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5年11月26日,是西方的感恩节。当天,沈阳市沈河区朝阳一校给学生们布置了一项作业:晚上要给父母洗脚,并且洗脚的场景要拍照,之后还要打印出来,粘贴在纸上。因为要进行展览,学校要求“将页面布置得漂亮一些”。
对于这项活动,有的家长表示非常认可,他们认为类似的活动能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有的家长则认为,学校组织孩子体验感恩,这无可厚非,但是其步骤繁琐,并且还要在公开场合展示出来,就削弱了感恩的本意,变成形式主义了。一些家长甚至表示,这个活动已经走样,变成了家长的作业。
对此,校方表示,组织学生为父母洗脚,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项举措,初衷是加强学生的品德教育,让孩子们学会感恩、心存他人。至于让学生晒照片,可能是部分班级和教师的个别行为,但无论哪种做法,都只是想让孩子们学会感恩。
别把“感恩”当作业
以“感恩作业”促进道德教育的新形式,其初衷虽然值得赞赏,但这样的方式却并不值得提倡。首先,不知道学生完成这样一项形而上作业的时候是什么感受,但如果学生都像完成任务一样去做“感恩作业”,必定会给他们套上一个精神锁链——为了刻意感恩而感恩。其次,感恩是建立在人的修养之上的,而修养则是通过长期的自身觉悟和外部教化而形成的。当一个人具备了道德范畴上的素质,就会在品质上具有感恩的条件。因此,让学生完成晒“给父母洗脚”照的感恩作业,实际上只是一种表面化的感谢。再次,当感恩成了程序式、任务式的作业,就不但违背了道德教育崇尚心灵教化的本质,也有违“感恩”是教育人而不是规定人的初衷。
像感恩这类的道德教育,虽然需要外在行为来承载,但更需要得到人们内心的认可。仅仅把感恩当成作业,并不能使其转化为我们所期待的思想道德。
为父母洗脚也是一种感恩
父母年纪大了,弯腰不方便,子女打来热水代为洗脚,又或者父母在外劳累了一天,子女打来热水让他们泡脚解解乏,这其实都是再自然不过的亲情流露。看着父母拖着蹒跚的步伐自己打水,然后艰难地弯腰洗脚,又或者对劳累一天归来的父母没有任何行动上的抚慰,才是一种不孝。如今,家庭关系的松散和亲情的淡漠,越来越成为一种值得警惕的社会现实。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包括孝道、感恩教育在内的国学教育,如今确实相当流行,但由于未能深刻理解传统文化,中小学开展这类教育也确实一直浮于表面。但批评这种教育形式是一方面,探讨是否需要传承传统文化里的那些精华则是另一方面,而不能因为教育形式的刻板,则连一些我们应该继承和学习的东西也一并摒弃。
为父母洗脚和尽孝道应该获得对等的尊重,它们从来就不是矛盾的。应该被批判的是把洗脚当感恩教育唯一形式的僵化的教育思想,而不是为父母洗脚本身。现在的教育者也该知道我们的时代需要什么,应该抛弃什么。别在浮躁中,放弃了对前人思想内涵的探索,更放弃了对时代精神的思考和自身内涵的追求。
对于这项活动,有的家长表示非常认可,他们认为类似的活动能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有的家长则认为,学校组织孩子体验感恩,这无可厚非,但是其步骤繁琐,并且还要在公开场合展示出来,就削弱了感恩的本意,变成形式主义了。一些家长甚至表示,这个活动已经走样,变成了家长的作业。
对此,校方表示,组织学生为父母洗脚,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项举措,初衷是加强学生的品德教育,让孩子们学会感恩、心存他人。至于让学生晒照片,可能是部分班级和教师的个别行为,但无论哪种做法,都只是想让孩子们学会感恩。
别把“感恩”当作业
以“感恩作业”促进道德教育的新形式,其初衷虽然值得赞赏,但这样的方式却并不值得提倡。首先,不知道学生完成这样一项形而上作业的时候是什么感受,但如果学生都像完成任务一样去做“感恩作业”,必定会给他们套上一个精神锁链——为了刻意感恩而感恩。其次,感恩是建立在人的修养之上的,而修养则是通过长期的自身觉悟和外部教化而形成的。当一个人具备了道德范畴上的素质,就会在品质上具有感恩的条件。因此,让学生完成晒“给父母洗脚”照的感恩作业,实际上只是一种表面化的感谢。再次,当感恩成了程序式、任务式的作业,就不但违背了道德教育崇尚心灵教化的本质,也有违“感恩”是教育人而不是规定人的初衷。
像感恩这类的道德教育,虽然需要外在行为来承载,但更需要得到人们内心的认可。仅仅把感恩当成作业,并不能使其转化为我们所期待的思想道德。
为父母洗脚也是一种感恩
父母年纪大了,弯腰不方便,子女打来热水代为洗脚,又或者父母在外劳累了一天,子女打来热水让他们泡脚解解乏,这其实都是再自然不过的亲情流露。看着父母拖着蹒跚的步伐自己打水,然后艰难地弯腰洗脚,又或者对劳累一天归来的父母没有任何行动上的抚慰,才是一种不孝。如今,家庭关系的松散和亲情的淡漠,越来越成为一种值得警惕的社会现实。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包括孝道、感恩教育在内的国学教育,如今确实相当流行,但由于未能深刻理解传统文化,中小学开展这类教育也确实一直浮于表面。但批评这种教育形式是一方面,探讨是否需要传承传统文化里的那些精华则是另一方面,而不能因为教育形式的刻板,则连一些我们应该继承和学习的东西也一并摒弃。
为父母洗脚和尽孝道应该获得对等的尊重,它们从来就不是矛盾的。应该被批判的是把洗脚当感恩教育唯一形式的僵化的教育思想,而不是为父母洗脚本身。现在的教育者也该知道我们的时代需要什么,应该抛弃什么。别在浮躁中,放弃了对前人思想内涵的探索,更放弃了对时代精神的思考和自身内涵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