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的最后一天

来源 :奇闻怪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lh1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担任苏联领导者的六年零九个月里,无论去哪儿,旁边总有两位身穿便衣、面无表情、头发整齐的上校。他们低调到总统的访问者甚至总统的助手通常都注意不到他们。总统在办公室工作时,这两个沉默的军人就坐在办公室前厅。总统坐着吉尔牌高级轿车出入克里姆林宫时,他们就驾驶着一辆伏尔加牌小轿车紧随其后。总统坐飞机离开莫斯科的时候,他们就坐在飞机的两个后座上,不管总统是在郊外别墅还是城市公寓里过夜,他们都会出现在同样的地方。
  这两位神秘的上校负责保护的是一个小巧的黑色新秀丽公文包,上面有一把金锁,包重三点三磅,必须时时不离总统左右。这就是有名的roodanchil,或称“小手提箱”。所有人,包括戈尔巴乔夫都把它叫做“核按钮”。更准确地说,它是一个便携设备,将总统与莫斯科郊外一支地下指挥中心的“战略火箭部队”连接起来。设备里有准许引爆苏联远程核武器的通讯系统,而这些武器中,很多都指向美国。有三位上校被指派来保护手提箱。但其中一个通常不会出现,他们的职责是一旦有紧急情况发生,就帮助总统将战略武力设置成警备状态,并授权攻击。
  核提箱总共有三个。一个由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保护,一个由国防部长保护,一个由总参谋长保护。三个设备都足以授权发射一枚导弹,但只有总统能够合法命令发动一场核攻击。只要戈尔巴乔夫还控制着核提箱,他就是苏联战略武力的合法指挥官,苏联也仍然是一个超级核大国。
  所有的一切在1991年12月25日这一天被颠覆。下午七点,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在全世界的电视观众面前宣布辞职。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这个庞大而僵化的共产主义磐石,正逐渐解体为各自独立的国家。戈尔巴乔夫再也发挥不了作用了。接着,鲍里斯·叶利钦作为新独立的俄罗斯的总统,打算前往戈尔巴乔夫的克里姆林宫办公室正式接管核提箱,届时,那两位上校将跟戈尔巴乔夫道别,随叶利钦离开。戈尔巴乔夫从1985年就开始统治这个超级大国,这是支配着横跨十一个时区的土地和半个地球的超级大国解体的最终阶段。自此,俄罗斯作为十五个共和国中最大的国家将成为唯一的核大国。鲍里斯·叶利钦将获得能够数次摧毁美国的合法力量。这也是令人敬畏的责任。苏维埃军火库包括二万七千件核武器,其中,一万一千件被装载在能够发射到美国的导弹上。其中任意一枚弹头都能摧毁一座城市。
  这次交接就像是具有莎士比亚作品张力的戏剧的最后一幕。主要演员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人物,他们之间颇具威胁的相互影响已经打破了整个世界的力量平衡。这是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争夺最高权力的终点,前者是被资本主义世界偶像化的共产主义者,从容而老练;后者是被西方各国的政要视为破坏者的民主派,冲动又酗酒。
  在面对镜头时,被驱逐的总统和他的篡位者举止倒是都颇有政治家风范。但是,在世界历史上,鲜有如此重大的事件是由两个人之间强烈的相互厌恶来决定的。早些年,戈尔巴乔夫权力鼎盛时,曾公开羞辱叶利钦。这个魁梧的西伯利亚人从未忘记这份羞辱,1991年12月,两人的角色颠倒过来了。戈尔巴乔夫变成了受辱的一方,他与妻子赖莎被赶出总统住处时伤心得落了泪。就连为核通讯系统和代码的转移而精心设计的安排,也因为叶利钦的暴躁和戈尔巴乔夫的自傲在最后时刻陷入混乱状态。
  然而,叶利钦的敌意和戈尔巴乔夫的虚荣也无法阻挡一个犹如政治奇迹的事件发生。在1991年12月25日,能够与1918年奥匈帝国覆灭或1923年土耳其帝国垮台相提并论的一个历史事件的发生,却没有国外战争或流血革命作为催化剂。共产主义南斯拉夫在烈火中分崩离析,而苏联却在全世界难以置信的目光中几乎无波无澜地解体了。强大的苏维埃军队毫不抵抗就将一个由众多附属共和国组成的帝国拱手让出。这一切发生得太快了。直到1991年初,都没有政治家或学者推测出即将在此年年末发生的历史剧变的规模和波及范围。
  苏联诞生于1917年十月革命之后的内战,当时由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派控制了旧沙俄帝国的绝大部分。随后,得益于工业化和约瑟夫·斯大林的铁腕政策,苏联在二战中击退了纳粹军队,并发展为世界上两个超级大国之一。随之而来的东西方之间的冷战形成了持续近半个世纪的国际政治和假想。
  但是,列宁伟大的社会主义尝试遭遇了困境。经济停滞不前,并最终崩溃。中央失去了控制权。1991年12月25日,曾击溃希特勒德国军队的国家不复存在。用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的话说就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在我们眼前轰然崩塌。”
  这是人类史上一个重要的时刻,是千年俄罗斯和苏维埃帝国的终结,也是俄罗斯民族和国家复兴的开端。这一天的到来让美国的保守派提前庆祝哲学家弗朗西斯·福山的预言:苏联的分裂标志着“历史的终结”,而西方自由民主制将作为人类政府的最终形式得到普及。
  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为苏联共产主义的结束创造了条件,鲍里斯·叶利钦则发动了致命的一击。但是,在现代,他们两个人都没有被尊为俄罗斯的民族英雄,他们进行权力交接的日子也没有在莫斯科被人纪念。当代领导人不鼓励对1991年12月25日进行任何形式的庆祝。就像弗拉基米尔·普京说的一样,那天所发生的一切被很多俄国人看成一场“巨大的地缘政治灾难”。这一天是一个警醒,提醒他们曾经强大的超级大国的失势被美国当做冷战的胜利来庆祝,而不是当做人们和平推翻一个政权体系从而采纳民主制和自由市场经济制度的胜利来庆祝。前苏联总统参谋长亚历山大·里昂提耶夫在不久后这样描述:“美国人在苏联的葬礼上喝得太多了,以致现在还醒不过来。”
  实际上,真正引人注目的是,在共产主义政权临终时聚拢起来围观葬礼的美国人的数量如此之多。俄国人和美国人的利益从未像此刻这样纠缠不清。
  就在戈尔巴乔夫辞职前几天,美国国务卿詹姆斯·贝克访问了俄罗斯,访问期间,让贝克感到震惊的是,在所有的会议上都有一个统一的主题:“想让美国感到满意的强烈愿望。”在每个新共和国都试图与美国建立积极的合作关系的情况下,他认为“美国对它们行为的影响力”在此时达到了顶峰。美国总统乔治·布什观察到这些新国家的行为“简直就是为了专门赢得美国对它们所作所为的支持而设计的”。所有新出现的国家对美国言听计从,竟至于宣布它们会遵守布什政府制定的一系列民主原则,来获得外交认可。
  在苏联最后的日子里,美国外交家和俄罗斯政治人物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他们几乎每天都要相互商议。戈尔巴乔夫称美国大使为“同志”。詹姆斯·贝克和与其地位相当的爱德华·谢瓦尔德纳泽去对方的家中用餐,漫谈国际事务。中情局和克格勃的高层特工进行友好接触,他们已经相互监视几十年了。美国的传教士出现在莫斯科,兴高采烈地传教。二十位基督教领袖在苏维埃共产主义的最后几天访问了克里姆林宫,其中最狂热的一位传教士告诉戈尔巴乔夫:“你是美国教堂最求之不得的人,你是传达上帝旨意的人。”在最后的二十四个小时里,克里姆林宫的走廊上回荡着带有美国口音的英语,美国的电视台工作人员都挤进总统办公室,记录这最后的时刻。唯一在电视上播放的对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这两个竞争对手的采访,是在美国新闻频道播出的。
  戈尔巴乔夫将自己视为布什总统的私交,布什最后试图帮助他维持一个改革过的苏联。鲍里斯·叶利钦讨好美国总统却是为了分解苏联。前者想要得到的是历史的认可,后者渴望的是国际上的尊重。两者都通过各自与美国的关系来衡量自己在世界上的立场。他们都热衷于向华府保证,核武器控制权的转移不会威胁到世界和平。美国人也同样急于维持一段能够提升他们的全球利益和经济政治哲学的友谊。
  在这一天,莫斯科还发生了许多引人注目的事情。绘有锤子和镰刀的红旗最后一次从克里姆林宫降下,而革命前的白、蓝、红俄罗斯三色旗冉冉升起。国家议会将国名从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改为俄罗斯联邦,或简称俄国。
  苏联谢幕之际,保护手提箱的上校向戈尔巴乔夫辞行,并将它带给新的保管者。
  就这样,正当许多西方人庆祝1991年圣诞节的时候,苏联不在了,俄罗斯走出了列宁七十四年前带领这个国家走进的死胡同,另一个伟大的国家诞生了,从此屹立于欧洲众国之间。
其他文献
翻阅典籍,发现很多“与树结 缘”的佳话:中华民族自古就有植树 造林的优良传统,而且我们的先人 早就认识到——树木,永远是人类 的好朋友。杏林  晋代葛洪所著的《神仙 传》中载,三国时期有位名医叫董 泰,与张仲景、华佗并称“建安三神 医”。此人行医有个“怪癖”:治病不 收分文,但患者须在其家的房前屋 后栽植杏树。因此董家宅前院后出 现了十余万棵杏树,成为一片杏林。 夏天,董奉用甜杏换来谷米赈济穷 苦
1992年,在南非的匹林斯堡国家公园接二连三发生了一系列的犀牛离奇死亡事件,被杀犀牛将近百只。在随后的多年时间里,研究人员和动物保护者进行了锲而不舍的分析调查取证工作,虽然排除了人类猎杀的可能性,但真正的元凶却一直未能找到。到底是谁对犀牛痛下杀手?这些未解之谜的答案背后有何真相?  离奇的“凶案”  格斯·范迪克是南非匹林斯堡国家公园的野外生态学家。1992年5月的一天,他在户外工作时,突然在草丛
让我们先对印度的瑜伽术来一个感性的认识。  印度的瑜伽原是古代印度哲学的一个学派,它不是宗教,也不是武术、气功。练瑜伽术要求注意力集中于某一具体形象、声音或动作,通过冥想最后达到忘我的境界。  瑜伽师通过修炼瑜伽术来达到所求的境界与意境。修炼后,就会产生许多常理无法解释的特异本领。  如果说,人在不吃不喝的情况下,生命能维持一周的话,那么,一旦没有了氧气,恐怕连10分钟都用不了,就会窒息而死。但是
在过去一百多年中,地球人遭遇外星人绑架的故事屡见不鲜。调查显示,48%的美国人相信有不明飞行物(UFO)到访地球,或观察地球。至少10%的美国人表示,亲眼看到过外星人飞船。  在过去的几年里,美国摄影师史蒂芬?赫希一直在努力寻找这些表示曾經与外星人接触过的人。为了完成这个项目,他走遍了美国西南地区,那里有很多人自称被外星人绑架过。赫希说,西南地区的景观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这是令人迷幻的。在纽约,
据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英国伦敦大学管理学院的研究人员在对870名志愿者进行4次模拟应聘实验后发现,外貌出众且有能力的人在应聘时更容易失败。该实验主要负责人,同时也是伦敦大学组织行为学副教授的李孙阳博士说:“应聘时,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的小算盘。老板想雇佣有能力的新职员,但很多老员工却不希望新来的人比他们做得更好。所以,最终录取的不一定是各方面都很优秀的应聘者。”学者们通过研究还发现,男职员都不愿
18号车厢成了“活棺材”  2003年3月20日7点40分,福特“飞翔4号”缓缓驶出了西雅图车站,500多名乘客随着这座移动的五星级酒店开始了他们的旅程。  马尔塔瓦是第18节车厢的乘务员,他与叫玛丽安的乘务员合作了14个月,两个人擦出了爱情的火花。  10点,列车开始攀爬雷尼尔火山。窗外赤红色的嶙峋怪石顿时吸引了众多乘客的注意,每当列车翻越雷尼尔火山时,马尔塔瓦便开始在心中默数着火车经过的弯道数
希腊人说,人类世纪分为黄金、白银、青铜和黑铁四个时代。每个时代结束,人类因堕落腐朽会受到神的惩罚,从而毁灭,又重生。三体人说,三颗太阳毫无规律的运动,让“恒纪元”与“乱纪元”交错,文明在数百次的劫难中延续。地质学家说,自显生宙以来,生命至少经过五次大灭绝。  在我们人类崛起之前,地球是否还存在过其他史前文明?地球上种种本不该出现的人造物,又是怎么一回事?代代相传的神话,遗留在海、陆、空的痕迹,远古
胡须也可以参加“选美”?这一点都不稀奇。据外媒报道,来自世界各地的150位男性齐聚新奥尔良,角逐“世界胡须锦标赛”的各大奖项。“世界胡须锦标赛”历史悠久,每届都会吸引世界无数的“美髯公”前来参赛。本届胡须大赛共有17个竞赛类别,分别按历史名人的胡须风格进行划分,颇具创意。比如,“达利组”以西班牙超现实主义画家达利命名,特指那些蓬乱而柔软的“小胡子们”;“威尔第组”以意大利著名的歌剧作家朱塞佩·威尔
图/本刊记者 孟依依黑白和彩色都是现实的一部分  2020年1月23日大年二十九,电影《柳川》在日本关机,导演张律回到国内,疫情严重,《柳川》的后期进度也因此受阻——调色在北京、混录在台北、剪辑在首尔。开学后他又到韩国教书,也是线上授课。好像许多年来他的生活便是如此来回在东亚三国之间——张律出生于中国吉林延边,祖辈与父辈是从韩国迁来。他在边境村庄度过童年、青年时期,20世纪80年代从延边大学中国文
我们总是不停怀念从前听到的那些老歌,那么“老歌”究竟都是些什么歌呢?心理學家指出,我们认为的老歌,大多数都是我们16~21岁期间听到的歌曲。因为那个时期我们的大脑活动处于最顶峰,能像海绵一样吸收信息和经验,而且因为喜欢它们,还会不断地吟唱。因此过了若干年,老歌还能够让我们难以忘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