出假设(解决方案),努力解决其周边问题,为主要矛盾的解决开辟蹊径。而在研究过程中,更多的是需要相关课题人员坚持不懈的信念及不畏艰难、不惧失败的勇毅和果敢。
其他文献
神湖崇拜是藏族多重崇拜习俗中的一个。本篇文章主要陈述具有共性的藏族神湖崇拜习俗的现象,区分几种相似的崇拜习俗,神湖崇拜习俗的特点以及它对环保方面所做出的贡献。  作为所有生命和生物体的重要资源和组成部分的水,在生命演化进程中始终发挥着首要作用。水是人类最早认识和利用的能源之一,在青藏高原的各个角落存在着各种圣水、泉溪、神湖等形式的水资源,这些水能源被高原先民们所认识并被利用,成为了一种不可或缺的天
期刊
作为维·苏·奈保尔的重要作品,《模仿者》描述了加勒比虚拟岛国伊莎贝拉在摆脱前宗主国英国的殖民统治后国民所面临的状况:教育上接受宗主国殖民文化教育、生活上渐渐被西式生活同化、政治上无法自己做主,经济上受制于宗主国。而这一切问题的根源,都来自于英国的文化渗透,致使岛国年轻的一代从思想意识上依附于宗主国,没有学到真正有助于国家发展和民族独立的知识技术,经济命脉被牢牢地控制在英国人手里。只要这种依附控制关
期刊
斯蒂芬·茨威格是20世纪欧洲三大中篇小说家之一,他的小说以精湛的叙事手法著称,框架叙事法、心理描写都是其小说的特色。《象棋的故事》是斯蒂芬·茨威格自杀前最后一部作品。在二战就要结束前,身处异国他乡的茨威格为这部作品赋予了深刻的反法西斯历史意义。不仅小说中的主人公之一有着希特勒的影子,就连小说的空间描写也与二战犹太人的集中营十分相似。  写作是叙事者的一门艺术,叙事者不仅是在讲述一则扣人心弦的故事,
期刊
随着我国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物质文化的丰富,人们从对服饰色彩、造型的追求转变成对其精神文化和历史内涵的探寻。由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服装设计过多追求国际化,导致华人主流服饰脱离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灵魂。本文针对这一现象展开论述,通过对传统服饰的色彩、造型、装饰等方面的研究,以当代为背景,分析现代服装设计在运用中国传统元素时出现的问题并提出建议,以期为传承中华服饰文化,并将之融合于现代服装设计理念做出些许
期刊
民族舞蹈是一种起源于人民生活中的肢体动作语言,以日常活动抽象化为表现形式。随着民族舞蹈教学在我国基础教育中不断推进,我国的民族舞教学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但是基于各种原因,高中民族舞蹈教学中学生对于舞蹈表现力的展现尚有不足。笔者根据自身教学经验,就高中民族舞蹈教学中增强学生舞蹈表现力的教学方法进行论述。  所谓“文以载道”,舞蹈艺术也是如此,每部舞蹈作品都包含着丰富的内涵。舞蹈中看似一些简单的肢体表
期刊
商务英语是高职教育课程的组成部分,在培养国际型人才方面扮演重要角色。本文通过对高职商务英语教学特征进行探索,剖析了课程教学中师资资源、学生态度、教材及考核方式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可行性建议。  一、高职商务英语课程教学特征  高职教育作为国内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在满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人才需求方面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2011年,教育部发布《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
期刊
大学生自主学习将是大学英语改革和发展的一个重点,它符合大学英语学习的基本诉求和教育部对大学英语改革提出的要求和期望。然而,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和学习方式,自主学习的应用和实践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本文将阐述自主学习的定义和在中国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必要性,并提出相应的策略。  大学英语教学的改革中明确提出“要学生明确自己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也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化被动为主动
期刊
儿童文学具有教育性、形象性、趣味性、知识性、故事性等特点,因此,对儿童文学的翻译有较高的要求,儿童文学在翻译中除了遵守其自身的原则外,更要遵循“信达雅”原则,译者节选了马库斯·艾默生(Marcus Emerson)撰写的小说《六年级忍者日记》(Diary of a 6th Grade Ninja),将此作为源语文本进行翻译。在此次翻译实践中遵循严复的“信、达、雅”原则。  本文包括五个部分:第一部
期刊
地球上先有动物而后有了人类,在文学领域,动物意象同样有着悠久的历史。以动物意象为主要表现内容的动物叙事,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文化内涵,大致经历了从边缘动物意象到主体动物意象的转向过程。  动物题材一直是儿童文学领域的主要表现对象,儿童作家沈石溪被称为“动物小说大王”,他的小说一直以来都受到读者特别是儿童读者的普遍欢迎。新时期以来,文学创作领域出现了一大批描写小动物的优秀小说,动物叙事占领一席之地,
期刊
宫廷历史剧在国内可谓是人人喜爱,夹杂在中间的勾心斗角令人揪心,令观众欲罢不能。近年来,研究宫廷历史剧的学者逐渐增加。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讨宫廷历史剧盛行的原因。  自发明电视机以来,中国的古装剧可谓百花齐放,各种题材的古装剧争相斗艳,除了玄幻、神话、武侠之外,宏伟高大的宫廷下发生的各种故事更是在电视荧屏上独占鳌头。即使有韩剧冲击,宫廷历史剧依然能“傲视群雄”,这与中国五千年来的历史有密切关系。城墙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