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教学作为师生活动的中心环节和基本的组织形式,是学生获取知识、锻炼能力和提高各种技能的主要途径。为了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教师要认真分析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以及低效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的措施。
关键词:低效;现状;高效;情感;兴趣
打造高效课堂是当今数学课程改革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近年来,如何优化课堂教学,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数学课堂散发出无限的生命力,是摆在我们数学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我认为打造优质高效的数学课堂,以下几个方面必不可少。
一、认清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及其低效的原因
我认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低效”主要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方不和谐的原因造成的。
1. “教”的方面存在的问题
(1)有的教师严格遵循教材,上课循规蹈矩,不敢越雷池半步,生怕给学生学习带来困难,上课时“说的说,听的听”。因此,课堂气氛沉闷。有的教师不分析教材的编写意图,随意更换内容,总想迎合新课程倡导“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与课改理念,不顾学生和教学实际,“鼓励”学生探究、合作、交流,整堂课热热闹闹、气氛活跃,实际上学生学习漫无边际,课后一知半解,最终造成课堂教学低效。
(2)受传统应试教育观念的深远影响,教师评价过于关注结果,忽视学生在不同时期的努力程度和进步状况,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形成性评价,折射到教学中势必造成教学活动重心的偏移,这样就大大降低了数学教学活动的有效性。重结论、轻过程的教学活动,把形成结论的生动过程变成了单调呆板的机械记忆和模仿练习,学生缺乏对数学的体验、感受、思考和探究,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成为数学教学活动的重要表现形式。学生的智慧、天性受到扼杀,个性发展受到摧残,创新思维的形成成为泡影,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3)有的教师备课缺乏“备学生”这一环节,缺乏对教材的精选与整合,缺乏对学生数学知识体系的方法指导和能力培养;有的教师忽视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堂教学密度要求不足,忽视对学生的基础、能力的关注,导致“教”与“学”不合拍。
2. “学”的方面存在的问题
(1)有的学生学习基础差,学习被动。许多学生依赖性很强,学习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上课不专心听课,对教师课堂上提出的问题及布置的练习总是漫不经心,若无其事,不肯动脑筋。课后又不能及时巩固、总结、寻找知识间的联系。很多学生不重视基础,学习不得法,练习、作业粗心、马虎,教师讲评了订正,结果到后来还是错,更是收效甚微、事倍功半,教师常常抱怨费了力却不见效果。
(2)厌学情绪严重,缺乏良好的学习情感体验及个性品質。许多学生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对学习难以形成愉悦的体验。随着知识的获取和能力的发展,学生的数学学习情感、态度、自信的发展反而形成一定的反差。通过数学学习让学生获得自信和更多的成功感,是数学学习目标极为关注的方面,而这一点在数学学习中却表现得严重不足。考试缺乏竞争意识,认为反正不会做又不愿认真复习,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参加考试。教师布置的作业练习马虎应付,抄袭了事,甚至不交。解题时不遵循一定的步骤,或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解题过程没有逻辑性,不注意必要的解题格式。
二、构建数学高效课堂的方法
1. 教师课堂语言要规范准确、简洁易懂
数学是一门对语言文字规范性要求非常高的学科,尤其是一些概念、定理,一字之差,或者字词顺序颠倒,都可能造成表达意义的不同,所以,教师的课堂语言必须规范准确。
2. 调整课堂结构,注重师生情感交流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文化科学知识的主阵地,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渠道。尤其在社会变革的新时期,经常出现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的现象。教师要随时了解学生对所讲内容的掌握情况,同时更应该注意学生的情绪变化和反应,及时与学生沟通,采取积极评价,使学生体验到尊重、信任、宽容、友爱的教育情感。
3. 应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学因其本身的特殊性,让不少学生觉得它抽象难懂。要使学生产生学习动力,光讲大道理是远远不够的,关键是要想方设法使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教师在教学中可根据教学内容,通过运用一些生动形象、直观有趣的教学手段,为学生创造运用数学的环境;引导学生动手参与,鼓励学生积极探讨。让课堂学习的每一个环节都能感受到学习步步为营的踏实,体会渐入佳境的喜悦,树立学习的信心。
总之,提高课堂效率既要提高教师授课效率,又要提高学生听课效率,只有两者有机结合在一起,才能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要在教学中踏实努力,精选教学内容,巧妙设计教学方式,创造宽松学习环境,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内在的、直接的学习动机,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自觉、主动地学习知识,让学生爱学、乐学,产生学习数学的巨大动力,就能大大提高数学效率,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阜宁陈集中学)
关键词:低效;现状;高效;情感;兴趣
打造高效课堂是当今数学课程改革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近年来,如何优化课堂教学,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数学课堂散发出无限的生命力,是摆在我们数学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我认为打造优质高效的数学课堂,以下几个方面必不可少。
一、认清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及其低效的原因
我认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低效”主要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方不和谐的原因造成的。
1. “教”的方面存在的问题
(1)有的教师严格遵循教材,上课循规蹈矩,不敢越雷池半步,生怕给学生学习带来困难,上课时“说的说,听的听”。因此,课堂气氛沉闷。有的教师不分析教材的编写意图,随意更换内容,总想迎合新课程倡导“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与课改理念,不顾学生和教学实际,“鼓励”学生探究、合作、交流,整堂课热热闹闹、气氛活跃,实际上学生学习漫无边际,课后一知半解,最终造成课堂教学低效。
(2)受传统应试教育观念的深远影响,教师评价过于关注结果,忽视学生在不同时期的努力程度和进步状况,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形成性评价,折射到教学中势必造成教学活动重心的偏移,这样就大大降低了数学教学活动的有效性。重结论、轻过程的教学活动,把形成结论的生动过程变成了单调呆板的机械记忆和模仿练习,学生缺乏对数学的体验、感受、思考和探究,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成为数学教学活动的重要表现形式。学生的智慧、天性受到扼杀,个性发展受到摧残,创新思维的形成成为泡影,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3)有的教师备课缺乏“备学生”这一环节,缺乏对教材的精选与整合,缺乏对学生数学知识体系的方法指导和能力培养;有的教师忽视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堂教学密度要求不足,忽视对学生的基础、能力的关注,导致“教”与“学”不合拍。
2. “学”的方面存在的问题
(1)有的学生学习基础差,学习被动。许多学生依赖性很强,学习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上课不专心听课,对教师课堂上提出的问题及布置的练习总是漫不经心,若无其事,不肯动脑筋。课后又不能及时巩固、总结、寻找知识间的联系。很多学生不重视基础,学习不得法,练习、作业粗心、马虎,教师讲评了订正,结果到后来还是错,更是收效甚微、事倍功半,教师常常抱怨费了力却不见效果。
(2)厌学情绪严重,缺乏良好的学习情感体验及个性品質。许多学生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对学习难以形成愉悦的体验。随着知识的获取和能力的发展,学生的数学学习情感、态度、自信的发展反而形成一定的反差。通过数学学习让学生获得自信和更多的成功感,是数学学习目标极为关注的方面,而这一点在数学学习中却表现得严重不足。考试缺乏竞争意识,认为反正不会做又不愿认真复习,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参加考试。教师布置的作业练习马虎应付,抄袭了事,甚至不交。解题时不遵循一定的步骤,或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解题过程没有逻辑性,不注意必要的解题格式。
二、构建数学高效课堂的方法
1. 教师课堂语言要规范准确、简洁易懂
数学是一门对语言文字规范性要求非常高的学科,尤其是一些概念、定理,一字之差,或者字词顺序颠倒,都可能造成表达意义的不同,所以,教师的课堂语言必须规范准确。
2. 调整课堂结构,注重师生情感交流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文化科学知识的主阵地,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渠道。尤其在社会变革的新时期,经常出现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的现象。教师要随时了解学生对所讲内容的掌握情况,同时更应该注意学生的情绪变化和反应,及时与学生沟通,采取积极评价,使学生体验到尊重、信任、宽容、友爱的教育情感。
3. 应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学因其本身的特殊性,让不少学生觉得它抽象难懂。要使学生产生学习动力,光讲大道理是远远不够的,关键是要想方设法使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教师在教学中可根据教学内容,通过运用一些生动形象、直观有趣的教学手段,为学生创造运用数学的环境;引导学生动手参与,鼓励学生积极探讨。让课堂学习的每一个环节都能感受到学习步步为营的踏实,体会渐入佳境的喜悦,树立学习的信心。
总之,提高课堂效率既要提高教师授课效率,又要提高学生听课效率,只有两者有机结合在一起,才能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要在教学中踏实努力,精选教学内容,巧妙设计教学方式,创造宽松学习环境,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内在的、直接的学习动机,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自觉、主动地学习知识,让学生爱学、乐学,产生学习数学的巨大动力,就能大大提高数学效率,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阜宁陈集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