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小学德育的问题与对策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home12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农村小学德育存在内容陈旧、方法单一、效果较差的问题,究其原因在于学校家庭社会对于德育重视不够,家庭道德教育缺位,德育教育者素质能力不强,外来腐朽思想侵袭影响较大。应当通过提升教育者能力素质,营造家庭教育环境,深化教育改革,改善社会德育认识,最终形成德育体系。
  关键词:农村小学;德育;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1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素质教育观念深入人心,传统的应试教育思维已不再适应当今社会对于多元化复合人才的要求。因此,综合素质教育越来越成为教育改革的趋势。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对于教育的任务进行了进一步强调,指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道德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对受教育者的道德观念进行引导塑造的过程,在整体教育中具有引领的重要地位。但是,在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特别是一些农村地区,德育并不如普通应试教育一样受到应有的重视,这就容易造成农村学生道德教育缺位,难以完成对农村学生较好的道德教育过程。
  一、农村小学德育存在的问题
  1、德育内容陈旧
  首先,农村小学的道德教育多参照书本内容进行教育,教育者往往只针对课本中的内容进行讲授,与现实实际结合较少。其次,农村小学德育教材多是流行多年的经典教材,其中蕴含的德育理论固然经典,但是在某些方面难以追上时代发展的脚步。特别是步入信息爆炸的移动互联时代,手机等移动客户端对于传统教材的冲击极大,如何将教育内容与时代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是所有德育工作者应当研究的课题。
  2、德育方法单一
  由于资源匮乏,对人才吸引力较低,农村的德育工作者大多由其他科目的教师兼任,这些教师对于德育的认识了解不足,教育方法手段缺乏,大多采用照本宣科、纸上谈兵的形式进行课程讲授。一方面,枯燥的教学模式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乏味甚至抵触的心理,另一方面,这种简单的教授模式与实际结合少、与时俱进能力弱,教育效果差。
  3、德育效果较差
  综合德育内容陈旧和德育方法单一,农村小学德育效果极差。以笔者观察为例,许多农村小学生整日泡在网吧内,年仅11岁就打架、斗殴、吸烟,甚至有威胁低年级或校霸欺凌事件。而更多的学生则是对德育茫然无知,认为德育课就是睡觉休息的课,德育书是家里餐桌的垫腿,德育考试就是瞎蒙互抄。特别是今年来,留守儿童人口剧增,他们的德育状况更加令人堪忧。
  二、农村小学德育问题产生的原因
  1、重视意识不够
  首先,学校对于德育不够重视。农村小学仍然存在唯成绩论,学校的业绩凸显主要表现在学生考试成绩上,德育作为素质教育的内容,并没有应试需求,因此农村各小学大都不将德育作为重要战略目标。其次,家庭对于德育不够重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家庭逐渐改变了“过去读书就是为了识几个字”的落后观念,将学习作为改变家庭命运的重要路径。但是,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农村小学生的父母大多持有德育无用、专业学习更重要的观点,对于学生的德育问题关心极少。三是,社会对于德育不够重视。村委会和基层人民政府对于德育发展认识不足,对学校不重视德育的战略目标则采取默许的态度。
  2、家庭德育缺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极大发展。但是与城市经济高速发展相比,农村经济活力差,发展速度慢,为保证生活需求,许多农民伴随城镇化的步伐进入城市打工,他们的儿女则留在农村,即成为“留守儿童”。这些“留守儿童”多由祖辈抚养,缺少父母的管教,这就导致家庭德育缺失,进而影响学生整体德育情况。
  3、教育者能力不足
  由于农村小学教育设施不全,教学待遇较差,特别是近年来适龄学生较少,学校对于老师的需求及吸引度都大幅度降低。这就导致许多学校道德教育者多是其他科目教师兼职,这些老师本非德育工作者出身,对于德育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办法不多、能力不强。
  4、外部环境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市场经济的发展与进步,外来的一些腐朽思想也渐渐涌入。利己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外来思想与封建残余的腐朽思想进行结合,共同对我国社会产生冲击。农村处于封建腐朽思想残余较多的地域,小学生又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初形成之期,这些错误思想更容易对他们的“三观”产生影响。
  三、提升农村小学德育效果的对策
  1、提升教育者能力素质,强化学校教育。首先,学校应当更加重视德育工作,不再仅仅将德育作为专业课教育之余的“休息”课,而是将其作为指导学生思想形成、道德发展、三观塑造的重要课程,全力做好道德教育工作,以引领专业课程的教育工作。其次,补强教育者综合素质。针对农村小学老师少,德育工作者多为兼职的现象,可在专业课业较少的教师中选择德育教师,日常加强这些教师的德育课程补学工作,可以由县级政府教育部门组织相关教师培训班,加强德育方法学习。三是改善教育方法,丰富课堂形式。德育工作者在学习培训的基础上,丰富自身教学方法,采用寓教于乐、言传身教、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等方法,让德育形式更加丰富,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高涨。
  2、营造家庭教育环境,强化家庭教育。家庭是学生接受教育的第一场所,也是塑造学生性格、品德、塑造的重要课堂。许多农村家长外出打工,让孩子成为“留守儿童”,这对于孩子的成长是极为不利的。为了补足学生家庭教育,笔者建议,有条件农村小学可以实行全日制寄宿管理,以长时间的学校管理代替家庭管理。但是,父母也不能就此忽视对于子女的关怀,可以给子女配简易手机,父母可以在外地通过电话每日与子女沟通交流,加强亲子联系。
  3、深化教育改革,改善社会德育认识。要继续深化教育改革,让素质教育的思想观念深入人心。加强德育工作在农村社会中的宣传力度,使广大农民意识到,在考试取分的课程之外,还有道德教育这一提升学生素养,强化学生素质的重要课程。在各级政府的教育部门强化对于学生道德水平的考核,对各校及有关教育部门实行“学生道德水平一票否决”制,以督查促落实,以考核促践行。
  4、抓好体系建设,搭建“家庭-学校-社会”的德育体系建设。以家庭为基础,以学校为纽带,以社会为补强,最终构成家庭、学校、社会的联动道德教育体系。学校应当加强与家庭的联系,从家长那里得到学生日常道德标准和问题所在,与家长商议共同帮助学生道德锤炼。学校要加强对外宣传,一方面抵制外来不良思想对学生的影响,另一方面,呼吁社会对于学生的关爱和学生德育的重视,更好地帮助农村小学生的道德成长。
  参考文献
  [1]魏星.小学思品课教学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以呼市呼哈路小学为例 [D].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1.
  [2]张艳红,张澍军.促进德育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德育资源开发与利用[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2009,(3).
  [3]石万仁 农村小学德育现状与转变对策[期刊论文] - 卷宗 2013(11)
其他文献
本文用Reissner理论构造了一种八节点等参单元,对于表层较薄、夹芯剪切模量较大的复合材料夹层板,提供了一种相对简单的有限元计算方法.给出了详细的理论推导,分析了材料性质
为了满足工程实践对先进液压测试技术的需要,研究了基于美国NI公司最新推出的LabVIEW 7 Express虚拟仪器开发平台的液压测试系统的软硬件结构,介绍了测试系统实现网络通讯、
【摘 要】在实践中轰轰烈烈开展的小学数学教学反思活动尽管对小学数学教师发展起着一定的作用,但效果并不理想。本文指出小学数学教师教学反思视角单一、小学数学教师教学反思的浅薄化、形式化是小学数学教师教学反思活动存在的问题,然后研究以教学为核心工作的教育共同体,分析之间的关系,最后提出优化小学数学教师教学反思活动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教学,小学数学,反思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
以一种新型物料粒度在线检测系统中的取样装置为研究对象,从理论上分析了其在取样过程中外负载的变化情况,并通过实验验证了理论分析的结果,为进一步研究和优化取样装置的结构和
本文提出了基于AR时序模型的方法和基于CMAC神经网络的方法,对设备的退化状态进行识别.并且以旋转轴为例,对几种程度不同的不平衡状态进行了识别.结果表明,这两种方法均能够
依据单螺杆泵机构构成及运动规律,设计了一种结构简单、工作可靠、造价低廉的新型定子修复装置,并介绍了其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