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zixiaox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强,越来越多的教育界人士认识到经典诵读对于传承中华经典文化的现实意义。但是,对于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开展经典诵读教学,当前仍存在一些认识模糊之处。本文结合小学教学的现状,阐述经典诵读的教学实施策略,希望对小学经典诵读的教学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提升教师对经典诵读的认识
   教师作为直接推进经典诵读的教育者,应当提高自身对于经典诵读的学习和理解,在业余时间诵读经典,加强认识。教师学习好经典诵读的内容,理解其中的深刻含义,才能更好地教授给学生,从而使得学生对经典诵读的理解更加深入透彻。教育主管部门有必要进行针对经典诵读任课教师的专项培训,尽量做到先培训再上课,让每位语文教师对经典诵读的学习意义、知识体系和教学方法有一个系统的认识提升。学校可以组织任课教师专项经典诵读和授课竞赛,不断提升他们的审美情趣和文学艺术素养,使其具备更加深厚的文化底蕴。学校每年应组织全体语文教师进行教学教法、技巧等方面的集中培训。人们常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只有通过增加阅读量来填充自己的知识,在写作和表达时才能得心应手。而且,经典篇目的题材多种多样,比如:古文、诗歌以及文章的形式,有利于学生了解各种类型的写作方式。积累其中的名言名句,多读、多写、多用,有助于文学素材积累,其中的重点字词,同样可以运用到写作和日常生活之中。
   二、构建学校家庭一体的经典诵读文化氛围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要想顺利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学校应该大力营造适合进行经典诵读的环境。学校应加大经典诵读的宣傳活动,定期举办相关活动,来提高学生对于经典诵读的重视程度。比如:定期举办有关经典诵读的朗诵比赛以及主题班会等,通过活动激发小学生对于经典诵读的兴趣。除此之外,学校还应该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增加经典文章的学习讲解活动,教师不要拘泥于课本,可以选择学生兴趣较高的文章举办朗读大赛、作文比赛,通过对经典诵读的学习,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同时,小学语文教师应当根据年级的不同制定不同的授课方法,因材施教,将各种方法灵活变通。
   在学校之外,社会也应当增加对于经典诵读的宣传,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种媒介,推出《中国诗词大会》等弘扬经典诵读的节目;当然,在经典诵读的教育中,家庭教育同样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父母在工作之余,可以与孩子一起诵读经典,从而提高小学生的学习热情。家校一体、构建经典诵读文化氛围,有助于小学生耳濡目染地理解经典,对于优秀传统文化产生亲近感,从而更加主动进行经典诵读学习。学校可以从每天上午7点开始就利用校园广播播放经典的诗词名篇歌曲,如王菲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王力宏的《出塞》、许嵩的《半城烟沙》、童丽的《月满西楼》等。古诗词和流行音乐的结合使得学生更加易于接受古诗词,从内心深处感受到国学经典之美。同时,学校要求家长在家里也尽可能和学生一起进行经典诵读,共同构建经典诵读氛围。
   三、灵活运用各种教学形式及评价标准
   小学经典诵读学习,应当利用新鲜的教学措施和现代化教学设备,将传统的诵读课程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提升孩子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授课时加入flash、音乐等元素,吸引孩子的学习兴趣,用个人诵读展示提升孩子的学习热情等。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们在晨读时间进行经典诵读,诵读形式以班级同学齐读为主,以个人背诵为辅。每天的晨读都让一名学生领读,或者进行个人朗诵,这既是一种教学形式,也是一种小小的考核。在领读的体验过程中,学生既锻炼了能力,又增强了自信心,同时还强化了对经典诵读重要性的认识。每个孩子都积极踊跃地争当领读人、独诵人,学习热情大大增强。
   对于经典诵读的教学评价,应当摒弃单一的评价标准,将评价主体和评价方法多元化。教师、家长、学生自身都可以作为评价者,用演出、比赛、游戏等多种形式进行诵读的评价。
   结束语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经典诵读是非常有意义的,不仅可以促进小学生个人素质和思维的全面发展,同时对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经典诵读的学习,应当从多方面入手,做到社会、学校和家庭三位一体,采取多种方式,使得经典诵读在小学阶段顺利发展。
其他文献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主要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主。略读课文的教学,恰恰就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提高学习兴趣的一个媒介   【关键词】引语;针对性;兴趣;应用   新课标提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而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对话。由此可以看出,阅读教学就是为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服务的。统编版的语文课本包括精读、略读。精读课文是学习方
期刊
《道德与法治》是一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的课程,它的课堂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通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对学生进行公民道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以及创新意识的培养,使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公民道德素质和勇于探究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小学《道德与法治》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它的教学内容基本都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应如何针对这一特点,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顺利
期刊
一篇好文章,除了有引人入胜的开头,还应该有耐人寻味的结尾。结尾除了要服务于文章的内容和中心外,还应简练、生动、恰到好处。那么,怎样写好文章的结尾呢?下面介绍几种方法。   一、自然结尾法    即用事情的结果作为文章的结尾,事情叙述完了,文章也随之结尾。这种结尾的特点就是自然、干净利落,不拖泥带水。例如:课文《林冲棒打洪教头》(苏教实验版五年级上册)就以“洪教头满面羞惭,灰溜溜地走开了”作结尾
期刊
小学高年级班级管理工作向来是班主任工作的难点,大部分老师不愿意担任六年级班主任工作,主要是因为高年级学生没有升学压力,处在心理叛逆期、学习过渡期。管得过严,与你对着干,恨你“入骨”;管得不严,“事故”频发,班主任闹心。那么,如何在管理中寻求平衡点,让学生“舒适”,班主任“舒心”呢?我认为只要拿捏好“放手”的活儿,学生的心便会被牢牢收紧,班级这艘船自然会被班主任轻松掌舵,驶向理想的彼岸。   一、
期刊
一个学生的巨变,引起了我的深思。   那是我任六年级时遇到的一个棘手的学生。她——上学迟到,课堂上不听课,课下不写作业外,几乎每天都要和学生发生矛盾,除此之外还常常闹事,欺负同学。无论是批评还是惩罚,她从不认错,也从不服气,总觉得自己是对的。还经常和任课老师顶撞,把数学书撕得粉碎,简直就是班里的一颗地雷,随时爆炸。   对于这样一个学生,我非常担心,也非常纠结,从教近20年来从没遇到过这样难以
期刊
弹指一挥间,12年悄然而过。12年里,我从初登讲台时的紧张与羞涩,到现在的成熟与干练,不断收获,不断成长。扪心自问,我可以问心无愧地说:在这三尺讲台上,我真的没有过丝毫的倦怠。尤其是每一次走上讲台,面对那一双双稚嫩而又充满期待的双眼,顿时,所有的杂念烟消云散。   参加优质课比赛,是每一位教师必不可少的一次“煎熬式”的体验。今年9月份,我有幸参加了市优质课的评选,一路走来,感触颇多,有惊喜感动,
期刊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是一个重要的环。义务教育新课标提出,语文教学要以读代讲,通过朗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语感,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可是,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有些教师只是为了“读”而“读”,学生唱读的现象依然普遍存在,朗读缺乏有效指导。我认为,要想提高小学生的朗读水平,就要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引导学生在朗读中进行思考和感悟。   一、小学语文朗读问题现状  分析  
期刊
随着国家素质教育及“新课标”的推行,教学模式有着巨大的变化。小学教育也从只注重语数英的学习成绩变成了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学方式。美术的教学在于培养学生拥有发现美的眼睛,因此老师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应该教导学生对美与丑,善与恶的基本认知。   一、豐富教学内容,在美术鉴赏课堂中渗透德育教育   美术教育在素质教育的推行下不仅是对学生简单对美术认知能力的培养,更重要的是通过美术的学习树立学生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各学科教育目标均得到了升级与改进,对学生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对班主任的管理工作产生了较大影响。从某种层面上来讲,班主任对学生的道德修养与学习进步具有深远的影响,因此,班主任要提高自身管理能力。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班主任班级管理;技巧分析   初中阶段的教育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不仅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还要纠正他们错误的行为方式,从而让他们以最好
期刊
当前,全国各地小学积极开展以提升核心素养为目标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工作。将核心素养与小学古诗词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相结合,一直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努力的方向,这不仅是因为核心素养是适应教育改革的重点内容,还因为它是我国坚持德育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综合素质全方位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动力源泉。因此,探究核心素養视角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育改革的教学策略,具有很强的建设性意义。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寓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