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约瑟芬·皮慈高尼是上世纪意大利著名教育家,她的教学法和新学校的实验在当时被很多国家学习和推广。由意大利罗马第三大学教育学院的桑德拉·克里斯汀教授创办的皮慈高尼基金旨在推进对皮慈高尼教学法和黎诺瓦学校的研究。
关键词:约瑟芬·皮慈高尼基金;意大利;教学法
一、历史背景
约瑟芬·皮慈高尼(Giuseppina Pizzigoni)曾是米兰皮慈高尼学校的校长和教师。皮慈高尼从1889年开始从事教学工作,始终致力于在意大利的各个城市建立学校、推广教师培训、研究与传播教学法。1907年,根据实验的方法,皮慈高尼开始构思建立新学校的基本轮廓。1911年,她在两所学校的小学一年级首次进行了教学实验,一所位于岛克亭(Padiglione Docker),另一所位于西莫内塔(Simonetta)附近的吉索法(Ghisolfa)。
到1913年为止,已有大量的小学按照新的教学法进行实验。皮慈高尼于1927年开始在幼儿园进行实验,并于1929年发表了关于幼儿园实验的文章,文章内容包括基本方法、教学计划、学时安排、注意事项等。皮慈高尼还开办了尼多(NIDO)学校,来培养师范生。皮慈高尼教学法的传播是通过协会进行的,协会总部设在米兰的安特莫拉里(Ente Morale)。后来,根据皇家法令(1933年9月28日1460号),协会改称为皮慈高尼研究所。于1927年10月30日建立的新学校黎诺瓦(Rinnovata)实行的就是皮慈高尼的教育理念。黎诺瓦学校位于米兰市卡斯特里诺·卡斯特罗(Castellino da Castello)路10号。学校大楼一直到现在都保持着其刚刚建成时的样子,现在该大楼被意大利建筑遗产和文化监管部列为建筑艺术和文化遗产加以保护,并成为米兰的景观之一。从1946年到1962年进行的新教育运动对意大利教育产生了以下主要影响:一是逐步淘汰了尼多学校和职业学校;二是意大利教育更加重视对教学方法的研究;三是立法改革也开始被引入教育和培训制度中。
皮慈高尼教学法的理论基础是对青少年的研究。新教育运动的基本理念是要保证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中接受教育。对个人和职业发展的评价从学习、经验和成就三个层次的指标进行分析,这也是黎诺瓦学校秉持的基本思想。
皮慈高尼在关于普通自然科学的著作中经常引用的是达芬奇和伽利略的思想。而在其经典教育学的著作中,最重要的理论来源是卢梭(Rousseau)、裴斯泰洛齐(Pestalozzi)、库克(Cuoco)、福禄培尔(Fr?觟bel)、安迪哥(Ardigò)、加贝利(Gabelli)、多米尼奇(Dominicis)。同时代的雷迪斯(Lombardo Radice)和克雷迪(Credaro)基于对儿童这一概念的重新理解,都在黎诺瓦学校对于教学、考核和评价的方法改革产生了重大影响。
皮慈高尼所处的时代,正是欧美新教育和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时期,人们强调教学创新,这对学校引进新理念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皮慈高尼经常前往瑞士并参观瑞士学校,了解新的教学法。一些著名教育家的造访更是为皮慈高尼打开了国际的视野。这些著名的教育家包括哥伦比亚大学的宾得(Binder)、瑞士的法力瑞(Ferrière)、德国的惠特曼(Wittman)、普鲁士的嘉仕达(Karstadt)和法国的卡罗(Carrol)。皮慈高尼的语文教学法被普遍接受,该教学法很容易被教师理解和使用。而且,这个教学法也广泛地被其他文化背景的学校理解和接受,前来学习的人来自世界上的很多国家。第一个合作对象是一所瑞典的学校,也有证据表明,皮慈高尼甚至有来自印度的学生。皮慈高尼独特的教学模式和面向未来的新学校,由一些教育家,如英国的雷迪(Reddie)和德国的利茨(H.Lietz)在欧洲其他主要地区开始推广。
二、基金会的创建
约瑟芬·皮慈高尼教育基金会的创建是桑德拉·克里斯汀教授的心愿和责任,基金会旨在推进对皮慈高尼教学法和黎诺瓦学校的研究,并向有志于从事教育社会学研究的教师提供资助。有关基金会的研究著作和论文不断发表,论文所使用语言有:意大利语、英语、德语、土耳其语。在20世纪90年代,已故教育家皮慈高尼与萨拉·博图茨(Sara Bertuzzi)频繁往来的文件被小心地保存起来,它们是各地黎诺瓦幼儿园成立的见证。1953年至1986年间,在米兰建立的黎诺瓦幼儿园有唐牛垦路(via Don Gnocchi)幼儿园、瓦大纽路(via Valdagno)幼儿园和卡佩切拉路(via Capecelatro)幼儿园。文献资料包括黎诺瓦幼儿园如何看护婴儿、儿童的创作、儿童设计的作品等,充分体现了皮慈高尼在1927年至1929年之间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据此,桑德拉·克里斯汀教授在罗马第三大学设立了约瑟芬·皮慈高尼教育基金,负责教师的培训、教育著作和教学资料的出版、文献的汇编等工作。基金项目面向意大利国内外对皮慈高尼教学法感兴趣的教师和学生。
基金会所收集的文献和物品都保存在安杰略·布鲁克力(Angelo Broccoli)图书馆和马龙·雷昂(Mauro Laeng)教育历史博物馆。已经收集的文献包括三大类,共340项。第一类文献包括约瑟芬·皮慈高尼本人的工作记录、履历和一部分练习册;第二类是幼儿园孩子发表在校报、墙报、挂历和报纸上的作品,反映出教育者真实的思想和审美观;第三类涉及的文献是由萨拉·博图茨保存的资料,包括皮慈高尼在1948年至1986年间作为教育工作者和学校领导的各种报告、学校日志,以及由皮慈高尼研究所在1970-1971年赞助的教师培训课程中的学生作品、听课记录、认知发展水平的测试报告、语言学习的方法和目标、数学教材、为家长油印的资料、工作计划和时间表等。
文献汇编工作由罗马纪念有限公司(Società Memoria srl di Roma)的妮可·瓦伦特(Nicoletta Valente)和路易莎·维爱特(Luisa Vietri )负责策划。所使用的软件是Aleph,这款软件可以显示作者、书名、出版地、描述、说明、位置等信息。每个选项卡中,人们都可以看到上述信息或对文档的描述。
所有资料都保存在一个由七个玻璃陈列柜组成的大展柜中公开展示。展馆位于罗马拉佐路11 / B号。人们还可以通过在线咨询,获得罗马第三大学安杰略·布鲁克力图书馆的目录。
编辑 许方舟
关键词:约瑟芬·皮慈高尼基金;意大利;教学法
一、历史背景
约瑟芬·皮慈高尼(Giuseppina Pizzigoni)曾是米兰皮慈高尼学校的校长和教师。皮慈高尼从1889年开始从事教学工作,始终致力于在意大利的各个城市建立学校、推广教师培训、研究与传播教学法。1907年,根据实验的方法,皮慈高尼开始构思建立新学校的基本轮廓。1911年,她在两所学校的小学一年级首次进行了教学实验,一所位于岛克亭(Padiglione Docker),另一所位于西莫内塔(Simonetta)附近的吉索法(Ghisolfa)。
到1913年为止,已有大量的小学按照新的教学法进行实验。皮慈高尼于1927年开始在幼儿园进行实验,并于1929年发表了关于幼儿园实验的文章,文章内容包括基本方法、教学计划、学时安排、注意事项等。皮慈高尼还开办了尼多(NIDO)学校,来培养师范生。皮慈高尼教学法的传播是通过协会进行的,协会总部设在米兰的安特莫拉里(Ente Morale)。后来,根据皇家法令(1933年9月28日1460号),协会改称为皮慈高尼研究所。于1927年10月30日建立的新学校黎诺瓦(Rinnovata)实行的就是皮慈高尼的教育理念。黎诺瓦学校位于米兰市卡斯特里诺·卡斯特罗(Castellino da Castello)路10号。学校大楼一直到现在都保持着其刚刚建成时的样子,现在该大楼被意大利建筑遗产和文化监管部列为建筑艺术和文化遗产加以保护,并成为米兰的景观之一。从1946年到1962年进行的新教育运动对意大利教育产生了以下主要影响:一是逐步淘汰了尼多学校和职业学校;二是意大利教育更加重视对教学方法的研究;三是立法改革也开始被引入教育和培训制度中。
皮慈高尼教学法的理论基础是对青少年的研究。新教育运动的基本理念是要保证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中接受教育。对个人和职业发展的评价从学习、经验和成就三个层次的指标进行分析,这也是黎诺瓦学校秉持的基本思想。
皮慈高尼在关于普通自然科学的著作中经常引用的是达芬奇和伽利略的思想。而在其经典教育学的著作中,最重要的理论来源是卢梭(Rousseau)、裴斯泰洛齐(Pestalozzi)、库克(Cuoco)、福禄培尔(Fr?觟bel)、安迪哥(Ardigò)、加贝利(Gabelli)、多米尼奇(Dominicis)。同时代的雷迪斯(Lombardo Radice)和克雷迪(Credaro)基于对儿童这一概念的重新理解,都在黎诺瓦学校对于教学、考核和评价的方法改革产生了重大影响。
皮慈高尼所处的时代,正是欧美新教育和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时期,人们强调教学创新,这对学校引进新理念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皮慈高尼经常前往瑞士并参观瑞士学校,了解新的教学法。一些著名教育家的造访更是为皮慈高尼打开了国际的视野。这些著名的教育家包括哥伦比亚大学的宾得(Binder)、瑞士的法力瑞(Ferrière)、德国的惠特曼(Wittman)、普鲁士的嘉仕达(Karstadt)和法国的卡罗(Carrol)。皮慈高尼的语文教学法被普遍接受,该教学法很容易被教师理解和使用。而且,这个教学法也广泛地被其他文化背景的学校理解和接受,前来学习的人来自世界上的很多国家。第一个合作对象是一所瑞典的学校,也有证据表明,皮慈高尼甚至有来自印度的学生。皮慈高尼独特的教学模式和面向未来的新学校,由一些教育家,如英国的雷迪(Reddie)和德国的利茨(H.Lietz)在欧洲其他主要地区开始推广。
二、基金会的创建
约瑟芬·皮慈高尼教育基金会的创建是桑德拉·克里斯汀教授的心愿和责任,基金会旨在推进对皮慈高尼教学法和黎诺瓦学校的研究,并向有志于从事教育社会学研究的教师提供资助。有关基金会的研究著作和论文不断发表,论文所使用语言有:意大利语、英语、德语、土耳其语。在20世纪90年代,已故教育家皮慈高尼与萨拉·博图茨(Sara Bertuzzi)频繁往来的文件被小心地保存起来,它们是各地黎诺瓦幼儿园成立的见证。1953年至1986年间,在米兰建立的黎诺瓦幼儿园有唐牛垦路(via Don Gnocchi)幼儿园、瓦大纽路(via Valdagno)幼儿园和卡佩切拉路(via Capecelatro)幼儿园。文献资料包括黎诺瓦幼儿园如何看护婴儿、儿童的创作、儿童设计的作品等,充分体现了皮慈高尼在1927年至1929年之间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据此,桑德拉·克里斯汀教授在罗马第三大学设立了约瑟芬·皮慈高尼教育基金,负责教师的培训、教育著作和教学资料的出版、文献的汇编等工作。基金项目面向意大利国内外对皮慈高尼教学法感兴趣的教师和学生。
基金会所收集的文献和物品都保存在安杰略·布鲁克力(Angelo Broccoli)图书馆和马龙·雷昂(Mauro Laeng)教育历史博物馆。已经收集的文献包括三大类,共340项。第一类文献包括约瑟芬·皮慈高尼本人的工作记录、履历和一部分练习册;第二类是幼儿园孩子发表在校报、墙报、挂历和报纸上的作品,反映出教育者真实的思想和审美观;第三类涉及的文献是由萨拉·博图茨保存的资料,包括皮慈高尼在1948年至1986年间作为教育工作者和学校领导的各种报告、学校日志,以及由皮慈高尼研究所在1970-1971年赞助的教师培训课程中的学生作品、听课记录、认知发展水平的测试报告、语言学习的方法和目标、数学教材、为家长油印的资料、工作计划和时间表等。
文献汇编工作由罗马纪念有限公司(Società Memoria srl di Roma)的妮可·瓦伦特(Nicoletta Valente)和路易莎·维爱特(Luisa Vietri )负责策划。所使用的软件是Aleph,这款软件可以显示作者、书名、出版地、描述、说明、位置等信息。每个选项卡中,人们都可以看到上述信息或对文档的描述。
所有资料都保存在一个由七个玻璃陈列柜组成的大展柜中公开展示。展馆位于罗马拉佐路11 / B号。人们还可以通过在线咨询,获得罗马第三大学安杰略·布鲁克力图书馆的目录。
编辑 许方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