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羊螨病发病特点与防治措施

来源 :畜牧兽医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lion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藏羊螨病是由疥螨和痒螨寄生在羊体表和表皮层内引起的一种慢性消耗性体内寄生虫病。藏羊螨病又被称为疥癣病或者疥螨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该种疾病传播流行具有一定的季节性,常发生于每年的冬春季节。该文主要结合一个养殖场的实际发病情况,分析了藏羊螨病的发生和防治对策,希望通过该次研究对广大养殖户有一定帮助。
  关键词:藏羊螨病;诊断;防治
  中图分类号:S858.26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2096-3637.2019.18.091
  0 引言
  藏羊螨病是藏羊养殖中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它主要是由疥螨科或者痒螨科的螨虫寄生在羊皮表或皮肤组织内部引起的一种慢性皮肤性疾病,多数是因为接触感染。该种疾病的典型临床症状是引起羊体表瘙痒,患病羊不停的摩擦患病部位,导致患病部位充血出血,结痴,具有高度的接触性和传染性。相对于舍饲养殖的羊群,放牧养殖的羊群更容易感染该种寄生虫病。藏羊螨病一旦在羊群中传播流行,会对整个羊养殖产业造成严重危害,给养殖户带来巨大经济损失。在放牧地区,由于农牧民对该种寄生虫病的发病机制、传播途径知识有所欠缺,很多养殖户缺乏科学驱虫和卫生消毒的理念,导致螨虫大量滋生繁殖,使该种疾病反复发生,反复流行。
  1 发病经过
  2018年2月13日,某养殖户养殖的133头藏羊群中出现了发病情况,该养殖户坚持自繁自养,并按照当地动物部门制定的免疫程序,对羊群进行要妥善的疫苗免疫接种。病情先是从羔羊群中传播流行,发病初期患病羊会表现出轻微的瘙痒症状,没有引起养殖户的重视,1周后养殖场体表瘙痒症状羊数量越来越多,引起养殖户重视,将患病羊单独隔离养殖,但病情没有得到有效控制。该养殖户并没有制定有效的卫生驱虫制度,羊群已经连续多年没有进行妥善的驱虫处理。养殖场的整体卫生环境较差,由于外界温度较低,养殖户将整个羊群圈养在1个大的圈舍中,养殖密度较大,很容易造成致病原的传播蔓延。
  2 流行病学
  藏羊螨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多发生于每年的冬春季节,这个期间羊体表羊毛浓密,圈舍湿度较高,卫生环境较差,十分适合螨虫的繁殖生长。再加上青海地区每天早晚温差较大,夜间动物的相互接触直接导致该种疾病的迅速传播蔓延。夏秋季节由于外界温度较高,对羊进行剪毛处理后,由于体表羊毛较少,体表皮肤经受阳光照射,温度升高,不利于螨虫的存活和生长发育,大部分螨虫都会在阳光照射下死亡,再加上这个时间木草较为丰盛,营养条件较好,很少羊发病,主要表现为螨虫的携带者。有少数的螨虫会藏在耳朵、蹄踵、腹股沟等处,同时在放牧地点和养殖场的各个死角难以消毒的区域也会存在大量螨虫。等进入冬春季节后,由于季节发生变化,螨虫又会重新活跃,繁殖能力增强,成为养殖场的主要危险源。另外,冬春季节牧草缺乏,加上养殖户没有对羊群进行适当的补饲处理,羊群身体抵抗能力较差,身体瘦弱,会加重该种疾病的传播流行。
  3 临床症状
  发病初期患病羊仅表现出轻微的临床症状,体表皮肤瘙痒,但瘙痒的症状会迅速消失,一段时间后在患病部位会出现黄色的皮屑,患病羊体表皮肤瘙痒难耐,不断在围墙或者石柱上摩擦,如果没有及时发现,不进行有效的治疗,患病部位的丘疹结节形成水泡,最终形成脓疱,脓疱破裂后形成痴皮。危害严重時,患病部位组织不断增厚,质地坚硬,最厚的可达2cm。随着病情进一步发展,患病部位的皮肤角质化严重,皲裂,皮肤失去弹性,形成大量褶皱,开裂后,从中流出带有血液的浑浊内容物m。患病羊由于体表皮肤瘙痒难耐,不断的啃咬摩擦患病部位,烦躁不安影响到正常的采食和休息,胃肠道的消化能力下降,再加上寒冷刺激,体温下降,胃寒怕冷,喜欢拥挤在一起取暖,生长发育停止,身体逐渐消瘦,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很容易继发感染细菌性、病毒性疾病而导致死亡。
  4 实验室诊断
  结合养殖场的发病经过、流行特点和临床症状,可以对病情做出初步诊断,怀疑是藏羊螨病,但要确诊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实验室诊断。将患病羊患病部位和健康部位的羊毛去除,然后选择使用经过消毒的凸刃小刀,轻轻刮去患病部位和健康部位的皮屑,装到试管中,带回实验室进行检查。将采集的皮屑摊开在黑纸上,灯光照射或者加热处理,可以观察到有大量螨虫从皮屑中爬出[2]。然后将样品放置在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煮沸5min,皮屑融化后,静置20min,放置在离心机内离心处理,15min取沉淀物放置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能看到身体呈淡黄色的螨虫存在[3],因此可以判定为藏羊螨病。
  5 防治
  藏羊螨病的治疗方法较为简单,发病后应该将患病羊单独隔离养殖,并对患病羊污染的养殖区域和各种饲养用具进行严格的卫生消毒。对于患病面积较小的羊,可以选择使用硫磺、煤油、凡士林,使用剂量为150、50、 200g,加热后调制成糊状。先使用温肥皂水或者0.1%的高锰酸钾溶液,对患病部位进行充分清洗,等到痴皮组织软化后去除,然后涂抹上上述膏剂,2次/d,直到患病部位恢复。针对患病面积较大的患病羊应该进行药浴驱虫。选择使用石硫合剂(主要成分为生石灰,硫磺粉),将其和适量的水混合成糊状后煮沸,然后取清液加入温水20kg,药液温度控制为20~30℃,在温暖的室内对患病羊进行体表驱虫处理,每间隔7~10d进行1次药浴驱虫,连续使用2次为1个疗程。同时选择使用1%的伊维菌素注射液肌肉注射,剂量为每50kg体重1mL,驱虫1周后再使用1次强化驱虫。通过采用上述手段,2周后羊群逐渐恢复健康,没有继续出现发病情况,患病部位生长出新的羊毛。
  转变养殖模式,强化卫生消毒,强化驱虫是防范该种疾病传播流行的最有效措施。在放牧养殖过程中,由于羊群流动性较大,很容易接触螨虫。因此应该由放牧养殖向舍饲养殖转变。指导养殖户科学养殖,按照羊群不同生长期进行妥善的分群处理,同时还应该做好卫生消毒工作,及时清理羊舍当中的粪便和各种污染物,保证地面清洁卫生,将清理出来的粪便堆积发酵。每年春秋两季指导养殖户做好定期的卫生驱虫,在该种疾病传播流行高峰期还可以进行1次强化驱虫。发病后应该立即将患病羊单独隔离养殖并进行严格诊断,明确具体发病原因,然后采取对症措施进行治疗,保障治疗的针对性。
  6 结束语
  藏羊螨病是羊养殖中经常发生的体表寄生虫病,对羊群的正常生长发育造成的危害十分严重,因此需要养殖户深入了解引发该种疾病的发病机制,发病症状和造成的危害,一旦出现发病症状,应该立即采取封锁隔离措施,对患病羊进行有效的处理。此外在日常养殖中还应该定期进行体表检查,定期卫生消毒,做好养殖场的饲养管理工作,以此提高养殖效益,提高防控效果。
  参考文献
  [1]杨毛吉.藏羊螨病的诊断和防治[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7(2):189.
  [2]吴新.藏羊螨病的发生和治疗报告[J].当代畜牧,2017(11):87-88.
  [3]吉玛.浅谈藏羊螨病的综合防治措施[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0(8):45-46.
  作者简介:尼群(1981-),藏族,西藏安多人,本科。
其他文献
爱琴海是个浪漫的名字,其中蕴涵着旖旎的风光和优美的故事。当你踏上爱琴海上的几个小岛时,立刻会被满山白墙红瓦、层层叠叠的小屋所感动,那是希腊特有的海岛民居,带有音乐般
摘要:猪直肠脱垂病例通常呈散发,在养殖场或散养户均有发生。该病的发病原因复杂,与炎症、营养不良、损伤及药物等因素有关。直肠脱垂严重影响生猪的生长发育,甚至造成猪只死亡,给养殖户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关键词:直肠脱垂;诊疗;体会  中图分类号:S858.2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2096-3637.2019.18.090  0 引言  直肠有复杂的筋膜、肌肉及韧带
2011年1月18日,由全国城市雕塑建设指导委员会、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共南昌市委、南昌市人民政府主办,全国城雕委艺委会、中国雕塑院、南昌市建设委员会承办的“首届南昌·中
为探索高职高专的新型教学方式,解决传统教师模式中“内化不足”的问题。在基于传统教学的基础上,采用了慕课教学、实验实训教学、网络课程平台学习、论文设计和撰写等相结合
一米红外太阳望远镜(YNST)是目前国内外唯一的地平式真空太阳望远镜,主要用于太阳活动区磁场的精细光谱分析和时空精细结构研究。因此,要求望远镜必须长时间高精度的跟踪太阳
摘要:该文主要对牛瘤胃积食这一常见疾病进行分析,提供诊断根据和中西医解决的防治思路,减少该病发生造成的损失。  关键词:牛;瘤胃积食;症状;预防;治疗  中图分类号:S858.23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2096-3637.2019.19.089  0 引言  牛瘤胃积食是一种牛群饲养中常见的疾病,瘤胃被采食的大量干燥粗饲料阻塞,难以消化,胃壁扩张弹性减弱,患此疾病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或将深刻改变公众思维观念和消费行为模式,从而加快银行业务结构和服务模式的变迁。基于互联网、手机应用程序
目的观察通过两血管改良的方法建造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的效果。方法采取间隔5天,分2次永久结扎双侧颈总动脉建立血管性痴呆模型(VD),与传统两血管法比较,观察大鼠的死亡率,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