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保甲的社会控制与教门势力的消长

来源 :理论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chi9002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清一代,在清政府及各级地方官的督促下,保甲为防范、纠察和控制保甲区内民众的传教、习教、起事等活动发挥了一定的遏制作用,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清政府统治的稳定。随着清中后期社会危机的日益加深和封建国家政治统治的日趋衰微,保甲制逐渐失去国家权力的支撑,无力承担稽查教门、维护封建政府对基层社会之统治的职能,这是清代教门得以滋长壮大的不可忽视的一个因素.
其他文献
沦陷期伪北京市采取了区别对待、综合治理等政策来打击、改造、预防、减少犯罪。它一度使北京的社会治安有所好转。但上述政策有明显的矛盾性、虚伪性等特点。这些特点的产生
目的了解六盘水市中学生视力低下状况,为采取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于2005年10月按《全国中小学生健康监护技术规范》对六盘水市城区某中学初、高中学生进行裸眼视力检测
综合考察苏联与法西斯德国签定互不侵犯条约原因,既有苏联主观意识上的大国沙文主义因素的作用,也有国内外不利的客观条件的影响,同时也不能排除对德国骗术的轻信.