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学生的荣辱观教育

来源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179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同时代、阶段和政党有不同的荣辱观,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先进荣辱观,社会主义荣辱观对大学生成才成长十分重要,加强对大学生荣辱观教育,必须根据大学生的特点和现状,以培养“完善人格”为目标。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努力营造校园综合育人环境来进行。
其他文献
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文坛曾掀起一股“王朔潮”。王朔采取调侃的说话腔调,以惊人的准确性和艺术概括力反映了20世纪末一部分中国市民的流浪心态,其作品被称为“痞子文学”
贾谊是西汉前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文学家.在思想上,他较多地接受了道家的影响,认为"道"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本体,主张无为而治,并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古代哲学的辩
以中华民族复兴为己任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新中国成立后,历经几代领导人的艰苦探索和不懈努力,从毛泽东提出工业化和四个现代化目标,到邓小平提出小康概念并制定百年图强发展战
20世纪20年代,中国兴起了多种教育思潮,平民教育思潮是最重要的一种。中国平民教育首先兴起于城市,自20年代中期始,其重心逐渐转移至乡村。这一转移是由政治、经济、教育观念等原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在对时代主题的现代厘定和传统社会主义的反思及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实践经验的总结基础上提出的、符合初级阶段的中国现实国情的现代化建设理论,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出的一个新的奋斗目标.这一奋斗目标的提出,对于加强认识,全面理解邓小平小康理论的精神实质,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具有深刻的
随着1987年<民法通则>的实施,我国初步确定了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经过十几年的不断探讨发展,到2001年3月最高人民法院<解释>的颁布,我国的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得到重大发展,但仍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