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数学课程“传递 探究”教学模式探讨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kwugx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对四川希望汽车职业学院2018级大一新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分析了学生对数学课程的情感态度、学习数学的方法、对高职数学教学模式的意见.优化了高职数学课程的教学模式,提出了“传递 探究”的高职数学教学模式.
  【关键词】 高职数学;教学模式;传递式教学;探究式教学
  一、引 言
  高职数学是高职院校理、工、经、管类非数学专业学生在大一期间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为学生后续的专业课学习以及终身学习提供必备的数理知识.由于高职院校学生初等数学基础普遍较薄弱,因此,高职数学教学内容较本科院校数学课程有所简化,省略了复杂的推导过程,并且相关的教育、教学工作者也都在积极地改进高职数学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然而目前高职数学教学现状仍不容乐观,教学内容与学生专业关联不大、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单一,从而严重影响学生对高职数学的学习,难以适应学生的专业需求和专业发展.
  二、高职数学教学模式研究现状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我国数学教育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采用传统的“传递—接受”的教学模式,该模式的主要结构是:组织上课—检查复习—讲授新课—巩固练习—布置课外作业.“传递—接受”的教学模式的教学效率较高,有利于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管控和教学进度的把握.然而这种教学模式是以知识和教师为中心,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比较适合学龄较小、认知水平较低的中小学生,而不适用于认知水平较高的大学生[1].并且高职院校以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为主,“传递—接受”的教学模式不利于高职学生应用能力的提升.
  由于高职院校以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为主,因此,高职数学教学以“必需、适度、够用”为原则得到相关教育教学工作者的普遍认同.对于高职数学教学模式,如果将“传递—接受”教学模式与“探究式”教学模式结合,则可以在保证知识传递的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为学生后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高职数学教学模式分析
  教学模式的选择应以学生为中心,为此在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中,对我院2018级大一新生进行问卷调查,以了解学生学习数学的习惯、方法以及对高职数学教学的建议,从而优化高职数学教学模式.受调查学生的专业主要是新能源专业、汽车维修技术专业、汽车制造装配专业.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420份,收回有效问卷394份.
  (一)学生对数学课程的情感态度分析
  综上表明了大部分学生不喜欢单纯的数学知识,希望通过高职数学的学习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因此,传统的“传递—接受”的教学模式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探究式”教学模式则能较好地满足学生对能力提升的需求.
  (二)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方法分析
  大部分学生的中学数学教学以教师讲授、学生练习为主,他们习惯于传统的“传递—接受”的教学模式.如果高职数学教学单一地采用“探究式”教学模式,学生可能会难以适应.
  (三)学生对高职数学教学模式意见分析
  “传递—接受”教学模式对高职数学教学仍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有必要了解学生对教师讲授内容的意见.调查结果表明,大部分学生希望教师多讲授数学概念和推导、数学结论和例题、数学知识在专业和生活中应用的例子,也有部分学生希望教师多讲数学知识的背景和故事.可见,教师在教学中不需要讲授太多知识点,而应该选择重点、核心内容精讲,并结合案例让学生深刻理解知识的意义.在进行探究教学时,也可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数学知识的应用案例进行探究,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三、高职数学教学模式探讨
  (一)教学模式探讨
  通过调查分析可见,学生习惯于传统的“传递—接受”教学模式,但也不排斥“探究式”教学模式.由于高职院校是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高职数学教育应体现“基础性、工具性、应用性”的特点,因此,在教学中不能一味地采用“传递—接受”的教学模式,而应该多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所以在教学实践中,可以将传递式和探究式教学模式结合,即“传递 探究”教学模式.
  根据教学经验看,“传递 探究”教学模式不是每节课都需要进行“传递式”和“探究式”的教学,否则教学过程较为混乱.“传递 探究”教学模式应根据教学内容选择“传递式”或“探究式”进行教学,不同的教学内容需要不同的教学模式.
  (二)“传递 探究”教学模式案例展示
  这里以定积分的教学过程为例进行展示,将定积分教学内容分为三个模块:定积分的概念(基础模块),定积分的计算模块、定积分的应用模块.其中,定积分的概念和计算模块采用“传递式”教学模式,定积分的应用模块采用“探究式”教学模式.
  关于定积分的应用,可选择与学生专业相关的案例进行探究,如对我院汽车维修技术专业可选择“平面图形的静矩计算”作为应用探究案例.由于平面图形的静矩计算对大一新生而言较为陌生,可作为课前任务让学生分小组完成,然后在课堂上让小组代表来讲解,教师进行点评总结.从而避免了课堂的无效讨论,也锻炼了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四、教学效果评价和总结
  在高職数学教学实践中,采用“传递 探究”教学模式后,对教师而言,教学目的更加明确、教学过程更加有规可循、课堂秩序更加良好,并且教学也变得相对轻松.对学生而言,课堂学习精神面貌大为转变.
  为了进一步评价“传递 探究”教学模式对高职数学的教学效果的影响,在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对2018级大一新生进行满意度调查.调查对象与本学期期中调查时相同,其中约53 % 满意,41 % 的学生较满意,只有6 % 的学生不满意.可见,“传递 探究”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的满意度较之前有所提高.
  由此可见,“传递 探究”教学模式对高职数学的教学实践具有现实可行的意义.我们相信,随着教师对这种教学模式的深刻理解和完善,学生的满意度和教学效果会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1]胡治宇.对高校课堂“传递——接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反思与改革[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85-86.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小白菊内酯(PTL)在体外对小鼠乳腺癌肿瘤干细胞(CSC)的影响.方法:无血清微球体悬浮培养乳腺癌细胞系4T1细胞,以富集乳腺癌CSC,以第10代微球体细胞作为实验细胞,实验分为对
7月14日,优派在北京召开了“We arethe One”最新LCD产品媒体沟通会。会上优派旗下LED全阵容机型的震撼亮相,其中包括全球首款拥有1ms极速响应时间、27英寸显示面积的大屏LCD产品VX2739w,及支持全屏多点触控Touch LCD新品VX2258wm。  作为业内首款支持1ms极速灰阶响应时间、拥有27英寸超大液晶屏的VX2739w,可带给用户更具震撼力的视觉体验,完全满足大屏幕
【摘要】 微课是信息技术时代的产物,其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不仅创新了初中数学的教学形式,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等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以微课为研究重点,对其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优势以及具体的应用策略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微课;初中数学;应用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移动网络技术的发展,微课已经逐渐走入了初中数学课程中,也被广大数学教师应用到了教学实践中.教
目的:探讨E2F3及C-myc在膀胱癌组织中表达的相互关系及其与膀胱癌恶性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不同病理分期及组织分级的BTCC标本和正常膀胱黏膜中
【摘要】数学与生活密不可分,它起源于生活且最终运用于生活.在传统数学教学中,教师往往会在无意识间割裂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不仅让学生疑惑学习数学的目的,而且使数学知识片面化,不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在此背景下,本文着力于初中数学中的生活化教学,且分别从活用生活经验、创建生活情境、实践运用数学三个方面分析其实践策略,以期为广大同仁提供可行教学思路.  【关键词】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  数学
目的:研究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骨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的免疫学特征,比较其与正常人来源的间充质千细胞是否存在免疫功能的差异。方法:分离正常人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骨髓间充
目的:探讨数字化X线立体定位真空辅助活检术对临床触诊阴性乳腺癌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2007年10月至2009年9月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市妇幼保健院应用Lorad数字化钼靶机和Lor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