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好小古文

来源 :全国优秀作文选·教师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baon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语言—以读感悟
  学习小古文,“读”是大法宝。教学过程中,教师范读正音,借助音乐、节奏、歌诀体等形式趣读,利用“玩”读、文白对读等“读”的策略,能帮助学生从读准、读顺到读好、读趣,再到熟读能诵。
  以六年级下册第1课《北京的春节》为例。教师引入小古文《除夕元旦之风景》,并用歌诀体形式带领同学们朗读。通过对比阅读,同学们能体会到不管是现代还是古时,春节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节日。小古文中出现了很多表示时间的词,如“除夕之日”“及夜”“时至中夜”“午后”等,在“读”的过程中,同学们联系上下文能准确理解它们所表达的时间与现代文中的意义的不同。
  教学四年级上册第1课《观潮》时,教师将同名的小古文引入,并将课文中的“那條白线很快向前移动,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六米多高的白色城墙。那浪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千万辆坦克同时开动……”与小古文中的“方其远处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进,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进行文白对读,在课文的对照下,同学们讨论、想象“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中描写的景象,通过文白之间的来回穿梭,更深切地感受到汉语言的精妙。
  二、 思维—以写启迪
  读写结合,可以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与提升。以二年级下册第16课《雷雨》为例,结合同名的小古文展开教学。教师在各个环节都注重学生的词语积累,如在引入时,以“你见过或了解过怎样的雨?”作为交流话题,同学们利用已学知识,说出“倾盆大雨”“蒙蒙细雨”“大雨如注”“绵绵细雨”等描写雨的词语;在学习雷雨前后的句子时,积累“乌云密布”“狂风大作”“电闪雷鸣”“雨过天晴”“空气清新”等词语。之后,教师引导同学们模仿小古文《雷雨》写一段文字。在不断的仿说仿写的过程中,学生游走于“白”“文”之间,久之,就能达到灵活“切换”、自主“应用”的效果。
  三、 美—以赏品味
  如一年级下册《狐狸和乌鸦》的教学,笔者将小古文《鸦狐》融入其中。“闻先生有霓裳羽衣之妙,特来一聆仙曲,已清俗耳。幸勿见却!”教师就“霓裳羽衣”的理解,用讲故事的方式告诉同学们。通过一个词语的古今释义的浸润,同学们不仅看到狐狸的嘴有多甜,也了解了汉语言的文化之美。文中大量的四字词语与现代语言表达同出一脉,“万紫千红”“累累可爱”“大快朵颐”“口是心非”“才德出众”等词语,可以让学生在读中体悟汉语言之美。
  四、 文化—以悟根植
  从小古文、课文里的文化常识着手,可以引导同学们在学习中去感悟文化的温度,树立文化自信。如三年级下册第2课《燕子》与同名小古文《燕子》,两篇文章相互补充,相辅相成,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人与自然的和谐氛围。又如四年级上册第17课《爬天都峰》和小古文《二叟等泰山》可以对读,让学生感受到相互鼓励的力量等。
  (作者单位:湖南省娄底市第六小学)
其他文献
一个现实的问题出现了  “学生的情况不同,所以你看即使是名家,也不能奈我们的学生何!”“我感觉听名家上课,就像是看戏,只能看和想,不能亲身体验。”几乎是每一次听完“名师大课堂”之后,我都能听到教师这样的议论。  事情得從2008年说起。为了提高本校教师的教学水平,校长室决定每月都从省内名师中挑选一人到我校上示范课,课后还安排访谈或讲座。实施初期,学校教师参与踊跃,因为能欣赏到不同的上课风格,还能学
期刊
在一次对某班级学生“周末足球时间”的调查中,笔者发现该班级中几乎没有学生会选择在周末踢球或看球赛,更多的学生将周末时间交给电子游戏或者是看电视。  如今社会节奏加快,家长工作压力与日俱增,对足球运动的关注度普遍不够,对足球运动有一定的排斥心理。  如何加强校园足球文化建设,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环境布局—为学生参与足球运动搭建兴趣培养平台。学校要对课程安排进行优化,为学生
期刊
新课标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其阅读面,增加其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  一、 依托文学作品,有序推进阅读引领  我们制定了有序推进、螺旋上升的实施策略,通过“好书推荐课”“阅读欣赏课”“读书交流课”等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绘本有着形象的图片、灵动的故事,其图片中丰富的内涵与意义,具有很大的开放
期刊
数学学科知识间存在着不可割裂的内在联系。明确了这一点,教师进行结构化教学,就要改变备课理念,关注知识背后隐含的数学思想和思想方法,关注学生现有的思维状态,结构性分析学科教学和学生认知,让学生走进经纬交织的结构网络,增加视野“宽度”,加大思维“深度”,提升课堂“效度”。  一、 实施结构化教学,关注思维“横向类比”  平面图形的“变与不变”。这里的“转化思想”是把平行四边形面积、三角形面积和梯形面积
期刊
2020年4月,长沙市芙蓉区东郡第二小学申报湖南省教育科研课题《家校协同下小学劳动教育实施策略研究》。课题实施半年来,学校走出了一条“协同育人”的路子。  劳动教育,家庭是基础。如何让家庭更好地发挥劳动教育的基础作用呢?要想培养孩子会做事,让孩子有自己的一份劳动任务,如铺床、缝扣子、热饭、洗小件衣物、准备上学用具等。当孩子干得好时,家长要给予鼓励,孩子干得不好时,要给以指导。由于孩子生理和心理发展
期刊
一堂精彩、高效的语文课,离不开老师课前有目的、有计划的精心设计,而拓展延伸这一环节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课堂阅读教学是老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如何让三者有机结合、协调起来,教师课前布置的拓展预习是非常有必要的。如笔者在教学四年级语文《长城》一文时,就要求学生通过网络或图书室查找长城的相关资料,对长城进行全面的了解,因为我们面对是农村的孩子,他们基本上没有到过北京见过长城,对长城的有关知识
期刊
绘本的插入是人教版低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材的一个亮点。绘本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叙述着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寓生活性、情感性、趣味性于一体,在孩子们的心中种下和平、尊重、爱心、责任、勇气、敬畏的种子。  教师要钻研教材,认真理解绘本的设计意图,选择性地采用绘本中的教学暗示。可以以教材为导向,请学生续写绘本故事等,从低年级孩子的心理需求和特点出发,为孩子营造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  绘本小故事可以作为贯穿课堂
期刊
“隐含的读者”这一概念由德国接受美学的代表人物伊瑟尔提出:“任何一个作家在从事创作的时候,都已经替自己设定了具体的阅读对象,这些对象更多的时候不是现实存在的,而是需要用作品中的空白结构去加以召唤。”读者不是要等作品正式出版之后才登场,而是从创作开始时就已经在了,当然这里的读者一定就是“隐含的读者”。  写作活动由世界、作者、作品、读者四个要素构成,分别对应着写作的客体、主体、载体和受体,这四个要素
期刊
课前三分钟,指的是从准备铃响到上课中间的三分钟时间。  语文学习有四门基本功:“听”“说”“读”“写”。课前的三分钟时间里,听说读写也十分重要。  一、 “听”:用耳朵读  三分钟内如何用“听”来准备一节语文课?语文课前,教师先要准备好“听”的内容。我们班本学期推出“听书”系列活动,即利用一些好用的听书App,上面有大量适合儿童收听的优秀作品,比如简单的绘本故事、儿童文学作品、评书等,把孩子零碎的
期刊
一、 立足文本,营造氛围,明晰语言训练点  课堂教学是培养小学生的语感、语言习惯、表达意识的主阵地。教师应结合《课程标准》,挖掘文本特点,在课堂教学设计中创设语言训练点,以形式多样的训练手段,帮助学生培养语感,提升语言应用能力。  低年级的学生模仿欲望强,在学习中会下意识地模仿教师的发音、语句结构和风格等。因此,教师必须以身作则,提升语言表达能力,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语文学习氛围。  在课堂中加入“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