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永诚公司使用无害化处理设备猪场的背景介绍
福建永诚公司1992年成立,2010年成为福建第一家首批加入国家核心育种场。2008年与美国顶级育种公司华多合资成立永诚华多育种公司,分别于2008年、2009年引入两批高端种猪,采用中美同步育种技术,生长速度在国内遥遥领先。也是在这样的合资背景下,永诚公司董事长薛永柱先生于2009年访问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学习了由猪扩展专家默勒教授推广的《堆肥法处理牲畜尸体》技术。
永诚公司现核心群存栏4 000多头,年出栏种猪30 000头,商品猪55 000头,年处理死胎4 500多头、种(公)母猪尸体100头左右、哺乳仔猪尸体4 000多头、保育猪、育成尸体3 000多头,处理尸体总量接近11 600多头。
死猪处理是令猪场最为头痛的问题,如若处理不好,污染环境,疾病扩散,过去的黄浦江事件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永诚公司地处国家著名侨乡福清市高山镇,比邻国家综合试验区平潭县,可想而知,死猪处理不好将会带来的社会影响!
2 永诚如何选择处理病死猪方式
截止2010年以前,场内死猪处理还是延续传统的化尸井。一口化尸井的造价一般在5万人民币左右,但使用期限一般为2年,同时恶臭连连,附近乡邻抱怨不断,负责处理的员工也无法忍受,频频离职,每月的巨大烧碱使用量,致使运行成本高、效果低,造成生产管理上很多困扰。
永诚公司董事长薛永柱先生2009年访美归来后,立即组织生产部、技术部、工程部、采购部等相关部门开会讨论学习心得,一致通过并总结出适合本公司需求,也是适合各大中型养猪企业的死猪堆肥处理方案。
3 运行介绍(图1~7)
3.1 建设
位置选择远离猪场下风向位置,最好建在沼气污水处理厂附近。采用方管钢架、波纹彩钢瓦结构,内衬油毡布、木条,建立三面墙体,每间长6 m,宽4 m,高1.5 m,合计36 m3,每立方可堆肥30 kg左右死猪10头,大概每间堆肥300头左右,万头猪场建设4间144 m3绰绰有余。造价3~4万人民币,锯末5元/包,预备1 000多包运行。
第一间堆满后,使用第二间,依次交替。每间可堆肥2~3个月的死猪,第3间或第4间投入使用时,第1间已经堆肥6个月(最上层开始计算时间),可以翻开锯末装袋进行二次使用。初期使用,地面最少铺30 cm~40 cm厚含水20 %的新鲜锯末,尸体靠近墙体位置应距离覆盖锯末留30 cm,体重100 kg以上的育肥或种公母猪要破开腹腔塞填锯末,20 kg以下死猪、死胎、胎衣可以集中一起填埋,尸体表面覆盖30 cm厚锯末,大体型的母猪或公猪要3个月时翻动,重新分配水分、氧气。夏季每周喷淋以保持湿度,北方冬季严寒雨雪时节,考虑使用地暖或延长2个月堆肥时间,测量内部温度55 ℃~60 ℃。使用后的泥化锯末50 %可以二次使用,其他50 %打包由种植蔬菜、蘑菇、茶叶等种植户跟猪粪一起运走,可作良好的有机肥料。
3.2 使用情况
操作过程基本没有臭味,所有工作只需1名员工兼职完成。
关于堆肥过程中对致病菌杀灭作用只有极少的研究报道,总的来说不会增加疾病传播的风险。国外对堆肥中某些疾病的检测,见表1。
4 同行建议
无论猪场规模是大是小,都可以使用堆肥处理,根据自己的存栏、死亡率、死胎率,计算每年处理头数,因地制宜搭棚建设。而且锯末来源简单、广泛、价格低廉,运行成本非常低,不会污染地下水和周围空气质量,降低了疾病传播。当然,如果拥有广阔的土地(如:新疆天康),选择掩埋也是可行的。
5 效益
第一,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第三十三条国家鼓励和支持对染疫畜禽、病死或者死因不明畜禽尸体进行集中无害化处理,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处理费用、养殖损失给予适当补助(2014年1月1日实施),农业部、财政部2011年7月要求各乡镇政府,对每头病死猪的猪农给80元无害化处理补助,补助金由中央及地方政府共同承担。做好数据档案整理,照片、视频拍摄,执行一个良好的无害化处理措施,享受政府补助。
第二,避免死猪流入市场,流入荒郊野外,是一个养猪企业的社会责任,也是养猪人的道德体现。
6 其他处理死猪方式见解
目前猪场一般选择5种处理方式:①深埋。②化尸井。③焚烧、炼制。④堆肥。⑤喂鱼(鳖、龟、狐狸、貂)。
深埋虽然可以化作地下肥料,但需要大面积的农作物土地,一般猪场都不像美国猪场那样土地阔绰,草草掩埋,遇到雨水冲刷同样会污染空气,致使疾病扩散。
化尸井混凝土夯实,不易污染,虽然可以大量集中处理,但是造价成本高,使用2年左右就需重新建设。
焚烧、炼制更是需要投入电费、油费、机械维护等,成本非常高。
堆肥反而是一种较新颖的处理方式,使用锯末、稻糠之类的廉价物料,堆肥发酵半年左右,循环使用,空气质量良好,不污染地下水。
关于混养户饲喂水产等方式,是小范围的可行办法。但是面对大量死猪时,可消耗的也就九牛一毛。且在处理时还需要对尸体进行高温蒸煮灭菌,耗时耗力。就整个行业来讲不可行。
7 目前制约病死猪无害化处理的因素
第一,国家政策的执行很不到位。市县对死猪补贴的发放也只局限在规模猪场,乡村散养户补贴实难到位或被挪用。甚至有些地方不补贴反而收取处理费用。再者养猪集中的村镇,未评估计算死亡数量,即便有无害化处理设施也会来不及处理。
第二,某些地区私屠滥宰现象屡禁不止,地下工厂泛滥猖獗。比如1头重100 kg~200 kg的死母猪补贴80元,保险1 000元,违法收购者却给200~300元,个别养殖户见有利可图,造成死猪肉、注水肉流通消费,类似新闻报道不绝于耳。另有听闻白天掩埋,晚上盗尸的事情。总之,国家打击力度不够,职能执法部门权力分散也是一大弊端。
第三,死猪化制企业未成气候。虽有报道某某地区建立无害化处理中心,油水分离炼制工业油、生产有机肥料等等,但到底成效如何还待观察。□□
福建永诚公司1992年成立,2010年成为福建第一家首批加入国家核心育种场。2008年与美国顶级育种公司华多合资成立永诚华多育种公司,分别于2008年、2009年引入两批高端种猪,采用中美同步育种技术,生长速度在国内遥遥领先。也是在这样的合资背景下,永诚公司董事长薛永柱先生于2009年访问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学习了由猪扩展专家默勒教授推广的《堆肥法处理牲畜尸体》技术。
永诚公司现核心群存栏4 000多头,年出栏种猪30 000头,商品猪55 000头,年处理死胎4 500多头、种(公)母猪尸体100头左右、哺乳仔猪尸体4 000多头、保育猪、育成尸体3 000多头,处理尸体总量接近11 600多头。
死猪处理是令猪场最为头痛的问题,如若处理不好,污染环境,疾病扩散,过去的黄浦江事件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永诚公司地处国家著名侨乡福清市高山镇,比邻国家综合试验区平潭县,可想而知,死猪处理不好将会带来的社会影响!
2 永诚如何选择处理病死猪方式
截止2010年以前,场内死猪处理还是延续传统的化尸井。一口化尸井的造价一般在5万人民币左右,但使用期限一般为2年,同时恶臭连连,附近乡邻抱怨不断,负责处理的员工也无法忍受,频频离职,每月的巨大烧碱使用量,致使运行成本高、效果低,造成生产管理上很多困扰。
永诚公司董事长薛永柱先生2009年访美归来后,立即组织生产部、技术部、工程部、采购部等相关部门开会讨论学习心得,一致通过并总结出适合本公司需求,也是适合各大中型养猪企业的死猪堆肥处理方案。
3 运行介绍(图1~7)
3.1 建设
位置选择远离猪场下风向位置,最好建在沼气污水处理厂附近。采用方管钢架、波纹彩钢瓦结构,内衬油毡布、木条,建立三面墙体,每间长6 m,宽4 m,高1.5 m,合计36 m3,每立方可堆肥30 kg左右死猪10头,大概每间堆肥300头左右,万头猪场建设4间144 m3绰绰有余。造价3~4万人民币,锯末5元/包,预备1 000多包运行。
第一间堆满后,使用第二间,依次交替。每间可堆肥2~3个月的死猪,第3间或第4间投入使用时,第1间已经堆肥6个月(最上层开始计算时间),可以翻开锯末装袋进行二次使用。初期使用,地面最少铺30 cm~40 cm厚含水20 %的新鲜锯末,尸体靠近墙体位置应距离覆盖锯末留30 cm,体重100 kg以上的育肥或种公母猪要破开腹腔塞填锯末,20 kg以下死猪、死胎、胎衣可以集中一起填埋,尸体表面覆盖30 cm厚锯末,大体型的母猪或公猪要3个月时翻动,重新分配水分、氧气。夏季每周喷淋以保持湿度,北方冬季严寒雨雪时节,考虑使用地暖或延长2个月堆肥时间,测量内部温度55 ℃~60 ℃。使用后的泥化锯末50 %可以二次使用,其他50 %打包由种植蔬菜、蘑菇、茶叶等种植户跟猪粪一起运走,可作良好的有机肥料。
3.2 使用情况
操作过程基本没有臭味,所有工作只需1名员工兼职完成。
关于堆肥过程中对致病菌杀灭作用只有极少的研究报道,总的来说不会增加疾病传播的风险。国外对堆肥中某些疾病的检测,见表1。
4 同行建议
无论猪场规模是大是小,都可以使用堆肥处理,根据自己的存栏、死亡率、死胎率,计算每年处理头数,因地制宜搭棚建设。而且锯末来源简单、广泛、价格低廉,运行成本非常低,不会污染地下水和周围空气质量,降低了疾病传播。当然,如果拥有广阔的土地(如:新疆天康),选择掩埋也是可行的。
5 效益
第一,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第三十三条国家鼓励和支持对染疫畜禽、病死或者死因不明畜禽尸体进行集中无害化处理,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处理费用、养殖损失给予适当补助(2014年1月1日实施),农业部、财政部2011年7月要求各乡镇政府,对每头病死猪的猪农给80元无害化处理补助,补助金由中央及地方政府共同承担。做好数据档案整理,照片、视频拍摄,执行一个良好的无害化处理措施,享受政府补助。
第二,避免死猪流入市场,流入荒郊野外,是一个养猪企业的社会责任,也是养猪人的道德体现。
6 其他处理死猪方式见解
目前猪场一般选择5种处理方式:①深埋。②化尸井。③焚烧、炼制。④堆肥。⑤喂鱼(鳖、龟、狐狸、貂)。
深埋虽然可以化作地下肥料,但需要大面积的农作物土地,一般猪场都不像美国猪场那样土地阔绰,草草掩埋,遇到雨水冲刷同样会污染空气,致使疾病扩散。
化尸井混凝土夯实,不易污染,虽然可以大量集中处理,但是造价成本高,使用2年左右就需重新建设。
焚烧、炼制更是需要投入电费、油费、机械维护等,成本非常高。
堆肥反而是一种较新颖的处理方式,使用锯末、稻糠之类的廉价物料,堆肥发酵半年左右,循环使用,空气质量良好,不污染地下水。
关于混养户饲喂水产等方式,是小范围的可行办法。但是面对大量死猪时,可消耗的也就九牛一毛。且在处理时还需要对尸体进行高温蒸煮灭菌,耗时耗力。就整个行业来讲不可行。
7 目前制约病死猪无害化处理的因素
第一,国家政策的执行很不到位。市县对死猪补贴的发放也只局限在规模猪场,乡村散养户补贴实难到位或被挪用。甚至有些地方不补贴反而收取处理费用。再者养猪集中的村镇,未评估计算死亡数量,即便有无害化处理设施也会来不及处理。
第二,某些地区私屠滥宰现象屡禁不止,地下工厂泛滥猖獗。比如1头重100 kg~200 kg的死母猪补贴80元,保险1 000元,违法收购者却给200~300元,个别养殖户见有利可图,造成死猪肉、注水肉流通消费,类似新闻报道不绝于耳。另有听闻白天掩埋,晚上盗尸的事情。总之,国家打击力度不够,职能执法部门权力分散也是一大弊端。
第三,死猪化制企业未成气候。虽有报道某某地区建立无害化处理中心,油水分离炼制工业油、生产有机肥料等等,但到底成效如何还待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