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癌的临床表现与子宫内膜增生、内膜息肉、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病有相似之处,临床诊治过程中容易造成子宫内膜癌的漏诊,需引起进一步重视。患者因上述良性疾病行子宫切除后,病理检查发现子宫内膜癌,即为子宫切除后确诊的子宫内膜癌,这时的处理需要考虑肿瘤病理特点,淋巴结转移及卵巢转移的危险因素,并结合患者的意愿,根据不同情况选择观察或者不同手术的个体化方案。
目的 探索应用同种异体肌腱修复膝关节韧带损伤的临床疗效,避免取自体肌腱造成的膝关节周围组织再损伤和并发症.方法采用经深低温冷冻加γ射线照射处理的同种异体骨-髌腱-骨移植,关节镜下修复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30例,前交叉韧带16例、后交叉韧带9例,前、后交叉韧带一期修复5例.其中1例镜下行半月板缝合,15例行半月板部分切除或完全切除,1例合并胫腓骨骨折,交锁髓内钉固定术后3周行交叉移植修复,3例合并髌骨
目的探讨Ⅰ型和Ⅱ型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0年12月广东省子宫内膜癌防治项目协作医院子宫内膜癌的临床资料,并依据组织学类型分成Ⅰ型子宫内膜癌(9 138例)和Ⅱ型子宫内膜癌(299例)两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Ⅰ型子宫内膜癌患者发病年龄低于Ⅱ型(P<0.05),年轻患者比例高于Ⅱ型(P<0.05)。Ⅱ型子宫内膜癌患者绝经年龄高于Ⅰ型(P<0.05)。Ⅰ型和Ⅱ型子
淋巴转移是影响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而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发生淋巴转移几率极低,因而对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是否常规实施淋巴结切除术及淋巴切除范围一直存在争议。本文拟从淋巴切除术对早期内膜癌患者预后的影响阐述淋巴切除术的适用范围,分析内膜癌患者淋巴转移的高危因素,探讨其在内膜癌手术中的价值,并进一步探讨前哨淋巴结对子宫内膜癌手术分期及预后判断的指导作用,明确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行淋巴切除术的条件及
Lynch综合征(LS)是由DNA错配修复基因(MMR)突变导致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子宫内膜癌(EC)是LSⅡ型最常见的肠外肿瘤。LS家系MMR基因突变的女性成员终生患EC的风险>35%,LS相关性EC具有发病年龄早、以子宫内膜样腺癌为主、组织学高分化、易累及子宫下段,预后好等临床病理特征。对年轻和具有明显家族史的LS患者应施行联合预筛查和基因检测,对高危患者采取子宫内膜活检等临床监测手段。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