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资源的合理开发与有效利用

来源 :教师·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nfeb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新课程的实施,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越来越受到重视。信息技术教师在使用教材的同时要发挥自主性、创造性,形成新的理念和新的方法。本文尝试从紧扣课本,开发教材资源;联系实际,挖掘生活资源;加强渗透, 整合学科资源三方面来谈谈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资源的合理开发与有效利用。
  关键词:课程资源;合理开发;有效利用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就是寻找一切有可能进入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并能与教学活动联系起来的资源,从而进一步开拓教与学的渠道,优化课程结构,使课程活动更加合理有效。所以,我们可以尝试通过以下途径来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
  一、紧扣课本,开发教材资源
  教材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但无疑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它在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中起主导作用。依据新课标编写的新教材,充分考虑到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为教师教学目标,学生学习目标的确立,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1.结构化分析教材
  目前教师解读教材主要存在的误区:其一是把学生当成一张白纸,忽略学生的生活现实与已有知识经验;其二过多地注重“点”的研究,对某个领域的知识系列纵向的学习内容和目标缺乏关注。因此,教师要尊重教材,把握教材内容的连续性,触摸教学真实的起点,根据教材中的线索,设法启发学生调动头脑中多层次的经验,解释新信息,解答新问题。
  2.创造性使用教材
  教师要在充分理解教材的基础上,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使教材发挥更大的效用。例如:在执教《设置版面》一课时,笔者在第一个班级采用了 “教师演示——学生操作”的传统教学方法,虽然学生在老师的示范教学中,能掌握页面设置的方法以及分栏的技巧,但没有考虑学生的需求,学生是机械式的学习,没有学习的兴趣。深入反思自己的教学,是教材中的内容脱离学生的实际生活,不能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在第二个班级进行教学时,我从学生熟悉的《中华恐龙园》word小报的对比开始,先了解页面设置的作用。然后根据制作方的要求,对文章进行页面设置,如将纸张设置成横向,为节约纸张将页面设置成横向。设置成横向后,又产生阅读困难怎么办的需求,引出要进行合理分栏的知识。最后让学生利用所学到的知识进行个性化的制作。一切都是水到渠成,是顺应学生学习的需求,而不是将知识强加给学生,学生在遇到一个个问题的过程中尝试解决问题,从而掌握版面设置的方法和分栏的方法、技巧。这样的设计,既尊重教材,又高于教材,能创造性使用好教材。
  二、联系实际,挖掘生活资源
  1.校园生活资源
  校园生活资源是学生最熟悉最感兴趣的内容,从校园生活中提炼出来的课程资源也是“学习内容生活化”的有效载体。因此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的校园生活,善于发现校园生活中的课程资源。如:生活话题、重大活动、师生关系、班级组织、学生团体、专用教室、校园网络等。
  2.家庭生活资源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里物品越来越多,构成了物的广泛的资源。比如:大部分学生家里都有计算机并连上网络,可以让学生了解家里计算机是如何连接到网络的;家长如何看待网络,他们是如何利用网络的?家长赞同还是反对你上网?通过家庭生活资源的利用,学生很容易掌握教材中的知识内容并促进了家长与孩子对网络的正确认识,使得家长、教师及时地关注学生的生活及周围环境,我们应该重视这种可贵的、持续发展的家庭生活资源。
  3.社会生活资源
  社会是学生生活中接触最广泛的场所,可以充分利用社会生活,如时事政治、社会上发生的真实事件等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问题探究,通过社会问题的探究,拓宽课堂和学校空间,引导学生向校外延伸学习,进一步增强他们的社会归属感、责任感,对促进学生的社会性成长有着积极的意义。
  三、加强渗透, 整合学科资源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操作性和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而且还有非常强的吸纳能力,教师要善于从其他学科的课程中发现其中的整合点,进行学科资源的整合利用。例如:在教学《下载文字》时,可以让学生搜索有关桑兰的资料,并保存起来,因为这些内容都是学生刚刚学习的,所以学生的学习欲望强烈,搜索的技巧也在自然而然中得到提高。通过对其他学科资源的开发使用,可以较好地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从而使课堂效率更加高效。
  信息技术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对广大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而言,是一个全新的课题,但只要我们切实转变观念,增强课程开发意识,提高课程开发水平,积极引导学生做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人,让丰厚的信息技术课程资源有力地服务教学、促进教学,我们就一定能开辟一片信息技术教学的崭新天地。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圩塘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摘 要:根据本人的教学实践,对如何改善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的死气沉沉的气氛提出自己的解决措施——燃情,也就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本文以文化生活第九课“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为例谈燃情的重要性及方法。  课堂上教师讲得滔滔不绝,学生们貌似听得津津有味,但让学生畅谈感受时,班上立即“满座寂然”,无敢言者,即使有个别举手发言的,也总是同样几个人,寥寥数语。于是,课堂成了教师一个人的舞台,教师成了一个孤独的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观察西安杨森制药公司生产的派瑞松(原名复方达克宁)霜治疗30例皮炎湿疹类皮肤病的疗效及安全性,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推进和深化,高校培养人才的目标定位在培养创新人才上,而良好的个性塑造是实现创新人才的重要标志.通过对大学生个性塑造的现状的分析与研究,提出
摘 要:“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使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能够起到积极的辅助作用,效果良好。本文就此论述了这一方法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任务驱动;中职;计算机教学  “任务驱动”是建立在构建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任务驱动”主要适应于以培养学生技能为主要任务的课程。中职计算机的教学实践性非常强,在教学过程需要学生掌握操
摘 要:现代基础教育要求教师必须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当作首要目的,尤其新《高中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学生思考和探索适合自己学好高中数学的学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自觉进行正确的数学思维。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创新思维;能力培养;数学思维  刚进入高中学习的学生会在数学学科中遇到很多困惑,有的学生能很快适应这个改变,进入良性发展轨道,而有的学生却因为思维方式导致学习效
随着旅游产业经济的发展,传统的自上而下的旅游公共服务绩效评估方式显现出了严重的弊端,不仅阻滞旅游业的发展。也不利于服务型政府的建设。首先对360度绩效评估的内涵及特征
我县作为优质小麦主产县,实现优质小麦产业化发展,对推进现代农业现代建设具有现实意义。结合笔者实际经验,就如何有效推进优质小麦种植及产业化发展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