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随笔训练及作文教学研究

来源 :课外语文·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eymelon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度不断增加,语文学科在教育不断发展的同时得到了应有的重视。在语文测评中,作文是试卷当中尤为重要的一部分,并且分数所占比例较大。一篇优秀作文的出现,不仅仅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加以详解,还需要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多加练习。现如今,在作文练习过程中,随笔训练发挥了重大作用。本文主要在阐述语文随笔训练对作文教学的积极作用基础上,提出了随笔训练方法,旨在提升学生的作文水平。
  【关键词】初中语文;随笔训练;作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在初中阶段,作为主要的学科之一,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语文当中的传统文化教学,直接关系到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为此,在时代发展的同时,国家对语文学科的重视度不断增加。在语文整个教学系统当中,当教作文教学所占比例最大,也可以说学生作文水平直接反映了该生的语文水平。然而在日常语文学习过程中,作文写作逐渐成了大部分初中学生面临的最大问题。鉴于此,本文对初中语文随笔训练及作文教学进行更深的探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初中语文随笔训练对作文教学的积极作用分析
  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过程中,主要是要求学生掌握更多的好词佳句,同时要求学生掌握写作方法等。为此随笔训练将是一条有效的教学途径。总结起来,随笔训练对作文教学的积极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学生作文写作兴趣的提升
  所谓的随笔训练,主要是指学生在日常生活当中的练习,与作文写作具有本质的不同,作文具有一定的限制,随笔训练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学生在随笔训练时,可以采取精练的语言记录生活趣事或者是自身的各类想法。总而言之,学生可以记录下生活所有的事情,并且没有太多的限制,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学生作文写作兴趣的提升。
  (二)促进学生写作真情实感的抒发
  在上述分析中,从中可以了解到隨笔训练,主要是学生记录生活当中的一些琐事,在记录过程中,学生可以随意表达出自身的真情实感。学生在不断的随笔训练当中,不仅仅积累了大量的生活素材,还懂得了真情实感的表露。长时间的训练下,学生便可以在作文当中随意使用生活素材,有助于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
  (三)随笔训练与各地考试方式、内容相吻合
  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较多地区的中考进行了改革,尤其是作文的改革,作文考试方向更贴近生活,教师难以在一定范围内划定作文内容,一旦教师采取传统方式进行作文教学,必然不符合现如今的作文要求。随笔训练主要是学生记录日常生活当中的一些琐事,显然与生活更为贴切,由此可见,通过随笔训练更有助于学生适应改革之后的考试,有助于学生的超常发挥。
  二、初中语文作文随笔训练的具体措施分析
  在上述分析中,从中可以了解到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过程中,随笔训练对初中生作文水平的提高具有积极作用。为了确保随笔训练更具效果,就需要在随笔训练过程中,教师有必要采取有效措施,具体内容如下:
  (一)设定随笔训练的目标与方法
  语文教师在学生随笔训练过程中,应该为其制定目标与写作方法,避免学生的日常训练内容出现重复。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制定目标与方法时,需要全面考虑学生的年龄、个性以及教学内容,换言之就是因材施教设定训练目标与方法。诸如教师在进行自然环境的说明文教学时,可以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自由交流对自然环境的看法,在此基础上进行自然环境作文的教学,并为教学内容规定一个主题(自然环境),学生可以结合教学内容摘抄一些名言警句,也可以描写家园或者是校园。随笔训练全过程主要分为三个环节,分别是依据摘抄、观察以及谈感受。学生通过反复训练,便可以随笔进行写作,从而有助于自身写作能力的提高。
  (二)注重课堂氛围的营造
  在随笔训练目标与方法确定了之后,教学效果是否能够得到提高,关键在于教师是否能够在课堂上营造随笔写作的浓厚氛围。众所周知,在呆板的课堂氛围当中,学生的表现通常情况下是无从下笔,这与随笔写作要求相违背。鉴于此,教师有必要营造一个浓厚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大胆写作,并且鼓励学生在训练当中尽情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与此同时,教师不必做一些要求,有助于学生更加随意地写作。除此之外,教师有必要让学生写一写贴近学生现实生活的作文,有助于学生写作兴趣的提升。诸如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围绕着一些自身感兴趣的电影、动漫或者是课外活动等内容进行书写,便于放宽条件约束,便于学生的写作积极性的提升。
  (三)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
  在初中阶段,学生个人的社会阅历与知识并不丰厚,导致在写作过程中,难以真实表达出真情实感。鉴于此,教师有必要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具体措施为在课堂当中遇到好词佳句需要及时摘录,在生活当中遇到了美文应该及时分享等。除此之外,学生在随笔训练过程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不断发挥想象,便于学生想象能力与思维能力的提高,从而有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作为尤为重要的一部分,尤其是在中考改革后,作文分数所占比例增加。由此可见作文的重要性。然而以传统的作文教学方式,学生的作文水平难以得到有效的提升。随笔训练在作文教学当中的应用,能够促进学生写作兴趣的提高,同时能够帮助学生抒发真情实感等,有助于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为此,教师有必要采取有效措施,充分发挥随笔训练的作用,促使学生语文成绩得到有效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冷新武.初中语文随笔训练及作文教学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12).
  [2]朱琳.初中语文随笔训练及作文教学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6(8).
  [3]徐志芳.初中语文随笔训练及作文教学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11).
  (编辑:龙贤东)
其他文献
【摘要】本篇《渔家傲》的教学设计中,运用诵读法、比较法、点拨法等教学方法,对词中的上阕和下阕分别进行了赏析教学。本设计旨在帮助初中语文教师进行《渔家傲》的教学设计,为教学实践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渔家傲;范仲淹;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一、教学创意  范仲淹的《渔家傲》选自语文版八年级上册。在教学过程中,运用诵读法、比较法、点拨法等教学方法,对词中的上阕和
【摘要】凉州贤孝有着极为深厚的历史积淀与独具地域乡情特色的艺术表现形式;当下凉州贤孝文化的生存状况不容乐观,面临着经济转型时期民俗文化生死存亡的严峻考验;民间与政府齐心努力,凉州贤孝才可重焕昔日辉煌。  【关键词】凉州贤孝;历史渊源;生存现状;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242 【文献标识码】A  一、凉州贤孝的历史  “转轴拨弦两三声,未成曲调先有情。”作为一种已经深深植根于武威民间的古老说唱艺
【摘要】有效的语文课堂应当是感性认识、体悟与理性的分析、推论的有机交融。感性的认识、体悟体现在文本的朗读、字句的咀嚼、情感的体验上,这是作为一个学生进入文本的唯一途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帮助学生去真正读懂文本,理解作者,进而完善自我。  【关键词】有效课堂;《绿》;感性;理性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语文到底要教给学生什么?如果简单以操作指令的方式要求学生机械化地记忆的话,语
【摘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信息传播的速度越来越快、传播的范围越来越广,传播的方式越来越多,传播的知识和思想观念纷繁复杂。面对这样的信息传播形式,人们对语文教学的要求越来越高,因而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越来越重视。  【关键词】高中语文;核心素养;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国家教育部于2014年4月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
【摘要】当前的中低段课堂教学存在着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课堂教学效率低下。“汉之星”汉字输入系统从形出发,以形为主、形音结合、输入与书写结合,极大地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有效性,与快乐、高效的课堂教学相结合,是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之一。  【关键词】新课标;汉之星;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提
【摘要】在高中语文微课教学中,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思维,对于教师教学技能、课堂教学效果、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有重要作用。本文以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文《雷雨》为例,详细阐述了微课“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的设计和组织策略,并对教学效果进行了深入分析,希望能够为高中语文微课教学的创新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高中语文;微课;教学做一体化;《雷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一、微课“教学做一
【摘要】《项脊轩志》抒写了家道中落的哀婉,人亡物在的悲伤,但在哀婉与悲伤中我们看到的不是颓废,而是归有光对功名自信和对家威重振的自期,这种自信和自期源自于这个十八岁青年对自我的肯定,也源自于亲人对他的期盼和鼓励。  【关键词】悲而不颓;踌躇满志;兴邦知礼;重振门楣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项脊轩志》是归有光的经典著作,传统观点认为此文“是作为一个没落地主家庭的子弟,对家道中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作业的设计是教学的重要步骤。如何才能设计出合理的作业,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是需要深入探讨的课题。本文从“在作业设计中要由简到难,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在作业设计中要以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在作业设计中要注重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作业设计中要有探究环节,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等四个方面阐述了新课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策略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中,好多学生怕写作文,主要原因是学生“胸中无物”,看到的事物不注意观察积累,无法下笔。解决这个问题可从“小”处入手,从细节入手,让学生掌握观察的方法,以小见大,将平常事写出“味道”,并借鉴“他山之石”,结合自身实际,提高作文水平。  【关键词】小学生;激发;作文;动力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怕”作文,作文无从下笔,或是笔下空洞无物
【摘要】近年来教育工作者充分肯定了趣味阅读教学对语文学习效果的重要作用。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生动有趣的课堂,来激发和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以于永正趣味阅读教学为研究对象,分别从于永正的课堂导入、提问艺术、趣味板画、幽默的教学语言四方面阐述了于永正如何将趣味教学方法应用于阅读教学中,以期对优化当今小学语文趣味阅读教学提供有效借鉴。  【关键词】于永正;趣味;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