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

来源 :广东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ffgwff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生不过是一场接一场的离别,经历过生离死别的人才会理解这句话尖锐的刺痛感。年少时对离别的理解也只停留在古诗词中,诸如杜甫的“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又如晏殊的“当时轻别意中人,山长水远知何处”。当目睹亲爱的外公外婆和可敬的公公相继离世,王国维的“自是浮生无可说,人间第一耽离别”的痛感,偶尔会带着回忆提醒我珍爱现时的幸福。
  我依然记得空气中弥漫着梧桐花味道的夏天,学前班肖老师给我们讲牛郎织女离别的情景,那是我第一次感受离别的痛感和无奈,波涛滚滚的天河仿佛盛满了牛郎织女及其儿女声嘶力竭的眼泪。上小学时,看完黑白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梁祝化为蝴蝶翩翩飞舞的凄美在我脑海里镌刻成一幅画,以至于有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深深迷恋着有蝴蝶元素的服饰。
  离别固然伤感,然离别故事最能唤醒人内心世界的情绪体验。
  路遥作品《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和田晓霞的相恋令人动容。当我读到孙少平得知田晓霞死后的段落,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孙少平伏在泥水中,绝望地呻吟着。大雨在头顶哗哗浇泼,满天黑色的云朵,潮水般向北涌去。铁道那面的黑水河,发出呜咽似的声响。远处,矸石山那里,矸石噼噼啪啪在向深沟中滚落。滚落!整个大地都在向深渊滚落……”我相信路遥在安排田晓霞结局的时候,他自己的心也在滴血。鲁迅先生说过,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这便是悲剧。
  《红楼梦》后四十回中黛玉之死的片段也是非常虐心的,有了黛玉梦魇、宝玉失玉、掉包计、宝黛参禅、黛玉焚稿的细节铺垫,等读者读到黛死钗嫁的片段时,估计已经泪眼婆娑了。“探春过来,摸了摸黛玉的手已经凉了,连目光也都散了,探春紫鹃正哭着叫人端水来给黛玉擦洗,李纨赶忙进来了,三个人才见了,不及说话,刚擦着,猛听黛玉直声叫道:‘宝玉,宝玉你好……’说到‘好’字,便浑身冷汗,不作声了。紫鹃等急忙扶住,那汗愈出,身子便渐渐的冷了。探春李纨叫人乱着拢头穿衣,只见黛玉两眼一翻,呜呼,香魂一缕随风散,愁绪三更入梦遥!”
  余华的作品《活着》就是一首丧礼唢呐曲。读者陪着福贵看着他身边的人一个接一个地死去,特别是福贵儿子友庆因为被抽血而死亡的那个片段,凄凉到极点。“有庆一个人躺在一间小屋子里,那张床是用砖头搭成的。我进去时天还没黑,看到有庆的小身体躺在上面,又瘦又小,身上穿的是家珍最后给他做的衣服。我儿子闭着眼睛,嘴巴也闭得很紧。我有庆有庆叫了好几声,有庆一动不动,我就知道他真死了,一把抱住了儿子,有庆的身体都硬了。中午上学时他还活生生的,到了晚上他就硬了。”直白的语言透着寒气,感觉独自进入了广袤无垠的冰天雪地里,被无尽的黑夜吞没,让人忍不住流下悲伤的眼泪。
  《简·爱》中的简得知自己爱上的罗切斯特有合法妻子之后,不愿当第三者,拒绝了罗切斯特。在一个凄风苦雨之夜,她悲痛欲绝地离开了桑费尔德庄园。他们的爱情就像两股火焰,在熊熊燃烧起来的那一刻,迅速被現实的冷水浇灭。硬汉罗切斯特在失去爱情的时候表现得像个孩子。“他转过身去;扑倒在沙发上。‘哦,简!我的希望——我的爱情——我的生命!’他嘴里痛苦地说出这几句话。接着是一阵深沉、强烈的啜泣。”后来简被圣·约翰收留,并在一所小学校任教,当圣·约翰向她求婚时,简却发现自己仍深爱着罗彻斯特,她仿佛听到他深情的呼唤……罗切斯特在简离开后也备受思念的煎熬。很多人会在这本书中重温恋爱的感觉:惺惺相惜、相互试探、矫情斗嘴、离别思念、心心相印。
  《茶花女》浓烈的爱情滋味令读者羡慕,恋人因误会而相互折磨的情节同样也折磨着读者的心。玛格丽特,一个在巴黎混迹的风尘女子,一个身染重病的女子,一个有纯洁心灵向往爱情的女子,当她下定决心彻底改掉过去的习惯,永远和阿尔芒在一起,过一个正常女人的真正生活时,阿尔芒的父亲出现了,他粉碎了玛格丽特的美梦,再一次把她推入灾难之中。玛格丽特被迫离开了阿尔芒,事后遭到阿尔芒不明真相的种种侮辱和伤害,临终前她含着爱恨写信给阿尔芒。“阿尔芒,我不想向您提起的,我最后一次证明我的爱情,您是怎么报答我的,您是怎样侮辱这个女人,把她赶出巴黎的。这个垂死的女人在听到您要求一夜之欢时,她像一个失去理智的人,曾一度以为可以把过去和现在重新连接起来……”可惜,当阿尔芒读到这封解开误解的信时,玛格丽特已经含恨九泉,香消玉殒了。
  《巴黎圣母院》波澜壮阔的描写倾注了雨果的心血。丑与美相生,畸形靠近优美,丑怪藏在崇高背后,美与恶并存,黑暗与光明相共。雨果用对照的手法把美与丑展现得淋漓尽致,这曲宗教王朝的悲歌伴随着加西莫多的钟声和爱斯梅拉达的舞姿永远定格在文学的历史上。“就在那些丑恶的残骸中,人们发现有两具骷髅,一具搂抱着另一具,姿势十分古怪。这两具骷髅中有一具是女的,身上还残存着几片白色衣袍的碎片,脖子上则挂着一串用念珠树种子制成的项链,上系着装饰有绿玻璃片的小绸袋,袋子打开着,里面空无一物。紧拥着这一具的另一具骷髅,是男的,只见他脊椎歪斜,头颅在肩胛里,一条腿比另一条短,而且,颈椎丝毫没有断裂的痕迹,很显然他不是被吊死的。因此可以断定,这具尸骨生前那个人是自己来到这里,并且死在这儿的,人们要将他从他所搂抱的那具骨骼分开来时,他霎时化为了尘土。”
  所有的离别都是为了更好的相遇,正如苏轼的《南乡子》,“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这首词中的豁达打动无数人,苏轼没有描写离愁别恨,也没有哀婉悲叹,而是通脱地说“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也许我们重逢在杨柳凄凄,也许我们重逢在雪花漫漫,也许我们重逢在秋风细雨中,又或许我们重逢在淡月微云里,幸好,我们还可以一起痛饮高歌。
其他文献
不回头的农夫    一个农夫挑着一担东西稳步走来,担子的一头悬挂着一个盛满绿豆汤的壶。突然,他不慎失足跌了一跤,壶掉落到地上摔得粉碎,可这位农夫若无其事地站起来,拍了拍身上的尘土,然后继续往前走。  这时,一个人急忙跑过来激动地对他说:“你不知道壶破了吗?”  “我知道。”农夫不慌不忙地回答道,“我听到它掉落了。”  “那你怎么不回头看看该怎么办?”  “它已经破了,汤也流光了,你说我还能怎么样?
《蚂蚁》  小 饭  《蚂蚁》讲述了一个有关“青春期”残酷激斗的故事,通过三个男孩子和一个女孩子之间所发生的一系列微妙而复杂的情感纠葛,向读者一一诠释了“青春期”的种种隐秘。棒冰、冰糖、石头是三个性格迥异的大男孩,他们同时喜欢上一个外号叫“手枪”的女孩,“手枪”则格外留意性格古怪的石头,可石头竟对她的“厚爱”不理不睬,而棒冰热烈追求“手枪”竟另有隐情……  在过去的所谓少年题材小说中,很少看到如
(一)    我不爱和别人比较,也不爱被别人拿去同谁比较,那很无聊,我讨厌。就像是你拿着只猪和一只老鼠做对比,看上去同样是大自然赋予的生命,但却有着完全不同的一切。    (二)    爱,对于我这种14岁的小女生来讲,是不能被相信的,就像沼泽中的一朵鲜花,可望而不可及。但在我的身旁却有许多同龄人冒险去摘,摘到手的那一刻,也许是满足的、幸福的。可他们却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的动作就是滑入了永不能回头
镜头一:白痴歌手  “小兔子乖乖,把门儿开开,快点开开,我要进来。”千万不要以为这是童话版的大灰狼在骗小白兔,这是俺们宿舍的规定:凡是没能赶在就寝铃响前5分钟内还没有进宿舍的迟到舍员,就得在门外唱这段歌。现在唱这段歌的正是该规定的制订者——我。  我终于体会到这条“舍规”的害处了,就是在唱这段歌的时候,被从走道经过的同学当成白痴。  “不开不开我不开,妈妈还没回来,舍长来了也不开。”平时都是舍员们
在初中英语范围内,同学们学过的表示颜色的词语并不多,主要有red(红色,红色的),yellow(黄色,黄色的),green(绿色,绿色的),blue(蓝色,蓝色的),black(黑色,黑色的),white(白色,白色的)等。同学们在学习时需注意以下用法习惯与易错点。  1. 习惯上不与colour连用  根据英语习惯,表示颜色的形容词原则上不与表示“颜色”的名词colour搭配使用,请看下面的正误
【 作文试题 】  题目:我想化作________。(补全题目再写)  【 试题解读 】  生活在经济腾飞的信息时代,我们的想像力极为丰富。也许你希望能够化为一只小鸟,去感受翱翔蓝天的自由;也许你想化为一滴雨露,去感受大海的壮阔;也许你想化为流动的星河,去感受宇宙的神奇。一百位考生可能有一百种想法,这便是考题的妙处。题目难度不大,但要写出彩却不容易。写作之前得解决好以下三个问题。  一、 愿望是否
小时候,我学习成绩差,感到很自卑。  一天,父亲指着房前一棵结满果实的树问我:“这棵树有用吗?”  “当然有用,因为它能给我们提供果实。”我说。  “所以,对于一棵树来说,所谓有用,就是指它对别人有用。”父亲说。  接着,父亲又指着一棵不能结果的树问我同样的问题。“当然没用了,因为它不能给我们提供果实。”我说。  “这棵树虽然不能给我们提供果实,但它长大后。可以做家具,做房屋的栋梁。即使做不成家俱
[独轮折叠电动车]   大家还记得奥运期间为安保人员巡视提供便利的单兵突击车Segway吗?现在介绍的这款折叠电动车的外形与Segway颇为相似,只不过两个轮子变成了一个,但它的自平衡系统可以保证乘客的安全。它重约11.35千克,远比普通电动车轻便,时速达每小时22公里。折叠之后移动方便,几乎不占空间,是城市中短距离出行代步的好工具。    [倒立插线板]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使用的插线板如果连
志存高远奋翼飞,勇于担当立风范。珠海市平沙镇曾是一片人迹罕至的滩涂。60多年前,18名下乡青年来到这里,建立了平沙农场。这是平沙崛起的开端,也是平沙人领雁精神的最初风貌。  如今,领雁精神仍然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平沙人,也成为平沙学子追求的品质。近年来,平沙镇中心小学(以下简称“平小”)依托“雁文化”,在“孖雁文化”的基础上提出“领雁文化”,通过深挖领雁的精神品质,并将其融入教育,培育新时代领雁,探索
借   一天,小侄子问我这样一道题:3元钱能买一瓶可乐,两个可乐瓶子能换一瓶可乐,假如你有6元钱,最多能喝几瓶可乐。   也太简单了,我呵呵笑着,马上给出了答案:3瓶。小侄子摇摇头,说:“你错了,最多能喝4瓶可乐。”   我挺奇怪,就问他:“你到哪儿弄的第四瓶?”小侄子笑得很灿烂,说:“借的。”  “借?”我愣了一愣。  他接着说:“当我喝完3瓶后剩下一个空瓶子,这时可以先向人家借一瓶可乐,喝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