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8-000-01
摘 要 本文研究的是农村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特色化发展问题。文章从思想观念、活动内容和活动形式三个方面入手,具体探讨了如何实现农村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特色化发展,分析了农村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特色化发展过程中在思想观念、活动内容和活动形式等方面应注意的问题,希望能够为农村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 大课间 农村小学 特色化发展
农村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实施是促进《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增强青少年体质健康的意见》和“健康第一”的学校体育工作指导思想在农村小学贯彻落实的有效途径。在实施农村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过程中,立足农村小学的师资队伍状况、场地设施条件以及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等实际情况,开展具有鲜明特色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构建符合农村实际的大课间体育运动方式,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有效落实,对于农村小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意义。鉴于此,为了促进农村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所具有的作用的充分发挥,确保农村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的顺利、高效开展,本文就针对农村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特色化发展问题进行了简要的探索与分析。
一、更新观念,是农村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特色化发展的前提
要确保农村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特色化发展,其中最为首要的一点就是要注意改变观念,加深对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认识,从根本上认识到开展农村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必要性和农村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特色化发展的重要性。
大课间体育活动作为近些年来在传统课间操的基础上发展和演变而来的一种新的学校体育活动形式,其活動的内容更加多样,组织形式也更为灵活,能够更好的满足农村小学生的体育活动和体育锻炼需求。然而,实际上,很多农村小学在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时,却由于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使得学校所开展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流于形式,并没有发挥到其应有的作用,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特色化发展更是无从谈起。而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追根究底还是由于学校的领导和教师没有充分的认识到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意义和价值,没有从思想上和观念上真正重视起来所导致的。因此,为了避免上述情况的出现,确保农村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切实落实和特色化发展,首先就要改变农村小学传统的体育教育观念,各地教育部门通过有意识的宣传和引导工作,提高农村小学领导和教师对于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认识与理解,让他们在深入了解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意义和价值的基础上,从思想上真正重视起来,切实做好学校的大课间工作,以此来为农村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特色化发展创设良好的条件。
二、充实内容,是农村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特色化发展的基础
首先,农村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内容的充实与丰富,应从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出发,从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规律出发,不同年级的学生安排不同的活动内容。例如: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可以安排诸如老鹰捉小鸡、丢手绢或者是跳房子等;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则可以安排各种韵律操、足球、篮球等活动。
其次,要注意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组织符合学校特色的活动内容,形成内容特色,以内容的特色来促进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特色化发展。例如:可以将一些民间的体育活动或者是体育小游戏经过改编之后引入大课间体育活动,如,竹竿舞、狮子舞等等,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大课间内容资源。
再次,要注意活动内容的多样性。活动内容的多样性指的是活动项目应尽可能的丰富多彩,而且还要能够根据环境的变化来经常性的变化,以确保锻炼的科学性。例如:随着季节的变化来进行变化,在夏天气温较高的天气或者是冬天气温较低的天气,可以充分开展乒乓球、象棋或者是呼啦圈等能够在室内进行的项目,春季和秋季,气候适宜,适合室外活动,则尽可能的组织开展室外体育活动。
最后,要注意活动内容的不断创新,以此来提高大课间体育活动对学生的吸引力。例如:在组织开展跳绳活动时,不仅可以采用常见的单人跳、双人跳的方式,同时也可以采用花样跳绳的方式。接力跑的内容,不仅可以采用常见的传接棒、传接球,还可以采用跳绳接力、迎面接力或者是单跳接力、双跳接力等等更具趣味性的活动内容。
三、创新形式,是农村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特色化发展的关键
在开展农村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过程中,如果能够重视和关注活动形式的创新,以新颖多样的组织练习形式来贯彻落实大课间体育活动,将会更有利于学生参与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积极性的激发和保持,对于农村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特色化发展也会产生积极的促进意义。
而要创新农村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形式,具体来说,需要注意关注如下两个方面的问题:首先,要注意坚持体育与艺术,尤其是与音乐的结合。音乐作为一种艺术语言,其不但能够表达情感,还有助于掌握和调节活动的节奏。在开展农村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时,如果将音乐与体育结合起来,让学生伴随着轻松、自然的音乐节奏来开展活动,能够起到以美育人、以美健体作用,在体现学校大课间体育活动特色的同时,更好的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与提升。
其次,要注意坚持规定项目与自选项目的结合。在创新农村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时,切忌出现完全脱离规定项目,随意发挥的情况。只有始终坚持规定项目与自选项目的有机结合,才能够在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发展学生的个性,实现学校大课间体育活动特色化发展的同时,确保学校所开展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始终不脱离活动的初衷,确保活动的质量和成效。
参考文献:
[1] 曲宗湖.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设计与开发[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
[2] 陈作锋.开展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实效性研究[J].体育师友.2012(01).
[3] 姚瑞刚.江苏省中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设计与实施的案例分析研究[D].扬州大学.2013.
摘 要 本文研究的是农村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特色化发展问题。文章从思想观念、活动内容和活动形式三个方面入手,具体探讨了如何实现农村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特色化发展,分析了农村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特色化发展过程中在思想观念、活动内容和活动形式等方面应注意的问题,希望能够为农村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 大课间 农村小学 特色化发展
农村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实施是促进《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增强青少年体质健康的意见》和“健康第一”的学校体育工作指导思想在农村小学贯彻落实的有效途径。在实施农村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过程中,立足农村小学的师资队伍状况、场地设施条件以及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等实际情况,开展具有鲜明特色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构建符合农村实际的大课间体育运动方式,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有效落实,对于农村小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意义。鉴于此,为了促进农村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所具有的作用的充分发挥,确保农村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的顺利、高效开展,本文就针对农村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特色化发展问题进行了简要的探索与分析。
一、更新观念,是农村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特色化发展的前提
要确保农村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特色化发展,其中最为首要的一点就是要注意改变观念,加深对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认识,从根本上认识到开展农村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必要性和农村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特色化发展的重要性。
大课间体育活动作为近些年来在传统课间操的基础上发展和演变而来的一种新的学校体育活动形式,其活動的内容更加多样,组织形式也更为灵活,能够更好的满足农村小学生的体育活动和体育锻炼需求。然而,实际上,很多农村小学在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时,却由于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使得学校所开展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流于形式,并没有发挥到其应有的作用,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特色化发展更是无从谈起。而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追根究底还是由于学校的领导和教师没有充分的认识到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意义和价值,没有从思想上和观念上真正重视起来所导致的。因此,为了避免上述情况的出现,确保农村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切实落实和特色化发展,首先就要改变农村小学传统的体育教育观念,各地教育部门通过有意识的宣传和引导工作,提高农村小学领导和教师对于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认识与理解,让他们在深入了解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意义和价值的基础上,从思想上真正重视起来,切实做好学校的大课间工作,以此来为农村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特色化发展创设良好的条件。
二、充实内容,是农村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特色化发展的基础
首先,农村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内容的充实与丰富,应从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出发,从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规律出发,不同年级的学生安排不同的活动内容。例如: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可以安排诸如老鹰捉小鸡、丢手绢或者是跳房子等;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则可以安排各种韵律操、足球、篮球等活动。
其次,要注意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组织符合学校特色的活动内容,形成内容特色,以内容的特色来促进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特色化发展。例如:可以将一些民间的体育活动或者是体育小游戏经过改编之后引入大课间体育活动,如,竹竿舞、狮子舞等等,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大课间内容资源。
再次,要注意活动内容的多样性。活动内容的多样性指的是活动项目应尽可能的丰富多彩,而且还要能够根据环境的变化来经常性的变化,以确保锻炼的科学性。例如:随着季节的变化来进行变化,在夏天气温较高的天气或者是冬天气温较低的天气,可以充分开展乒乓球、象棋或者是呼啦圈等能够在室内进行的项目,春季和秋季,气候适宜,适合室外活动,则尽可能的组织开展室外体育活动。
最后,要注意活动内容的不断创新,以此来提高大课间体育活动对学生的吸引力。例如:在组织开展跳绳活动时,不仅可以采用常见的单人跳、双人跳的方式,同时也可以采用花样跳绳的方式。接力跑的内容,不仅可以采用常见的传接棒、传接球,还可以采用跳绳接力、迎面接力或者是单跳接力、双跳接力等等更具趣味性的活动内容。
三、创新形式,是农村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特色化发展的关键
在开展农村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过程中,如果能够重视和关注活动形式的创新,以新颖多样的组织练习形式来贯彻落实大课间体育活动,将会更有利于学生参与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积极性的激发和保持,对于农村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特色化发展也会产生积极的促进意义。
而要创新农村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形式,具体来说,需要注意关注如下两个方面的问题:首先,要注意坚持体育与艺术,尤其是与音乐的结合。音乐作为一种艺术语言,其不但能够表达情感,还有助于掌握和调节活动的节奏。在开展农村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时,如果将音乐与体育结合起来,让学生伴随着轻松、自然的音乐节奏来开展活动,能够起到以美育人、以美健体作用,在体现学校大课间体育活动特色的同时,更好的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与提升。
其次,要注意坚持规定项目与自选项目的结合。在创新农村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时,切忌出现完全脱离规定项目,随意发挥的情况。只有始终坚持规定项目与自选项目的有机结合,才能够在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发展学生的个性,实现学校大课间体育活动特色化发展的同时,确保学校所开展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始终不脱离活动的初衷,确保活动的质量和成效。
参考文献:
[1] 曲宗湖.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设计与开发[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
[2] 陈作锋.开展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实效性研究[J].体育师友.2012(01).
[3] 姚瑞刚.江苏省中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设计与实施的案例分析研究[D].扬州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