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马车里的大社会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2471143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羊脂球》描述了一个关于战争时期的爱国主义与人性美丑的故事。古往今来,妓女遭人歧视或被人怜悯,而名为“羊脂球”的妓女,却成为了一个值得人尊重的形象。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莫泊桑运用大量的对比手法,将“羊脂球”的美好品质无限凸显、更加鲜活。可以说,贯穿全文的对比艺术是这部百世流芳的作品的灵魂所在。
  关键词:对比;《羊脂球》;莫泊桑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27--01
  莫泊桑将故事置于一个敏感的时代背景下,法国在普法战争中失败,大量普鲁士士兵进占法国各大城市,人民饱受苦难。在国家和个人的选择上,千人千面。这种背景下,对比手法的运用恰到好处,文中有不同阶级的对比,也有对同胞、和敌人态度的横、纵向的对比。本文将主要从显性和隐性两个方面来分析对比的运用及其对人物塑造和作品艺术性的作用。
  一、显性对比
  1.整体和部分的对比
  普鲁士人进占鲁昂时,人们从最初的满心恐怖慢慢变成与敌人和平共处。“在许多家里,普鲁士军官和房东一家同桌吃饭……既然自己完全捏在此人的手心里,跟他伤了和气又有什么好处?真要那么干的话,与其说是勇敢,倒不如说是鲁莽。”这几乎是所有鲁昂资产阶级对待敌人的态度,他们没有国家荣辱观、贪生怕死,一旦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发生冲突,他们会毫不犹豫选择后者。也许没有人愿意为了虚无的爱国主义去冒失去生命之险。但羊脂球,一个卑微的妓女却敢这么做。“我从窗子里看着他们,这些头戴尖顶钢盔的大肥猪,我的女佣抓住我的手,我才没把家具扔出去砸断他们的脊梁骨。”普鲁士人原本没有打扰她,也没有威胁到她的利益,但面对他们她仍旧义愤填膺、勇于斗争。可是,大部分鲁昂人都做不到,也不敢做。
  2.对同胞态度的对比
  当“九人”认为和一个妓女同乘一驾马车是耻辱时,羊脂球把自己的食物分给了他们,他们才免于饿死;“九人”想尽早离开小旅馆开始抱怨羊脂球的勇敢行为时,羊脂球牺牲了自己的身体和尊严;多亏了羊脂球,他们得以重新上路,却从此对羊脂球冷目相对。
  3.对敌人态度的对比
  马车上的旅客们下榻小旅馆,普鲁士军官不许他们离开,九人团体妥协了,只能唯唯诺诺以礼相待。三位尊贵的夫人竟然在臆想军官本来更喜欢她们三人,是尊重有妇之夫才改变目标的,所以称那位军官“行为挺正派”。与之相反,羊脂球听到军官的无理要求之后怒火中烧,破口大骂“这个普鲁士死狗”,坚决不从。对九人团体而言,个人生命和利益胜过一切,没有什么能凌驾于这之上,国家荣辱与他们无关,丢掉尊严也没关系。羊脂球却无所畏惧,始终坚持她认为对的事情。
  4.阶级的对比
  十位旅客分属于不同的阶级,有些是贵族、有些是资产阶级、有些声称是国家和人民的救世主,他们是体面人,是人们口中的“上等人”。只有羊脂球是个为人不齿的妓女,是“下等人”。但在特殊情况下总存在一个无法忽视的事实:有时候“下等人”比“上等人”更值得尊重。例如抗日战争期间,大量“上等人”变成了人人喊打的汉奸,保卫祖国的是地位较低的人民大众。这篇小说也不例外,莫泊桑有意让书中的角色分属不同的阶级,然后将其对比。贵族们、资产阶级们、修女们应对敌人和同胞的方式太可耻,一个妓女却显示出了高洁的品行。所以说,一个人的品质,从来都不是由他所在的阶级决定的,至少羊脂球在这次旅途中以实际行动证明了,她的品行碾压所谓的“上等人”。
  5.不同时期对羊脂球的态度的对比
  故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马车里、旅馆里、马车里。在旅途之初,九人以轻蔑眼光看待羊脂球,三位贵妇人把她当作“婊子”“社会耻辱”,羊脂球的慷慨分食却瞬间让她们改变了态度,毕竟“吃了这胖姑娘的东西,就不能不跟她說话了”;在旅馆里,羊脂球拒绝了普鲁士军官的无理要求,却由此激怒了那九人。他们试图说服她,同时又在暗地里嘲讽她;最后羊脂球为了拯救同伴,不得不放弃自我。可在重新启程的马车上,匆忙赶来的羊脂球没有准备食物,而那九人,即使食物装得满满当当,也丝毫没有要分享给她的意思。从他们对羊脂球态度的一系列变化上,不难看出这些伪君子只考虑到个人利益,他们贪婪、虚伪、残忍、没有原则而且不懂感恩。反观羊脂球,她贡献出去的不止食物,还有身体和尊严。她顾大局、也重情义,可悲再大的牺牲都唤不醒那些人的善心,但通过这横、纵向的对比,也更让读者对羊脂球是美好品质肃然起敬。
  二、隐性对比
  除了处处可见的关于阶级、态度等方面的对比,小说中还存在另一种对比:隐性对比。提到妓女,人们大多嗤之以鼻,妓女们值得同情,却很少得到尊重。这是个无法辩驳的事实,因为她们中的大多数一旦选择了这种生活,往往会失去原则。羊脂球却是个例外,她卑微却不下贱。如羊脂球一般的妓女们的存在时刻提醒着我们,不应该随便轻视妓女,有时候,这个群体才是社会的良心。
  三、结语
  马车里的十人,性格、教养和社会地位不同,打哈欠的方式都不同。容纳了形形色色的人的马车就像法国整个社会的缩影。在小小的马车和旅馆内,莫泊桑利用对比手法演绎出了一场时长为六天的精彩的人性表演。无疑是处处可见的对比让整个“表演”显得更加丰满,各位“表演者”因此栩栩如生、风格鲜明、有血有肉,同时整个故事更具有艺术感染力。
  参考文献:
  [1]Etude d’oeuvre : Boule de suif de Maupassant. Studyrama N°91009.
  [2]曹让庭. 对照艺术的杰作——谈《羊脂球》人物塑造的主要手段[J].湘潭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年第4期.
  [3]陈娥. 浅论《羊脂球》里的美丑对比艺术[J].理论观察,2013年第8期.
  [4]赛序新,高立安.对比强烈,美丑毕现.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第6卷.
  [5]王梅,杜进.《羊脂球》结构系统观.安庆师范学院学报,1987年第2期.
其他文献
摘 要:在爱伦坡的创作观中,整体效果始终是其坚守奉行的原则。在《丽吉娅》中,开篇的题记、美人意象的隐喻、场景作为内心世界的外化以及最关键的借尸还魂的情节设置,都可视为爱伦坡为了实现其整体效果而做出的精心安排。并且通过对关键线索的串联和联系,可以发现意志是小说在极力表现的关键词,通过意志的力量与失去意志会出现的可怕情境,让读者同样在恐怖感中生发出对意志力量的关注。  关键词:《丽吉娅》;意志;整体效
摘 要:作为我国现代新诗著名流派的新月派代表诗人的徐志摩,他以独特的艺术手法,及其超然的想象力,将传统与现代相融合,创作出了大量经典诗歌作品。他的诗歌意境优雅风格婉约,想象丰富,字句圆润,彰显音乐之美,神韵飘逸多变,散发着理想主义的光芒和人性之美的光辉。这些独具一格的艺术特性和美学价值诗歌,在我国现代新诗发展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诗歌;徐志摩诗歌;艺术特性  作者简介:刘妍(1983.
摘 要:《西线无战事》是由德国作家埃里希·玛利亚·雷马克创作的战争题材小说。小说主要讲述了以保罗·博伊默尔为代表的德国士兵,在严酷的战争中出现种种异化的现象,并且对战争的意义产生了质疑。本文从弗洛姆的观点分析《西线无战事》异化的士兵形象,主要从三部分论述异化的士兵形象。首先,从外在环境的角度论述士兵异化的起因;其次,从内在精神的角度展现士兵异化过程;最后,士兵是“边缘人”异化结果。  关键词:《西
摘 要:黄宾虹先生作为传统中国画四大家之一,其绘画最大的特点,就在于金石书法用笔风格的融入。他在山水画创作中揉入了金石碑学的用笔,在流畅的画笔运行中,加入金石刻文的迟涩和凝重,营造出“内美静中参”的境界。本文通过对黄“金石入画”的特点由来进行阐述,结合金石古文的风格来对黄作品中“金石入画”的力与美进行赏析,提出黄宾虹将中国画的笔墨提炼推进到极致,作为既有创作实践又有理论建树的大师,其称号是当之无愧
摘 要:詹姆逊对文本的解读,不仅注重明确的叙事,而且注重的是没有说出来的东西,因此他认为文学批评家的首要任务就是将历史文本本身恢复“充分的言语”,所以詹姆逊的视野是很开阔的,并且作为一个标榜马克思主义者,詹姆逊在接受广泛的文论思想的同时采取的是一种批判的吸收和辩证的借鉴,并在文类批评中提出了“符码转换”的思想,可以说为我们在文学研究过程中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和思路。  关键词:詹姆逊;政治无意识;文
摘 要:2017年开播的文化情感类节目《朗读者》,将受访者的个人成长、情感经历、背景故事与经典佳作相结合的形式,选择精美的文字,用最真挚的情感读出文字背后的意义。《朗读者》这档节目的持续走红与其独具特色的开场白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开场白的主题性、现场性及生动性在这档节目里运用各类辞格表现得淋漓尽致。以《朗读者》前七期的开场白为研究对象,采用陈望道先生在《修辞学发凡》中的辞格定义,解读《朗读者》的开
冬神死去时  北国的军队正在溃退  他所豢养的彗星、暴雪、狂风  一颗颗尖叫着掉下来  地上万物蠢蠢欲动  低声浅唱,汇聚成嗡嗡的雷声  命运女神高高举起长矛  顿时大雨如注  沉睡多时的大海  被婉转动听的鋼琴声唤醒  海神波塞冬的白马昂首奔跑  在碧绿的草原上  苏醒的松鼠打着哈欠  一眨眼就消失在花园里  恋人们在长街上依依惜别  月亮躲了起来不忍睹视  所有人都准备新的生活  猪圈马厩打扫
摘 要:张爱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著名女作家,她的作品兼具通俗性与高雅性备受读者喜爱。本文从张爱玲小说中的亲子关系出发,探索张爱玲消解温情的亲情书写,进一步把握张爱玲特殊的文学表达。  关键词:张爱玲;亲子关系  作者简介:喻赛琼(1997.8-),女,汉族,湖南省益阳人,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2014级本科在读,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36-0-01  李商隐的《安定城楼》作于唐文宗开成三年(838年),时李义山因“牛李党争”的波及,故参加博学宏词科未中。在帮助料理完恩师令狐楚的丧事后,应节度使王茂元的邀请,初入泾原幕。不幸落选的李商隐来到甘肃泾原,登临安定城楼,发端幽思,“将忧念国事、抒写抱负、感慨身世、抨击腐朽融为一体”(《李商隐诗
摘 要:日本特有的内外文化影响着日语语言的表达方式,是日语语言最为显著的语言特征。基于此,本文说明了日本社会对于内外文化的界定,分析了授受关系中的内外文化,阐述了日语语言特性中的内外文化。  关键词:日语;内外文化;敬语  作者简介:袁媛(1983.2-),女,汉族,湖北黄石人。  [中图分类号]:G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27--01  引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