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大学教材教参之共享平台建设研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ZHOU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高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师指导学生课下阅读、课堂讨论的互动教学方式越来越普及,教学参考服务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以武汉科技大学为例,将学校当前的院系、专业、课程为多级分类树,对教材教参进行文献组织,将课程用书与图书馆已购的电子书的元数据匹配整合到分类树中,形成集教材教参、教学课件为一体的知识融合与共享平台。
  关键词:教学资源;教材;教参
  教材和教学参考书,是服务于教学的主要文献资源。目前与教材教参相关的文献信息无论是互联网上的浅层信息,还是各商用数据库产品中的深层信息,均无法做到与各高校专业特色完全匹配。图书馆的专业优势在于对散杂无序的文献信息做精准有序的处理,由图书馆专业人员对此类信息做深度的整合,按专业特色分类与精准匹配,提高资源的可用性,节省学生大量的查阅时间。探讨将这些由教材和教参书等构成的优质教学资源进行共享的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 项目概述
  (一) 项目建设目的
  该项目是将全校正在使用的教材和教学参考书与已购电子教材教参书资源整合,采用适合本校院系设置和专业特色的文献与知识组织,通过Web形式让本校师生不限时不限地无偿使用。这对促进学校教学、提高办学水平、改善办学手段、方便学生使用和减少学生购书费用等均具有重要意义。
  (二) 项目建设内容
  1. 资源的数字化。将学校正在使用的全部教材和教学参考书数字化,以利于它们在信息化时代发挥更大的作用。
  2. 知识组织的个性化。尊重专业的分类体系,即在数据底层分类体系采用适合本校院系设置和专业特色的知识分类方法;在揭示层采用个性化的、方便读者按自身专业结构进行选择的人性化分类系统。
  3. 知识利用的自由化。在通过统一身份认证对读者进行身份识别后,读者便可无任何时空限制地访问和利用本项目提供的电子教材、教参书。
  4. 使用统计与分析的智能化。建立资源访问与下载日志,通过对日志的统计分析,向任课老师和其他有关方提供各类使用统计与分析报表。
  二、 平台设计与实现
  (一) 教学资源平台系统架构设计
  平台采用“浏览器/Web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三层结构进行开发。客户端采用通用的浏览器软件,数据库服务器采用SQL SERVER 2008进行数据存取。利用Asp.net编程技术,通过中间件建立Web服务器与数据库服务器之间的快速连接。
  (二)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本系统主要包括两个功能子模块:检索功能、管理功能、个性化服务功能。
  1. 检索功能:用户可以根据本校的专业树,依次浏览学院、专业、课程、教材及教参的信息。具有相关权限的用户还可以进行权限范围内的所有教材教参资料的全文浏览及下载操作。
  2. 管理功能分为系统管理、资源管理和系统帮助。系统管理模块包括用户管理和系统安全管理。资源管理的功能包括资源的录入及修改、资源的审核和资源的统计。系统帮助能帮助用户了解该平台的各项功能。
  3. 个性化服务功能:通过系统认证的用户在个性化服务功能中可以使用购书推荐、读者提交电子资源及学习交流的功能。资源教师在评价反馈中对学生参与的教学资源建设活动进行评价反馈。
  (三) 平台数据库设计
  教学资源平台运用关系模式的规范化理论进行数据库设计,生成一个优化的关系数据库,并且关系模式满足第三范式(3NF)的规范化要求。根据功能分析,平台数据库分为两个部分:用户库、教学资源库和学习交流库。其中资源库设计预计包括教材库、教参库、图片库、教学案例库、试题库和课件库。
  三、 建设成果
  (一) 教材教参书籍名录的收集
  名录包含题名、作者、ISBN号、出版社、出版年限等几个字段,对应院系、专业、课程名称、学时、学分等也是必填字段。必须是覆盖本校本科全部专業,和由全体任课老师所列出的教材和全部教学参考书。通过对教务处和各院系的寻访,完成了对全校本科教学所用的全部教材、教参书的核心元数据的收集、整理、纠错、去重、合并,并将这些数据结构化建库。
  (二) 教材教参的数字化
  如果对每本教材教参图书进行扫描的方式去做数字化是一件不现实的事。因此该项目考虑将馆内已购买的电子图书(如超星的读秀、方正的APABI以及CALIS的e读等)与教材教参书做关联。但必须解决低匹配率和开放链接这两个问题。首先,我们通过计算机程序处理发现全部教材教参书目数据在已购买的电子书(超星)中的覆盖率达91.4%,可实现获取大部分教材教参书的电子书的开放连接。其次,将没有对应电子图书的教材教参目录提供给数字化厂商让他们做数字化,如果商家没有纸本书,则将此部分图书名录发回到院系,由院系或任课老师提供纸本书,再由图书馆交给数字化厂商予以数字化扫描。这项工作涉及版权问题,在解决了版权问题并完成数字化加工后将按加工好的图书页数给予合作厂商适当的费用。
  (三) 知识组织方式
  以我校的院系与专业结构作为该平台的信息组织方式,并将整合的资源发布到图书馆网站的首页上,实现了以学院和专业为浏览层次的教材教参的馆藏电子资源的揭示资源检索与浏览功能。
  四、 结论与展望
  后期系统将任课老师每门课程的教学课件嵌入进来,作为教学资源的一部分供学生网上学习。资源包括试卷,课堂录像的音视频、慕课资源等。构建一个功能更加完善、资源类型更加丰富的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参考文献:
  [1] 曾婷,刘玉兰,张成昱,等.网络环境下大学图书馆教参信息服务模式探索——清华大学图书馆教参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开发[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4,22(2):38-42.
  [2]汪媛,茆鑫,魏同宇,等.国内高校图书馆数字化教参管理与服务系统的调查及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2005,49(9):108-111.
  [3] 刘奇扉.基于ASP.NET的优质教学资源平台的构建——以武汉科技大学为例[J].图书馆研究,2013(2):115-118.
  作者简介:邹晓顺,湖北省武汉市,武汉科技大学图书馆。
其他文献
摘 要:閱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训练,不仅有助于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更能够使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审美情趣。由此可见,阅读教学对于小学语文科目教学质量的提升而言可谓是至关重要。然而在实际开展过程中,受各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导致目前我国小学阶段的语文阅读教学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严重抑制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提升。为此,本文以小学阶段语文阅读教学
摘 要:类比推理亦称“类推”,是推理的一种形式。根据两个对象在某些属性上相同或相似,通过比较而推断出它们在其他属性上也相同的推理过程。类比推理能力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扩展思维能力,对学生认知水平的提高非常重要,通过一次次的类比推理能力训练把学生的逻辑创造思维培养起来。  关键词:初中生物学教学;类比推理;逻辑创造思维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重点提到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摘 要:生活即教育,环保是当今全中国乃至全球的永恒主题。一提到环保,我们已经能够想到废旧材料的利用、变废为宝等一些词。其实在幼兒园的环境中我们处处都能看到一些废物利用、变废为宝的地方。有些是教师自制的玩教具,有些是装饰品,体现出了幼儿园对环保,对创意的认识。在幼儿园旧物改造的一系列活动下,幼儿收获的不仅是环保意识,更是创作能力的培养。环保意识要从娃娃抓起,创造能力也不能忽视!  关键词:旧物;改造
摘 要:信息化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是目前学校内涵发展和教学转型升级的重要条件,在智慧教育视域下如何使学科教学有效转型促内涵提升成为许多学校的研究内容,苏大附中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取得了一些有益的经验。  关键词:信息化;学科;融合  我校在2012年创建成为江苏省E课程基地,2016年完成三期建设,尽管基地的硬件建设达到了最初的设想,但具体功能还不能很好地互联互通,达到深化应用、融合创新的应用新需求。
摘 要:学历案是关于学习经历或过程的方案。通过改变学习方案,解决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虚假学习”“游离学习”的问题,实现在课堂情境中最大化的“在学习”“真学习”。它是教师基于课程标准,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为便于学生学习的,专门设计的微课程方案。它的设计思路是逆推的,先定目标,再定评价任务,然后才设计学习过程。也就是我们要怎样设计学习活动,才能使学生达成学习目标,甚至表现得更好。这是一场教案的革命,一
摘 要:现代化学教学论认为,化学学科人文素养是在化学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它不仅决定了化学教育教学效果,而且对学生身心发展起到了直接而显著的影响。因此,我们应该在教学中立足人文视觉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文章围绕如何立足人文视觉来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旨在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高中化学;核心素养;人文;教学  化学属于自然科学,以研究物质的结构、性质、变化规律为主要内容,它虽然是一门
摘 要:作品制作课是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针对目前中小学生作品制作能力薄弱的情况,从激发学生创作热情、创新教学方法和评价体制、提高教师创新能力这三方面去探究提高学生创作个性化作品的能力。  关键词:创作热情;个性化教学;个性化评价;个性化作品创作  法国数学天才曾说:“做出重大发明创造的年轻人,大多是敢于向千年不变的戒规、定律挑战的人,他们做出了大师们认为不可能的事情来,让世
摘 要:目的 基于解剖学中教与学初步探讨师生有效互动对学生培养学习兴趣及能动性的重要性及必要性。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统计学生在解剖学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改进教和学后设置实验班级与同专业非实验班级对比,比较改进后教与学与常规教学结果的差异性分析。结果 1. 问卷结果提示学生愿意学习,但缺少有效方法和缺少自主能动学习。2. 针对问题改进教与学后实验班级与非实验班对比发现实验班级学
摘 要:任教中职语文课程的教师普遍有这样的疑问:语文综合实践板块到底是教还是不教?教什么?如何教?笔者通过中职语文第一册《千古流芳一诗心》单元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之《古诗重读》板块的教学实践,大胆尝试探索语文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关键词:实践;板块;语文  江苏教育出版社和凤凰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出
摘 要:高考在考查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并把能力的考查放在首要位置。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实验能力。本文以《验证牛顿第二定律》为例,结合教学实际,谈谈实验教学中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实验教学;五种能力;牛顿运动定律  一、 学习物理对学生的基本要求  高考物理科测验的主要能力如下所述:  (一) 理解能力:理解物理概念、规律的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